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8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6388.2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L‑101(Fe)树脂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2)将六水合三氯化铁溶于盐酸中,再加入步骤(1)所得阴离子交换树脂,搅拌滤出干燥,得到负载铁的树脂;(3)将负载铁的树脂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洗涤至中性后干燥;(4)将步骤(3)所得物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的对苯二甲酸溶液中,搅拌后在80~120℃反应后,冷却滤出,洗涤干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制法所得复合吸附剂及其在吸附水中1~200mg/L草甘膦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得的复合吸附剂在负载羟基氧化铁的基础上增大了比表面积,提高了对草甘膦的去除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7380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384791.8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改性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疏水改性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1为Al或Fe或Ti,R2为‑NH(CH2)2CH3或或‑NHCH(CH3)2,n值范围为4.012‑19.47,x:y的取值范围为(3.1‑12.4):1。本发明絮凝剂既有无机基团,又有有机基团,改善了单一絮凝剂电荷密度不足的缺点,提高了电中和特性,使得复合絮凝剂的絮凝速度加快、絮凝的有效范围变宽、絮体沉降性能好;纳米化絮凝剂具有表面原子数多、颗粒比表面积大、比表面能高等优点,絮凝剂对污染物的絮凝性能进一步提升;此外,适度疏水改性后的絮凝剂对水体中的含疏水性官能团的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具有优异的絮凝性能,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06992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322391.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在膜滤过程中添加疏水改性调理剂缓解滤膜污染的工艺,原水被连续泵入膜槽,膜槽的水力停留时间1‑3 h,膜组件在膜槽中被完全浸没,每个膜组件在使用前用纯水充分浸泡以去除杂质;调理剂首先被配制成的母液,随后取一定量进行稀释,稀释后调理剂溶液泵入膜槽,膜槽内调理剂浓度通过调节母液进料流量来控制;反清洗和鼓泡装置同时运行,使用20℃‑50℃的纯水作为反清洗水;在整个膜滤过程中,渗透水流量保持恒定,定时记录一次跨膜压;利用低的浓度疏水改性调理剂控制膜滤膜污染,同时提高渗透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31826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105339.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对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然后先置于1,3,5‑均苯三甲酰氯的配体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取出再置于联苯胺的配体溶液中反应,重复上述反应过程若干次,最后将树脂取出冲洗,干燥,即得。所得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修饰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对于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效果显著。本发明将二维共价有机框架修饰到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互补,可改善材料本身存在的缺点且提高其吸附性能,在水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4369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764857.3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藻泥、污泥和淤泥高有机物的人造轻集料及其制备方法,轻集料添加一定量的园林废弃物作为发气组分来提高其孔隙率,主要原料组分,包括藻泥,淤泥分离出的高有机物,生化污泥,Fe2O3、MgO、CaO混合物以及园林绿化废弃物,通过半湿研磨造粒成型高温焙烧成轻集料。本发明利用废弃物制备轻集料取代天然石料作为建材的骨料,实现了以废治废和综合利用,节省了不可再生资源,对解决建筑材料生产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1591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604758.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纳米钼酸盐树脂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吸附剂包括载体吸附树脂以及钼酸盐纳米颗粒;所述载体树脂为含有氨基基团的树脂,所述钼酸盐纳米颗粒通过离子键与吸附树脂结合。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载纳米钼酸盐树脂复合吸附剂具有稳定性高、低浓度除磷效果好、不受干扰离子影响和易于从水体中分离等优点,并能有效地投入到环境应用中,使用后无二次污染风险的优点,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34611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03369.9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三维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三维电化学主体装置、直流电源及水槽;所述三维电化学主体装置底部设置进水口,顶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压力表和取样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各自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所述水槽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水槽之间的进水管上设置蠕动泵;所述三维电化学主体装置内设有阳极板、阴极板、两块隔板、粒子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阳极板和阴极板上下平行设置,阳极板置于阴极板下方,参比电极置于阳极板上方(1‑10mm);所述三维电化学主体装置采用直流电源供电,阳极板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阴极板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两块隔板设在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隔板上下平行,隔板上设有一组水流通过的孔,隔板之间放置粒子电极;所述水槽底部设有电磁搅拌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0781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37393.5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膦盐改性淀粉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季膦盐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H或平均聚合度n为600-1300。本发明的季膦盐改性淀粉絮凝剂具有季膦官能团,不仅可以很好的通过对细菌细胞壁的破坏,起到杀菌作用,而且还避免了带有季胺官能团的常用杀菌絮凝剂在氯胺化消毒阶段所产生消毒副产物的风险,而且通过接枝改性的方法,提高了官能团的数目和分子量,增强了絮凝性能。本发明的季膦盐改性淀粉絮凝剂在配制配方、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和絮凝性能等方面对絮凝剂进行了定量测定,以指导絮凝剂的精确结构控制,以达到更好的絮凝杀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40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17353.8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D53/90 , B01D53/72 , C08F220/06 , C08F22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醛捕捉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醛捕捉剂的原料配比按质量计如下:20‑80份丙烯酸,20‑80份聚合单体,20‑80份氨基酸,50‑100份羟胺,5‑30份乙醇,3‑30份尿素,3‑30份糖类,1‑10份引发剂,1‑40份分散剂,5‑70份添加剂,3‑30份酸度调节剂,10‑50份柠檬酸钠,3000‑5000份去离子水。本发明所得甲醛捕捉剂对于甲醛的去除效率高速率快,原料无毒无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32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16476.4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 , B01J20/0237 , B01J20/024 , B01J20/0248 , B01J20/226 , B01J20/28004 , B01J20/28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树脂‑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属于材料合成领域,较好地解决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现有的粒径小、稳定性差和难以从水体中分离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原位沉积法,以具有氨基或羧基功能基团的吸附树脂为载体,先将其浸入含有高浓度金属离子的溶液中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然后加入相应的有机配体溶液,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多孔树脂‑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小球吸附剂。本发明设计的材料具有在水中的可分离能力强、对水体污染物吸附量大、机械强度高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