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55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10656.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A41D13/005 , A41D27/28 , A41D27/20 , A41D3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降温衣,包括透气底板、透气外壳、电源、风扇和扣合装置;所述透气底板为3D材质底板,所述3D材质底板均匀分布在所述透气外壳内;所述透气底板左右对称设置底板凹口,用于放置所述风扇;所述透气外壳外侧在与所述底板凹口对应位置处设置风扇开口,用于所述风扇吸风;所述风扇与所述风扇开口周围的所述透气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风扇一体式设计;所述扣合装置与所述透气外壳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降温衣固定在人体上。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人体表面产生均匀扩散的温和气流,通过气流将人体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为人体有效降温的效果,风速温和的同时,所述降温衣质量轻、重量分布均匀,多方面提升了穿戴舒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17324.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斗臂车爬坡性能测试平台,测试平台由从低到高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道、第一连接坡道、测试坡道、第二连接坡道和第二平道构成,其中测试坡道的坡度大于连接坡道的坡度。通过将测试坡道的坡度设置成需绝缘斗臂车在实际应用环境中需要行经的最大坡度,并设置连接坡道将测试坡道和平道连接起来,以确保具有不同接近角和离去角的绝缘斗臂车能安全驶进和驶出测试坡道,然后让待测试绝缘斗臂车从第一平道驶向第二平道,根据绝缘斗臂车在测试坡道的行进情况即可判定绝缘斗臂车的爬坡性能,完成爬坡性能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1421.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牛唯 , 范才进 , 毛先胤 , 卓然 , 陈沛龙 , 刘磊 , 杨旗 , 黄之明 , 陈远 , 罗颜 , 黄欢 , 高萌 , 杨柳青 , 陈秋霖 , 张露松 , 赵思诚 , 刘君 , 杨伟鸿 , 古庭赟 , 范强 , 徐舒蓉 , 邹雕 , 吕乾勇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剖面分割的覆冰风机叶片风能利用率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风能与风力发电领域,方法包括: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进行剖切,获取二维截面数据;基于风速和运行参数,计算二维翼型截面的气流场,进而获得升阻力系数;利用截面数据和升阻力系数,建立风能利用率计算模型,对叶素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升阻力、推力和转矩;根据推力和转矩计算正常运行情况下的风能利用率。本发明通过聚焦关键截面,显著减少计算负担,并能精确评估覆冰对风能利用率的影响。此外,该方法适用于不同覆冰形态和厚度下的分析,有助于提前预测风机性能,避免覆冰导致的性能下降和设备损坏,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29773.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磊 , 田君杨 , 冯瑞发 , 刘斌 , 贾磊 , 韩冰 , 祁汭晗 , 黄超 , 李敏 , 李海勇 , 李斌 , 沈梓正 , 蒋连钿 , 钟正 , 潘锐健 , 罗怀 , 梁振成 , 范才进
IPC: H05K5/02 , H02M1/00 , H05K7/02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注入源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控制台和收纳箱。设备主体的上层设有控制台,下层设有收纳电流输出线的收纳箱。控制台上配置了电流端口、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挤压组件和固定组件。电流端口用于通过电流输出线输出电流。挤压组件可通过挤压面将电流输出线固定在控制台的台面上。固定组件将经过挤压固定的电流输出线通过固定孔进行二次固定,并从控制台的一侧引出至设备主体外部。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耦合,二者分别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实现对电流输出线路的二次固定。本发明通过集成控制台、收纳箱、挤压组件和固定组件,实现了电流输出线的稳定固定和便捷收纳,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0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08798.1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陈秋霖 , 许永鹏 , 赵思诚 , 孙炜昊 , 杨伟鸿 , 李卓潇 , 高萌 , 臧奕茗 , 范才进 , 严英杰 , 成传晖 , 刘亚东 , 黄之明 , 江秀臣 , 罗颜 , 卓然 , 王国利
