一种水泥胶结材料的充填速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0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00565.7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下采矿技术领域的一种水泥胶结材料的充填速率优化方法,考虑了温度对充填体的影响以及水的热膨胀效应,本方法可用于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填速率对充填体孔隙水压力演化的影响,进而可用于推算最优的充填速率。本技术方案对于优化不同开采环境条件下的尾矿充填设计工艺和技术,进而实现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散粒体几何组成特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191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99348.4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散粒体几何组成特征评价方法,(1)对散粒体的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缩放比尺的拍摄;(2)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黑白处理,并用盒维数法计算分形维数;(3)利用在散粒体不同位置拍摄的不同缩放比尺的照片计算散粒体的分形维数平均值;(4)分形维数平均值越小,说明散粒体中的颗粒在空间中的延伸程度越差,因此散粒体颗粒越粗,其形态也越颀长;反之,分形维数平均值越大,散粒体颗粒越细,其颗粒形态也越浑圆。本发明不仅能同时考虑其颗粒大小分布和颗粒形态,还具有方便实际工程应用的特点;该评价方法的提出和使用对于提升采矿和水电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滑体形变的滑坡涌浪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3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4366.6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周家文 胡宇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体形变的滑坡涌浪的数值模拟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利用Flow3D软件建立模拟任务同时设置总计算时间;步骤S2:建立模拟任务的本构模型;步骤S3:导入模型文件且另模型文件的后缀为.stl;步骤S4:将模型文件中的滑源区物质、基岩区和河流区域独立设置,并设置每块分区的属性;步骤S5: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滑源区、基岩区和河流区域;步骤S6:分别对滑源区、基岩区和河流区域进行参数设置;步骤S7:对相应参数进行网格和边界的设定;步骤S8:利用Flow3D软件输出相应参数生成的结果;解决了以往技术中无法精确展示符合实际情况的图像,无法准确模拟滑体形变的滑坡涌浪的问题。

    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进行边坡植被恢复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0012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268039.4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进行边坡植被恢复的构造。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于边坡上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上分别开有第一渗透孔和第二渗透孔,且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填充有混合有植被种子的基质颗粒层,并在基质颗粒层内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膨胀件;所述第一薄膜上设置有呈折叠褶皱状,且位于膨胀件正上方的第三薄膜。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陡坡地的植被恢复材料水分调控能力,同时增强植物存活率与生长效果,提升边坡植被恢复效率。

    基于微震监测的重力坝坝体裂缝超前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8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99344.1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重力坝坝体裂缝超前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①圈定监测区域,布置传感器和爆破孔;②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在各爆破孔中进行爆破,记录各次爆破产生的弹性波的起跳时刻,计算岩体平均等效波速;③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测定监测区域产生的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及微震发生时刻,作出震源位置空间分布图,当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在监测区域的某一或某些局部区域聚集且呈现条带状或面状分布时,即发出重力坝坝体裂缝预警信号。本发明的方法可超前识别重力坝坝体产生裂缝的风险,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水电站的安全建设与安全运营。

    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布置式水电站厂房潜在渗流通道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018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99280.5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地下布置式水电站厂房潜渗流通道识别方法,步骤如下:①圈定监测区域,布置传感器和爆破孔;②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在各爆破孔中进行爆破,记录各次爆破产生的弹性波的起跳时刻,计算岩体平均等效波速;③通过微震监测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监测,测定监测区域产生的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及微震发生时刻,作出震源位置空间分布图,当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在监测区域的某一或某些局部区域聚集且呈现条带状或面状分布时,则相应的局部区域中即存在潜在渗流通道。本发明的方法可更准确地识别地下布置式水电站厂房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潜在渗流通道,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岩地下布置式水电站厂房的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营。

    一种边坡震害损伤的能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637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32061.3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震害损伤的能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实测的地震波时程预处理;进行经验模态分解,生成多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各个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各个本征模态函数时频谱;通过各个本征模态函数的时频谱,得到对应地震波时程的边际谱;根据得到边际谱对边坡内部的地震波能量进行定量判识;判定坡体内部的地震波能量分布,并根据地震波能量分布推断坡体内部震害损伤出现的位置;根据坡体内部损伤出现的位置,结合边坡表面位移和裂隙观测结果,推断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该方法从根本上揭示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破坏机理,在土木工程领域和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