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396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40510.7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骨水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骨水泥由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固相硼酸盐生物玻璃粉50-80%;改性液相壳聚糖溶胶液20-50%。本发明骨水泥与现有的骨水泥相比,具有生物降解性,在降解时具有优异的骨传导,骨诱导,骨结合性能及成骨性能,最终能转化成骨组织。制备该骨水泥的工艺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且具备可注射性能,可实现微创甚至无创伤治疗。该方法可用于制备骨填充物,骨科药物载体材料,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骨修复、再生或治疗骨科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277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810036627.7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骨诱导性的可降解骨科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载体系统主要由以生物活性玻璃凝固体为载体材料和被载的治疗药物所组成,而其中的载体材料由高反应活性的含硼生物活性玻璃经与固化缓冲液反应,并快速固化而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凝固体载体材料。该载体材料能够承载应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的抗生素、骨生长因子、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各种无热稳定限制的药物,构成整体型药物载体系统。药物载体系统在体内与人体组织液的作用,能够自行发生降解,降解时会留下多孔结构,为药物持续释放提供扩散通道,达到长期地均匀地释放药物的效果。该药物载体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性,可应用于骨科各种疾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03151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618073.9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生物陶瓷复合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首先制备混合均匀、流动性好、含水量低的钙盐复合粉末;然后钙盐复合粉末在不加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堆覆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形成预置涂层;最后用激光熔覆混合粉末,得到钛合金表面生物陶瓷复合涂层材料。本发明中在钛合金表面能够制备组织均匀、结晶性能好的复合生物陶瓷涂层;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为化学冶金结合,可解决生物陶瓷涂层在人体中容易脱落的问题;本发明中使用的原料价格便宜,购买方便,易于贮存;原材料中不需添加稀土成分;工艺简单方便,易于实施,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84807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09082.2
申请日:2010-06-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硼酸盐玻璃抗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步骤如下:制备含有灭菌离子的硼酸盐玻璃,将玻璃粉碎筛分;将上述玻璃粉均匀涂覆至植入器材表面,然后经过热处理,使玻璃粉具有黏性,形成覆盖在植入器材表面上的抗菌涂层。该工艺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本发明的涂层具有抗菌性及生物活性,能牢固地涂覆在植入器材表面,能有效改良现有植入材料的生物活性及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10858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022801.X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磁性和放射性的微晶玻璃微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微晶玻璃微球主要由含有放射性核素铁-59、钇-90和/或磷-32的玻璃相及有磁热效应的Fe3O4微晶相构成。经中子堆照处理后,微晶玻璃微球中含有的放射性核素铁-59、钇-90和/或磷-32等能够在体内放射出β射线及其它高能射线,杀死介入周围组织的肿瘤细胞,并且不会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Fe3O4微晶具有良好的磁滞放热性能,能够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将体外的磁能转变为热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肿瘤周围区域温度升高,杀死肿瘤细胞,实现体内放射与温热疗法相结合治疗肿瘤的目的。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2812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056701.6
申请日:2009-08-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锶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具有一定形状的含锶和钙的硼酸盐玻璃或磷酸盐玻璃体浸泡在磷酸盐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7,在20~250℃和0.10~4.00MPa压力下,于玻璃表面沉积纳米尺寸的锶羟基磷灰石。当玻璃全部溶解后,在玻璃的原位上形成外观与玻璃尺寸相同的锶羟基磷灰石形体。硼酸盐玻璃或磷酸盐玻璃的网络构成体氧化物是B 2 O 3 ,或是P 2 O 5 ,或两者兼有,或部分地兼有SiO 2 。玻璃网络的间隙氧化物除有CaO、SrO之外,还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一价、二价、三价、四价金属氧化物,以调节玻璃的溶解度速度。该工艺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采用不同的玻璃组成或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获得各种尺寸的锶羟基磷灰石,或各种形态的纳米尺度的锶羟基磷灰石。该具有一定性状锶羟基磷灰石可作为骨填充物或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有用骨修复或治疗骨质疏松症。
-
公开(公告)号:CN10156562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52493.2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荧光性能纳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高荧光性能的纳米复合微球主要为VI主族元素、IV主族元素及IIB过渡族元素组成。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法,在20~70℃范围内,将多个经过表面修饰的荧光量子点镶嵌在二氧化硅介质材料中,构成高荧光性能的纳米复合微球。采用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荧光量子点,正硅酸烷基酯,醇及氨水的用量调节高荧光性能纳米复合微球的荧光性能及颗粒大小。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而且所得的高荧光性能纳米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尺寸可控性和荧光产率可调等特点,其粒径为500nm-1000nm,量子产率可在15%-25%范围内变化。由于其优良的发光性质和生物相容性,将在生物标记,药物跟踪及生物体内成像等生物、医学及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02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3565.4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35/50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制备Zr0.30Ce0.45Al0.25O1.87固溶体纳米颗粒的方法,采用共沉淀方法实现CeO2-ZrO2-Al2O3之间的固溶,制得Zr0.30Ce0.45Al0.25O1.87固溶体纳米颗粒。通过共沉淀方法生成ZrO2、CeO2和Al2O3的前驱体,并通过工艺保证这些前驱体在分子尺度范围内混合,在热处理过程中这些前驱体分解成ZrO2、CeO2和Al2O3团簇,这些团簇之间混合均匀,形成Zr0.30Ce0.45Al0.25O1.87固溶体纳米颗粒。采用Ni(NO3)2·6H2O、Al(NO3)3·9H2O、ZrOCl2·8H2O和Ce(NO3)3·6H2O为原料进行制备。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138585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01339.2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A61K47/02 , A61K38/48 , A61K8/66 , A61K8/24 , A61Q11/00 , C01B25/32 , A61P1/02 , A61P31/04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吸附性能良好的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对于不同浓度的溶菌酶(0.2mg/ml~1.0mg/ml)其吸附含量为2.14%~19.06%,吸附率最高在95%以上,其缓释性能可控,缓释时间控制在60min~960min之间,缓释率在60%~95%之间,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解吸溶液的种类和pH值来调节,该弱结晶性羟基磷灰石以含钙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溶液为原料,经过滴加、反应、乙醇分散、室温搅拌或陈化等工艺制备而成,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粒径尺寸在纳米级别且分布均匀,具有结晶度低、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等特点。其对溶菌酶的吸附通过选用pH=7.3的磷酸缓冲液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完成,具有吸附时间短、吸附量大的特点。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单,得到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缓释可控性能,可用作溶菌酶等碱性蛋白的缓释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161604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610117150.6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共沉淀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能自动控温的特种铁氧体材料。与通常的铁氧体不同之处在于,组成中除了锌、铁、氧,还含有稀土元素钆,其化学成分中氧化锌的含量为17~23wt%,氧化铁含量为68~88wt%,氧化钆含量0~9wt%。本发明方法制得材料的颗粒尺寸为10~30nm,其居里温度Tc在-10~120℃之间可调,在额定功率为8kW的交变磁场发生器作用下,当工作频率设定为60kHz,磁场强度为6.5-7kA/m时,其比产热功率SAR为3.1~10.8W/g。该铁氧体粉体在室温下,呈现铁磁相,在外加交变磁场作用下,成为发热体,能够使自身温度升高到相应的居里温度;当粉体温度超过此温度时,材料由铁磁相转变为顺磁相,不再发热。由于自然冷却,粉体温度下降,当低于居里温度时,又恢复到铁磁相,成为发热体而使自身温度升高。如此循环,可使得粉体的温度被自动控制在其居里温度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