IPC: G01R35/00 , G01R31/12 , G01R15/20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MR传感器的灵敏度补偿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引入负温度系数温敏电阻与TMR电流传感器串联;使用拟合补偿技术,通过精确测量温度与传感器灵敏度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温度和灵敏度的映射曲线;构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学习并模拟空间地磁场、温度的环境因素与TMR电流传感器测量输出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上位机实时获取的环境温度信息以及模型预测的校正因子,对TMR电流传感器的原始输出信号进行实时校正补偿。本申请通过独特的补偿机制和优化算法,显著提高了电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环境因素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1231.9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3D80/40 , F03D17/00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机叶片覆冰范围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风机叶片气液二相流计算模型以获取风机叶片表面各单元的水滴碰撞系数,进而计算各单元捕获的空气中的液态水质量;根据热平衡方程计算各单元的水滴冻结系数;根据液态水质量和水滴冻结系数计算水膜厚度,通过对水膜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各单元的水膜流动速度;根据水膜流动速度和水膜厚度计算流入流出水量并更新各单元的水膜厚度,直至更新前后各单元的水膜厚度差满足误差要求,输出各单元最终的冻结系数和覆冰厚度,并根据各单元的冻结系数和覆冰厚度绘制风机叶片表面的覆冰范围分布图。实现了准确获取风机叶片在不同工况下覆冰产生的范围,以提高风机叶片除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22945.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高压Marx发生器绝缘支撑结构,包括腔体单元,包括金属腔体、设置于金属腔体上的安装组件一、设置于金属腔体上的安装组件二、设置于安装组件一内的限位板、设置于安装组件二内的限位板组件,以及限位组件。机芯单元,包括机芯,以及设置于机芯上的安装架。绝缘支撑单元,包括压紧在限位板上的支撑组件、设置于支撑组件底面的卡紧组件一,以及设置于支撑组件内的卡紧组件二。该脉冲高压Marx发生器绝缘支撑结构,将支撑组件从安装组件二一侧推入,并将机芯单元托起,由卡紧组件一和卡紧组件二分别与限位板组件和限位板进行稳定限位,避免了支撑组件使用过程中的脱落,将支撑组件稳定地安装在金属腔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7042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65313.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芳纶绝缘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芳纶绝缘纸,以石墨烯改性的芳纶纳米纤维和二氧化硅包覆的碳纳米管作为复合填料,通过真空抽滤手段填充在芳纶纤维纸基材料中,使得纳米填料的平行排列可以提供更多的导热通道,增强热传导路径,在赋予了芳纶复合纸高导热的同时,通过真空退火处理,减少了复合纸内部的残余应力,均匀化材料的晶粒结构,提高了复合纸的强度、韧性和塑性,能够作为耐热绝缘材料保障电力设备中变压器或电机的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17711.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电磁脉冲光伏电缆响应优化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光伏系统辐射环境模型,模拟不同强度和不同波形的电磁脉冲辐照;收集实际布局信息和周围环境信息,基于遗传算法自动优化线缆的布线,并选出最终布线方案;构建主动干扰抑制系统;测量关键线缆段和部件端口的耦合响应,并与初始仿真预测进行对比,持续优化机器学习模型和主动抑制算法。本发明通过构建辐射环境模型、优化线缆布线和主动抑制系统,降低了电磁脉冲对光伏系统的影响,提高抗干扰能力,利用遗传算法生成最优布线方案,主动抑制系统发射反向抑制信号,精准抵消辐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6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417324.1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斗臂车爬坡性能测试平台,测试平台由从低到高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道、第一连接坡道、测试坡道、第二连接坡道和第二平道构成,其中测试坡道的坡度大于连接坡道的坡度。通过将测试坡道的坡度设置成需绝缘斗臂车在实际应用环境中需要行经的最大坡度,并设置连接坡道将测试坡道和平道连接起来,以确保具有不同接近角和离去角的绝缘斗臂车能安全驶进和驶出测试坡道,然后让待测试绝缘斗臂车从第一平道驶向第二平道,根据绝缘斗臂车在测试坡道的行进情况即可判定绝缘斗臂车的爬坡性能,完成爬坡性能的测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