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7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1563339.9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玻璃微珠增强体的体积分数高且单一,以及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吸能能力差的问题。方法:称玻璃微珠,金属粉末和铝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与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相同,制备混合粉,预热和金属基体制备,液态金属浸渗。本发明利用金属粉末可以替代部分玻璃微珠使得最终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中玻璃微珠的体积可以在一个较宽范围内变化,可以保证相互之间填充空隙,保证混粉过程均。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铝基复合材料。

    一种具有双壁核壳结构空心玻璃微珠的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6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1562101.4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壁核壳结构空心玻璃微珠的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空心玻璃微珠壁厚增加会影响所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下降,和采用空心玻璃微珠制备多孔复合材料过程中空心玻璃微珠容易破碎的问题。方法:称取空心玻璃微珠和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为Al‑3Mg,Al‑6Mg或Al‑9Mg,预热和金属基体制备,液态金属浸渗。本发明选择含有金属镁的成分的金属基体,在浸渗过程中改善了空心玻璃微珠与金属基体铝之间的润湿性,在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生成了MgAl2O4层,使得空心玻璃微珠的承载能力提升。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金属基复合材料。

    一种低膨胀钨酸锆/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3269.7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低膨胀钨酸锆/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低膨胀ZrW2O8/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存在含量过高的γ‑ZrW2O8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大的问题。方法:按体积分数称取ZrW2O8粉和铝基体;将ZrW2O8粉末置于成型模具中并预压成型,然后进行高温烧结,淬火得到ZrW2O8预制体,液态铝浸渗。本发明制备的低膨胀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由于铝基体和ZrW2O8颗粒都存在连续结构,降低了铸造态钨酸锆/Al复合材料中γ‑ZrW2O8含量。通过去应力退火处理减小内应力,从而降低钨酸锆/Al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钨酸锆/铝复合材料。

    一种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3339.9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玻璃微珠增强体的体积分数高且单一,以及玻璃微珠增强多孔铝基复合材料的吸能能力差的问题。方法:称玻璃微珠,金属粉末和铝锭;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与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相同,制备混合粉,预热和金属基体制备,液态金属浸渗。本发明利用金属粉末可以替代部分玻璃微珠使得最终制备的多孔复合材料中玻璃微珠的体积可以在一个较宽范围内变化,可以保证相互之间填充空隙,保证混粉过程均。本发明适用于制备多孔铝基复合材料。

    一种高导热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120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161418.0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方法:将金刚石与硅油混合进行球磨,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置于石墨模具中进行高温烧结,随后冷却到室温得到金刚石预制体,将金刚石预制体带模具预热并置于压力机台面上,将熔融态的金属基体倒入模具内进行压力浸渗。本发明利用高温硅油分解将金刚石粉末颗粒连接到一起形成连续的三维连通网络状的导热通路,提升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工艺方法简单、易操作、低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大体积的金刚石预制体或复合材料的制备,满足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一种高导热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1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1418.0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解决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方法:将金刚石与硅油混合进行球磨,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置于石墨模具中进行高温烧结,随后冷却到室温得到金刚石预制体,将金刚石预制体带模具预热并置于压力机台面上,将熔融态的金属基体倒入模具内进行压力浸渗。本发明利用高温硅油分解将金刚石粉末颗粒连接到一起形成连续的三维连通网络状的导热通路,提升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工艺方法简单、易操作、低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大体积的金刚石预制体或复合材料的制备,满足产业化生产及应用。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基于发光细菌的微流控型辐射损伤生物剂量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746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1018401.4

    申请日:2018-08-31

    Inventor: 孙凯 李哲煜

    Abstract: 基于发光细菌的微流控型辐射损伤生物剂量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分析方法,它涉及紫外、电离辐射、核辐射与空间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评估领域。解决现有辐射损伤生物剂量分析检测设备和方法存在样品制备及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影响检测因素多,缺乏空白对比导致检测准确性差的问题。装置由微流控芯片、辐照卡具、聚光透镜、光纤、光电倍增管、脉冲计数器及装置主体组成;方法:上样、辐照、加载芯片、检测与计算。或由微流控芯片、辐照卡具、聚光透镜、光纤、电动光学快门、光电倍增管、脉冲计数器及装置主体组成;方法:上样、加载芯片、开始检测并记录初始值、第一个辐照与检测周期、重复辐照与检测周期、计算。

    一种铝基层状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0053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962690.7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一种铝基层状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基层状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屏蔽材料屏蔽性能不高、屏蔽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除去铝合金表面氧化膜;二、除去铝合金表面油污;三、酸洗出光;四、浸锌;五、酸洗;六、二次浸锌;七、电沉积铁镍合金。本发明同时实现了电磁屏蔽和地磁屏蔽,屏蔽性能优异,在750MHz~2GHz的测试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远高于2A12铝合金基体,增量最高可达25dB,地磁屏蔽性能达到12.21dB,提升效果显著。本发明应用于表面电沉积处理技术领域。

    一种微流控型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9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107796.9

    申请日:2018-02-02

    Inventor: 李哲煜 孙凯

    Abstract: 一种微流控型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与生化安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装置消耗发光菌量大,检测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发光菌储液池、待测水样储液池、缓冲液储液池、发光菌液驱动器、待测水样驱动器、缓冲液驱动器、混合器、微型流通测定池、废液池、双芯光纤、光敏传感器、电缆和采样器;发光菌储液池出口与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入口连通,发光菌液驱动器出口与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入口连通,第一三通换向阀出口与三通的第一入口连通。方法:测得到空白对照值;清洗通道;测得到水样测定值;计算水样的浓度或毒性;清洗通道。本发明具有很低的使用成本,短的稳定时间,而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一种双窗口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58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108304.8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一种双窗口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与生化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窗口水质毒性分析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发光菌水质检测设备耗时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测定管、下方光纤准直器、上方光纤准直器、光传输装置、光敏传感器、采样器、控制计算机、密闭容器和容器顶盖;其中密闭容器上方设置容器顶盖,上方光纤准直器固定在容器顶盖的顶部内侧,下方光纤准直器固定在密闭容器的底部内侧。本发明装置消除了单一检测窗口无法解决的发光菌上浮造成的误差,曲线波动小,进入稳定快;检测窗口上下设置,反应体积少,自发光菌使用量少;误差小,检测结果准确。本发明用于水质毒性分析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