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上反开洞肋叠合板混凝土底板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7885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95596.5

    申请日:2016-10-13

    Abstract: 一种带上反开洞肋叠合板混凝土底板生产装置,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底板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上反开洞肋叠合板混凝土底板生产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叠合板带上反开洞肋底板生产工序繁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芯管组件、底板夯、抹平板、机械架和两个侧模搓板、两个侧模搓板沿机械架的宽度方向并排平行设置在下表面,芯管组件设置在两个侧模搓板之间,底板夯安装在机械架下表面的一端,且底板夯位于芯管组件的前端,抹平板安装在机械架下表面的另一端,且抹平板位于芯管组件的后端。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柱节点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133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5524.0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0 E04B1/21 E04B1/38

    Abstract: 一种预制混凝土板柱节点及其连接方法,它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板柱节点区钢筋构造复杂,浇筑困难,施工速度慢,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板柱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板、四个下端支撑角钢和四个上端固定角钢,预制混凝土板的中部设有矩形通孔,预制混凝土柱插装在矩形通孔内,预制混凝土柱的侧壁上均设有一个下端支撑角钢和一个上端固定角钢,每个下端支撑角钢和上端固定角钢的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柱的侧壁上,每个下端支撑角钢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板的下端面上,每个上端固定角钢的另一端固接在预制混凝土板的上端面上。连接方法包括:定位安装;定位预制混凝土板;固定预制混凝土板。本发明用于形成预制板柱结构。

    装配式主梁在次梁加宽区贯穿长杆螺栓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5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5565.X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15

    Abstract: 装配式主梁在次梁加宽区贯穿长杆螺栓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本发明涉及主梁在次梁加宽区贯穿长杆螺栓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本发明为解决采用现有预制装配式主次梁节点的连接方法所导致的节点处容易发生开裂现象,施工质量不易保证,节点部位易成为薄弱环节的问题,它包括主梁、次梁端部局部加宽区、锚板、预应力长杆螺栓和高强螺母,预应力长杆螺栓插在主梁上,次梁端部局部加宽区设有两个锚板,主梁上设有两个锚板,预应力长杆螺栓的一端设置在锚板上,预应力长杆螺栓的另一端设置在主梁的锚板上,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制作主梁和次梁,步骤二:连接,本发明用于建筑领域预制装配式主次梁时使用。

    预制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4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95525.5

    申请日:2016-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15

    Abstract: 预制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及连接方法,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梁柱栓接连接节点级连接方法,本发明为了改善现有的预制梁和预制柱进行现场拼接,现场湿作业量较大,工期较长,工作效率低,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均较大,资源浪费、造价高,增大了预制结构的建造成本的问题,它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和多个长杆螺栓,预制混凝土梁包括工字钢、预制混凝土柱侧钢板、工字钢加劲肋和钢筋,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与工字钢连接,预制混凝土梁端钢板和预制混凝土柱侧钢板设置在预制混凝土柱的两侧,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准备工作,步骤二:连接安装,步骤三:注浆,本发明用于预制梁和预制柱进行现场拼接时使用。

    高温变加载速率下钢筋应力、应变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289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59801.7

    申请日:2013-11-12

    Abstract: 高温变加载速率下钢筋应力、应变测量方法,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应力、应变测试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高温应变引伸计无法直接获得高温下钢筋的全应变与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而提供了高温变加载速率下钢筋应力、应变测量方法。通过高温下钢筋应变测试系统获得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相应的应力、变形曲线;进行位移测量时,基于位移协调方程,计算高温下钢筋的应变;假设高温下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由一个“粘壶”和一个无粘性的弹塑性元件组成,得到粘性特征值k/α;按式(3)将两阶段加载速率v1、v2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转变为任意加载速率v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钢筋的高温应力、应变测量。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917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565690.7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脆性明显,承载力较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节点的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相扣装;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装有钢筋骨架,高强混凝土浇筑在空腔内;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的外侧和内侧支设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沿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接缝对缝满焊;在钢板模的空腔内浇筑高强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两相交立面的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与另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在端部汇交可形成空间汇交节点。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5191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65690.7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内含钢筋骨架约束高强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它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汇交节点脆性明显,承载力较低、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及造价偏高的问题。节点的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相扣装;外侧单片槽型钢模与内侧单片槽型钢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装有钢筋骨架,高强混凝土浇筑在空腔内;施工方法为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在钢筋骨架的外侧和内侧支设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沿外侧单片槽型钢模和内侧单片槽型钢模接缝对缝满焊;在钢板模的空腔内浇筑高强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两相交立面的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与另一立面上的两交叉斜柱在端部汇交可形成空间汇交节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