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3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782767.2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二次换相失败的抑制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接地故障时,依据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和电压变化率判定故障的故障类型,若为轻度接地故障时,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对逆变侧进行定交流电压控制,使得交流母线电压大于交流母线极限电压且逆变侧关断角大于关断角整定值;若为重度接地故障时,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对逆变侧进行满发下的无功功率控制,使得交流母线电压大于换流器的运行极限电压;实现在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对STATCOM的暂态无功补偿模式的差异化配置,优化STATCOM控制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STATCOM无功补偿能力,加快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电压的建立速度,改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恢复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6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18193.5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VSG控制的直流电网直流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同步发电机机械运动部分的转子经典2阶摇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转子方程频域模型;构建VSG算法模块,用于计算输入功率电流及频率调控;通过第一比较器得到有功功率电流与低压控制器的输出电流之间的电流较小值,并作为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通过第二比较器得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与高压控制器的输出电流之间的电流较大值,并将所述电流较大值作为所述高压控制器的输出,即作为换流站的有功电流输出。该方法在系统稳态时参与系统二次调频;在直流电压站退出运行后,能由VSG控制模式自动切换到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建立新的潮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6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82767.2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输电二次换相失败的抑制方法、装置与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逆变侧交流母线发生接地故障时,依据逆变侧交流母线电压和电压变化率判定故障的故障类型,若为轻度接地故障时,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对逆变侧进行定交流电压控制,使得交流母线电压大于交流母线极限电压且逆变侧关断角大于关断角整定值;若为重度接地故障时,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对逆变侧进行满发下的无功功率控制,使得交流母线电压大于换流器的运行极限电压;实现在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对STATCOM的暂态无功补偿模式的差异化配置,优化STATCOM控制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STATCOM无功补偿能力,加快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电压的建立速度,改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恢复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6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7552.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南网科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17/00 , G06T7/73 , G06T3/403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场景重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载雷达在行驶轨迹上的探测点所采集到的点云图;根据所述探测点对应的重力加速度,将所述点云图矫正至与地面平行,得到矫正后的点云图;根据所述探测点对应的目标航向角,将所述矫正后的点云图转换至目标坐标系下,得到转换后的点云图;对所述转换后的点云图进行拼接,得到所述车载雷达的场景重构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三维场景重建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417450.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巡视系统,包括:线路数据获取模块,用以获取电力网络的线缆的实体信息;AR建模模块,用以根据所述实体信息构建电力网络的线缆三维AR模型;动态信息采集模块,用以获取电力网络各监测点的动态信息;动态信息处理模块,用以根据各所述监测点的动态信息以及对应的实体信息分析电力网络的全局动态信息;动态拟合模块,用以根据所述线缆三维AR模型以及所述全局动态信息构建线缆运行动态AR模型;本发明实现了通过AR技术对电力网络进行直观的事实数据监测,使得对电力网络的监测更加简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R场景巡视过程中未将巡视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在AR场景中实时显示导致的巡视排查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1628.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温度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电力线路技术领域。通过获取电力线路内光栅的散射光强度,判断散射光强度是否小于初始一级预设散射光强度,若是,则跳转执行获取电力线路内的散射光强度的步骤。若否,则判断散射光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初始二级预设散射光强度,若是,则根据散射光强度的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标准,确定电力线路对应的第一监测数据。若否,则判定电力线路发生故障,生成第二监测数据并发出警报。通过对电力线路的散射光强度进行监测,基于监测点位处异常情况持续时长对异常进行二次判定或判定电力线路发生故障并发出警报,从而避免了外界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213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75381.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于光纤传感器的电力线路监测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当接收到子线路上多个光纤传感器的监测数据时,从全部监测数据中随机选取预设初始数据量的监测数据作为校验数据,根据校验数据和预设的标准校验阈值,确定子线路对应的分析策略,采用分析策略对校验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对应的分析结果,获取电力线路中与子线路相邻的子线路的光纤分布数据,并输入预设的离散度模型生成对应的离散度值,根据离散度值与预设的离散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子线路对应的调整方式,根据调整方式调整光纤传感器个数和初始数据量,并跳转执行上述步骤。解决了现有监测系统对复杂环境强干扰下电力线路外破风险的监测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30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340800.3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智能运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网络的AR运维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将电力网络的巡检路线划分成若干个巡检单元,并将每个巡检单元对应的三维AR模型划分为若干个模型区域,而每个模型区域对应有一个三维AR模型,还将当前巡检所获取的当前实体区域信息与前一次巡检对应的实体区域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基于差异度确定需更新AR模型的模型区域,并确定与需更新AR模型的模型区域相连接的模型区域对应的当前实体区域信息与前一次巡检对应的实体区域信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需更新AR模型的模型区域,对需更新AR模型的模型区域进行重新建模,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模型重建,提高了设备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8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95162.2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国伟 , 王俊波 , 唐琪 , 张殷 , 刘崧 , 陈志平 , 陈贤熙 , 刘少辉 , 刘昊 , 吴焯军 , 赖艳珊 , 陈卓昀 , 王智娇 , 章涛 , 蒋维 , 罗容波 , 简淦杨 , 姬煜轲 , 廖一帆 , 李果 , 唐力 , 廖楚京 , 关红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定位装置、方法及设备,装置包括管线仪、固定支架、移动载具、旋转电机、激光测距机构、倾角传感器、电磁数据采集机构和计算单元;激光测距机构设置于旋转电机上,该机构用于获取位置数据;电磁数据采集机构设置于管线仪的第一端,管线仪分别与旋转电机转动连接,该机构用于当目标点符合预设垂直条件时,采集磁感应强度;倾角传感器设置于各管线仪的第二端,该传感器用于采集夹角数据;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并基于位置数据和夹角数据,确定地下管道埋深值;解决了现有的地下管道检测方法在面对地下管道的埋深深度大幅变化时,其测量精度会大幅下降,导致不能满足工程上的高精度测量要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45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0501947.3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一种压接式IGBT模块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ANSYS simpleror计算压接式IGBT模块的集电极平均电流;步骤二、在ANSYS Maxwell中计算压接式IGBT模块随温度变化的发热功率;步骤三、在ANSYS steady‑state thermal中计算压接式IGBT模块的内部温度分布;步骤四、在ANSYS steady‑state mechanical中计算压接式IGBT模块内部应力分布。本发明能够清晰地描述各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得到IGBT模块实际运行中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应力分布状态,从而预测出模块内部最易失效的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