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状轻质高强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63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987268.2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轻质高强金属材料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真空热压机及设置于真空热压机内的热挤压模具,其中热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具、中模具及下模具,中模具上设有多个热挤压腔,各热挤压腔内均设有上下布置的上模具和下模具,真空热压机通过驱动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相对运动,实现热挤压腔内单片工业纯金属板的热挤压工艺,高通量获得工业纯金属片,及实现热挤压腔内多层工业纯金属片的热挤压工艺,高通量获得层状金属试验板。本发明能有效获得粗晶和细晶交替叠加的层状金属的微观组织,进而形成宏观具有高强和塑性兼备的高强塑层状构型材料。

    一种具有抑菌性能的手术辅助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0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01581.4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抑菌性能的手术辅助器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抑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将聚乙烯、聚己内酯、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抑菌前体加热混合获得具有抑菌性能的手术辅助器械材料的混合料,抑菌前体的原材料包括亚麻木酚素、4‑乙烯基‑2,6‑二氯酚和亚胺基甲基丙烯酸酯。针对抑菌手术辅助器械存在的不耐磨问题,制备出具有高聚物包覆亚麻木酚素的抑菌前体,提高亚麻木酚素与其余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乳酸、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相容性,提高界面结合性能,发挥亚麻木酚素与其他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抗菌物质不再成为抑菌手术器械中的异相颗粒,保持了材料整体的连续性、耐磨性能和抗氧化性。

    一种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476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152212.5

    申请日:2024-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纯钽与氯气反应得到五氯化钽气体,氯化铜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形成氯化铜气体,将五氯化钽气体和氯化铜气体与氢气进行置换,得到同步沉积于基体材料表面的钽单质和铜单质,形成钽涂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钽单质与铜单质不能同步沉积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钽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通过钽金属和铜金属涂层的协同增效,解决了手术易感染问题,有效促进新骨的结合和长入,提高对骨缺损处的治疗效果。本申请广泛应用于医用骨植入材料技术领域。

    一种超高温蠕变夹具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3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75067.3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用超高温材料蠕变拉伸机械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温蠕变夹具。包括蠕变拉伸机、升降炉、上夹具、下夹具及升降驱动机构,其中升降驱动机构和升降炉设置于变拉伸机上,升降驱动机构与升降炉连接,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炉上下移动,上夹具和下夹具分别与升降炉的上下侧滑动配合,且上夹具和下夹具均与蠕变拉伸机连接,上夹具和下夹具用于夹紧升降炉内的超高温蠕变试样,升降炉内部建立超高温蠕变温度场,蠕变拉伸机对超高温蠕变试样进行超高温蠕变拉伸试验。本发明在非氧化氛围下进行超高温材料蠕变试验,应用广泛,安全可靠,蠕变试验效果好,降低成本。

    一种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7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52212.5

    申请日:2024-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纯钽与氯气反应得到五氯化钽气体,氯化铜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形成氯化铜气体,将五氯化钽气体和氯化铜气体与氢气进行置换,得到同步沉积于基体材料表面的钽单质和铜单质,形成钽涂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钽单质与铜单质不能同步沉积的问题,本发明制备的钽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活性和抗菌性能,通过钽金属和铜金属涂层的协同增效,解决了手术易感染问题,有效促进新骨的结合和长入,提高对骨缺损处的治疗效果。本申请广泛应用于医用骨植入材料技术领域。

    一种连续多界面仿生梯度骨软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87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19776.6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多界面仿生梯度骨软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骨软骨梯度支架的梯度层间存在成分突变、界面应力、分层等界面现象的技术问题。骨软骨支架包括浅表层、连续多界面仿生梯度多孔支架;连续多界面仿生梯度多孔支架主要由聚己内脂、钙磷盐生物陶瓷粉末熔融沉积成形,其设有从上到下相叠的软骨层、致密层和多孔下层,软骨层、致密层、多孔下层的钙磷盐生物陶瓷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依次增大,且相邻两层交界呈过渡状态;浅表层为细胞传递复合水凝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混合物,涂覆在软骨层的上表面;软骨层的孔隙内种植有软骨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制备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

    一种3D打印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31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158716.0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电池电极不能防止SEI膜破裂并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技术问题;包括:(1)根据器件尺寸设计打印模型,并将打印模型导入3D打印机中,设置打印参数;(2)将打印浆料加入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获得电池电极;打印浆料主要由电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光聚合剂按比例配制而成;(3)将步骤(2)得到的电池电极置于紫外灯下进行光固化反应,固化时间为10‑40分钟,随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24h;(4)将步骤(3)得到的电池电极放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介质为浓度为0.01‑2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5)将步骤(4)得到的电池电极干燥后进行真空烧结处理。本申请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