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2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911313610.6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09/86 , C07D209/88 , A01N43/38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2,3,4,9‑四氢‑1H‑咔唑‑6‑羰基)环己烷‑1,3‑二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其中R1:CH3、H;R2:CH3、CH2CH3、CH2=CHCH2;R3:H、Cl;R4:H、Cl;R5,R6:H、CH3。在土壤处理和每公顷187.5克施药量下,化合物(I)对稗草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5628.X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17/24 , A01N43/42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异喹啉‑1(2H)‑酮‑4‑基)二氟乙酰衍生物的制备与抗病毒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不同异喹啉‑1(2H)‑酮和不同2,2‑二氟‑2‑溴乙酸酯或酰胺溶解在环己烷中,然后加入配体、钯催化剂,在20~150℃下反应6~36小时,反应终止后分离提纯粗产物,得到2‑(异喹啉‑1(2H)‑酮‑4‑基)二氟乙酰衍生物。本方法的优点是: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收率高,底物适应范围广,制备产品易于纯化。所得到的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331947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86967.6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13/04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7-氟-2-甲基苯并噁嗪-3-酮结构的四唑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其中,R1=CH3,CH2CH=CH2,CH2C≡CH;R2=C2H5,CH2CH=CH2,CH2(CH2)2Cl,CH2COOC2H5和CHCH3COOC2H5。在每亩3克施药量情况下,无论是苗前还是苗后对苋菜呈现出除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04458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86924.8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323/58 , C07C319/2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2-芳氧丙氨基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其中,R1=3-Br,4-OCH3,2-OCH3,3-Cl,H,4-F,3-CF3,4-Cl,2-CH3,4-C6H5,4-CH3,2,6-二氯,2,4-二氯;R2=CH3,C2H5。在50ppm施药量情况下,对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花生褐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66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32595.5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07/38 , A01N43/36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取代环丙甲酰基吡咯烷-2,4-二酮及除草活性。化合物(I)具有很高的植物生长抑制活性及除草活性,而且对油菜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其中,R1,R2:CH3、Cl、Br、CF3;R3:-CH(CH3)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2CH2CH3、CH2=CHCH2-、cyclo-C3H5。
-
公开(公告)号:CN101659636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068235.3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323/58 , C07D213/61 , C07D307/12 , C07D277/32 , C07C255/30 , A01N37/44 , A01N43/40 , A01N43/08 , A01N43/78 , A01P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2-氰基-3-烷氧基-3’-芳甲胺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本发明的2-氰基-3-烷氧基-3’-芳甲胺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A)表现出很好的除草活性,用于苗后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其中,R 1 :C1-C6烷基、C1-C6烷氧C1-C6烷基、C1-C6烷氧C1-C6烷氧C1-C3烷基、取代苯氧乙基、2-四氢呋喃甲基;R 2 :F,Cl,H,CH 3 ,OCH 3 等;R 3 =H,CH 3 ;R 4 :C1-C4的烷基;X=CH,N。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91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70368.4
申请日:2009-09-0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7/20 , A01N43/58 , A01P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6-甲基-3-(3,4-二氯苯胺基)-4-(3-三氟甲基苯基)哒嗪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除草活性。该化合物具有超高除草活性,尤其在对作物的选择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有很高的除草活性,而且对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在30克/公顷剂量下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在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569756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710057564.9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237/20 , A01N43/58 , A01P13/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3-取代氨基哒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化合物(I)的通式如下。其中,R1、R2:H、烷基;R3:苯基、取代苯基等;R4:H、烷基等。本发明中涉及的3-取代氨基哒嗪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及白化活性方面较专利CN 200610129467.1中报道的化合物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在对作物的选择性上表现更为突出。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双子叶杂草有很高的除草活性,而且对禾本科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可在75~150克/公顷剂量下农田直接施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