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振动分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0487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33679.2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的输电线路铁塔振动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输电线路的铁塔振动信号;将所述输电线路的铁塔振动信号输入预先构建的振动分析模型,通过所述振动分析模型中的振动分析子模型对所述铁塔振动信号进行振动分析,得到针对所述输电线路的铁塔振动分析结果;所述振动分析模型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振动分析子模型,且至少两个所述振动分析子模型运行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中。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振动分析模型的处理效率。

    基于信道预分配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5433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516387.8

    申请日:2020-12-21

    Inventor: 谢尧 徐键 江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道预分配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物联网系统和存储介质,包括在物联网节点的传输时段开始前获取记录的空闲信道信息,空闲信道信息用于记录物联网中在传输时段之前的空闲信道的信息;根据预设的传输增益最大规则确认空闲信道对应于物联网节点的分配,以确认物联网节点对应的传输信道;将未分配到空闲信道且在空闲信道的传输增益在预设的门限值以上的物联网节点标识为等待节点,为等待节点预分配下一传输时段对应的传输信道;物联网节点在传输时段通过对应的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本方案基于预设的传输增益最大规则针对传输需求进行空闲信道与物联网节点的分配,降低信道分配之后实际数据传输时的冲突概率。

    自适应感应取电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75890.1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适应感应取电装置,包括:取电电路、控制电路和感应电路,取电电路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控制电路的数量与取电电路的数量一致;各取电电路均连接输电线路和负载,并分别连接一个控制电路,感应电路连接输电线路和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感应电路的输出电压与预设阈值控制对应取电电路的通断,使导通的取电电路的总取电功率满足负载的额定功率。既能保证在电流较小的情况下增加取电能力保证负载的正常工作,也能在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减少取电电路的个数,避免电压过高损坏用电设备。

    感应取电设备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366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62798.4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感应取电设备,包括取电装置、整流电路和气隙大小控制装置,取电装置连接高压输电线路,整流电路连接取电装置和气隙大小控制装置;整流电路还用于连接负载;气隙大小控制装置用于采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调整取电装置的气隙大小;取电装置的气隙大小是指取电装置的一次侧磁芯和二次侧磁芯之间的间隙大小。上述感应取电设备,高压输电线路的电能,通过取电装置和整流电路后,转换成直流电输出至负载,气隙大小控制装置采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并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调整取电装置的气隙大小,进而达到调整感应取电设备输出电压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功率自适应感应取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0981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73791.X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功率自适应感应取电设备,包括:取电装置、整流电路和磁场控制装置,取电装置连接输电线路与整流电路,整流电路连接负载,磁场控制装置连接整流电路、输电线路及取电装置;磁场控制装置采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的幅值与输电线路的电流的相位,并根据幅值与相位调整取电装置的磁场大小,从而调节取电装置的取电功率以满足负载的期望供电电压的要求。既能保证取电装置取电功率的稳定性,也能在大电流的情况下减少取电装置的功率输出,避免电压过高损坏设备。

    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以及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105052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887847.9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以及服务器,网关中TCP/IP协议栈模块从外网接口接收网络数据包,将网络数据包解封装后获得IP数据包,并将IP数据包发送至VPN通信协议模块,通过VPN通信协议模块将IP数据包进行SSL/TLS综合解密后,将IP数据包发送至网络地址转换模块,通过网络地址转换模块对IP数据包进行地址转换后,将IP数据包输入PF_RING模块,通过PF_RING模块为地址转换后的IP数据包添加MAC头部后,将添加MAC头部后的IP数据包从内网接口第二网络接口输出。本申请通过使用高速网络包捕获技术PF_RING代替虚拟网卡,彻底去除了虚拟网卡读写的数据量限制,同时减少了网络数据包在系统协议栈中封装和解封装的操作次数,可以有效提高远程隧道访问技术网关的数据传输效率。

    一种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37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953153.0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包括多个的交换芯片,每个交换芯片均设置有x个端口,且每个交换芯片的y个端口与与其它交换芯片的端口连接,交换芯片的(x-y)个端口均与节点连接,交换芯片的(x-y)个端口的数量与每个交换芯片上对应的节点数量一致,节点上的端口分为两种,第一种只与其对应的交换芯片进行端口连接,第二种与其对应的交换芯片的其它节点的端口连接,且其它节点的端口种类也为第二种端口,每个节点上第二种端口的数量等于同一个交换芯片上节点的数量减一。该通过交换芯片构建的交换系统降低了数据传输时间和消耗,并且当最短路径不可用时,也可通过空闲路径进行传输,确保了路径传输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