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502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35778.9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太阳能电池。提供一种通过静电纺丝和雾化,可显著提高光线的利用效率,制备V型、宽吸收光谱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制备方法。制备作为活性层溶液的给体材料溶液和受体材料溶液;制备装置准备;在V型收集板的V型槽的一个侧面制备给体材料层;在V型收集板的V型槽的一个侧面制备共混层的纤维膜基底;在V型收集板的V型槽的另一个侧面制备给体材料层;在V型收集板的V型槽的另一个侧面制备共混层的纤维膜基底;制备共混层及受体材料层。操作便捷,可实现这种V型、宽吸收光谱的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快速制备。

    一种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的有限转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219210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231017.9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的有限转角装置,涉及一种转轴转角装置。提供结构简单、能量利用效率高、噪声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一种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的有限转角装置。设有电源控制器、驱动器、电极、限位件、转轴和转轴支撑体;电源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极连接,电极固于转轴支撑体上,驱动器与电极连接,限位件下端与驱动器间隙配合,限位件上端与转轴连接,转轴与转轴支撑体转动配合;所述驱动器为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驱动器。所述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是由离子交换树脂与贵金属电极组成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化学镀的方法获得。

    叉车称重装置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99947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228558.6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叉车称重装置,涉及称重装置。提供一种称重精度高、称重量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操作方便的叉车称重装置。设有前挂板、2个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后挂板、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前挂板与外部的叉车挂板连接,2个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一端均固于前挂板上,2个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另一端均伸入设于后挂板厚度方向的安装槽中,安装槽内设有2组传力组件,每组传力组件设有上压头、下压头和调心球,上压头固于安装槽顶壁,下压头与所述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另一端固连,调心球设于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后挂板与外部的叉具连接,处理器与2个剪切梁式称重传感器均电信号连接,显示器与处理器电信号连接,处理器和显示器设于外部的叉车机体上。

    一种振动时效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904411U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20187255.9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时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触头对焊接件瞬间击打实现焊接件焊缝振动时效的一种振动时效装置,主要包括:对焊接件进行击打时效的触头、控制对触头对焊接件击打频率的轨迹轮、用于支承焊接件的V形工作台;由驱动电机将旋转运动传递给轨迹轮,连接杆通过滚轮沿轨迹轮内部轨迹运动,将轨迹轮旋转运动转化为连接杆直线运动,连接杆间接带动触头对焊接件进行瞬间击打。避免手工消除焊缝残余应力费时、费力、敲击频率低等缺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目前大批量焊接残余应力消除需要。

    一种基于韦森堡效应的纤维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68374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20013229.4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韦森堡效应的纤维制造装置,涉及一种纤维制造装置。提供喷丝头能够自主供液的一种基于韦森堡效应的纤维制造装置。设有旋转喷头、驱动系统、溶液槽、供液系统、收集装置、高压电源;旋转喷头垂直于溶液槽内的液面,旋转喷头一端露出液面,旋转喷头另一端浸没于纺丝溶液中,旋转喷头由驱动系统带动绕轴线自转;供液系统对溶液槽连续供液,用于在电纺过程中不断补充纺丝溶液;收集装置设置在旋转喷头正上方,用于收集形成的纤维;高压电源与收集装置或者纺丝溶液电性连接,产生强电场。解决使用针头作为喷丝头所造成的纤维制造产量低、喷丝头易堵塞等问题。

    一种激振装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03762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043592.0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振装置,包括上盖板、冷却管、线圈、下盖板、两磁致伸缩棒、垫块和输出杆,所述两磁致伸缩棒包括上磁致伸缩棒和下磁致伸缩棒,依次上下排列嵌设于冷却管中心孔内,所述上盖板与冷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与冷却管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夹紧所述两磁致伸缩棒使其产生预压力,所述垫块夹设于两磁致伸缩棒之间,且该垫块上开设有输出杆过孔,所述冷却管两侧开设有与输出杆过孔相对应的振动输出孔,输出杆穿过所述输出杆过孔和振动输出孔并伸出冷却管两侧,所述线圈包括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上/下线圈分别绕设在冷却管外表面且分别与上/下磁致伸缩棒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输出效率高,冷却效果好。

    一种多微孔静电纺丝喷头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39618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20668758.3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喷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微孔静电纺丝喷头,包括喷嘴、下固定件和上固定件,所述喷嘴夹设在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且该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均设有流液通道,所述上固定件上还开设有导管接口,所述喷嘴的射流喷出通道由复数个孔径为10-60μm的微孔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静电纺丝喷头能在同一平面同时产生多股射流,增加了由一个喷头中产生的射流数量,大大提高了纺丝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且用该喷头制备的纺丝纤维直径小,静电纺丝射流的喷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致,受力均匀,能保证纤维直径和品质的一致性,制备得到质量更好的纺丝纤维。

    一种手持式熔融电纺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83027U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20797227.4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熔融电纺装置,涉及一种纺丝装置。设有收集板、电极、熔融喷头、加热电阻丝、齿轮、电机、物料棒、齿条、与外部高压电源连接的电源线、与外部低压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控制芯片、电源启动按钮和压接开关;所述电极固定在熔融喷头,熔融喷头的侧壁上缠绕有加热电阻丝,纺丝熔体置于熔融喷头的内腔,熔融喷头的后端与物料棒链接;电源启动按钮与加热电源连接;压接开关与高压电源连接;高压电源的正极与熔融喷头前的电极电连通,收集板接地;齿轮固定在动力装置的驱动轴上,齿轮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送料组件活动链接。体积和重量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一种电脉冲时效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19081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073679.2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脉冲时效装置,涉及电脉冲处理设备。设有提供电源的能源模块、储存电能的电容器储能组模块、控制电容器储能组充放电的充放电主控单元模块、将高能电脉冲引入工件的负载连接模块;所述能源模块设有升压变压器和全桥整流电路,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外接工频电源,全桥整流电路正极输出端与充放电主控单元模块的充电开关相连接,充放电主控单元模块的充电开关与电容器储能组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能源模块的全桥整流电路负极输出端与电容器储能组模块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电容器储能组模块的正极输出接口与充放电主控单元模块的放电开关相连接,放电开关与负载连接模块铜电极相连接,电容器储能组模块的负极输出接口与可调电感相连接。

    一种具有压紧功能的底座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04818U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20084483.3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部件技术领域。一种具有压紧功能的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腔,该凹腔为矩形凹腔,所述矩形凹腔的至少一个角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矩形凹腔相邻两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柱塞,所述矩形凹腔内嵌设有安装盖,所述紧固柱塞用于将该安装盖固定在矩形凹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腔,该凹腔用于放置工装板,该底座可以在生产线上运作,并且具有具有压紧功能,能够使得工装板定位不易滑动和掉落。该底座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合生产线上转配和传输质量轻、不方便直接进行定位的安装盖。既方便工装板的装配,也使得整个生产线高效率地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