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86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58159.7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一种中空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ZSM-5分子筛孔径分布单一、分散性差、水热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先将表面活性剂、水、无机碱和铝源混合均匀,再滴加硅源,在70~90℃搅拌,再加入有机模板剂,再继续在70~90℃搅拌,然后水热晶化,焙烧,得到中空多级孔ZSM-5分子筛,该分子筛具有介孔微孔复合的多级孔结构,分散度高,可用于催化反应中。

    一种大颗粒载体负载硅氢加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3873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51695.1

    申请日:2015-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Abstract: 一种大颗粒载体负载硅氢加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属于有机金属催化和有机硅化学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颗粒载体负载硅氢加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的硅氢加成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不高、区域选择性低、重复使用性差、与产物不易分离和易堵塞反应器的问题。制备方法:一、清洗;二、预处理;三、表面化学基团组分改性;四、修饰;五、固载化处理,到大颗粒载体负载硅氢加成催化剂。优点:一、兼具均相催化剂较高的催化性能和非均相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硅氢加成高效催化剂;二、载体颗粒度较大,固载催化剂与产物容易分离且不堵塞反应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大颗粒载体负载硅氢加成催化剂。

    水相合成硫代羧酸酯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81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7670.5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水相合成硫代羧酸酯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合成硫代羧酸酯硅烷的方法收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合成硫代羧酸盐复合液:将硫化物和/或硫氢化物与酰卤或酸酐混合,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H控制剂、氢氧化物和H2S催化氧化催化剂,通入氧气,然后搅拌反应0.25~2h,即得硫代羧酸盐复合液;二、向硫代羧酸盐复合液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然后再滴加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硅羟基保护剂,在60℃~90℃回流反应6~15小时,即得硫代羧酸酯硅烷偶联剂;采用本发明方法的硫代羧酸酯硅烷偶联剂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355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73021.5

    申请日:2009-09-30

    Abstract: 一种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中催化剂难以回收、反应效率低、产物不易分离,硅粉与铜系催化剂接触不良、硅铜触体生产率低、反应活性低,及催化剂遇水易失效、产物遇水易水解的问题。本发明的三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是:一、制备含有不同氯化亚铜质量百分比的硅铜触体;二、将步骤一得到的硅铜触体分级装料至多层流化床反应器中;三、向多级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经正硅酸乙酯干燥后的醇气体反应合成得到三烷氧基硅烷。本发明的采用多级流化床合成三烷氧基硅烷的方法三烷氧基硅烷选择性达到95%,反应转化率为95%。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与金属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3118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136865.5

    申请日:2008-08-01

    Inventor: 唐冬雁 李季

    Abstract: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与金属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互穿聚合物网络与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备金属与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法控制复合材料中金属层的微观均匀性及金属颗粒的有序性的问题。方法:制备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涂敷到基片上,经固化、清洗和干燥后,在基片上制备硬脂酸/镍复合膜,干燥后再浸渍于还原液中,即得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与金属镍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制备所得复合材料的金属颗粒有序,金属层的微观均匀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