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6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00876.3
申请日:2016-09-02
Applicant: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85 , H01L51/0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2-(5-苯基-1,3,4-噻二唑-2-)苯酚或2-(5-(3-吡啶)基-1,3,4-噻二唑-2-)苯酚为辅助配体,以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喹啉、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喹啉、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异喹啉、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异喹啉、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喹唑啉、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喹唑啉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酞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酞嗪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为主配体的铱配合物。这类铱配合物能够在红光波长范围内调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79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4322.5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22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59 , H01L51/0067 , H01L51/0072 , H01L51/501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59 , H01L51/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新型主配体、以四(4?吡啶基)膦酰亚胺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该系列铱配合物分子中的主配体是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嗪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三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三嗪。该发明的铱配合物通过修饰主配体的分子结构,能够在绿光波长范围内调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和效率,这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发明介绍的一系列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针对配体的化学修饰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81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14529.2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22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85 , H01L51/0067 , H01L51/5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新型主配体、以四(3,5?嘧啶基)膦酰亚胺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该系列铱配合物分子中的主配体是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嗪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三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三嗪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该发明涵盖的这类新型铱配合物不仅具有发光效率高、电子迁移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易升华提纯等优点以外,且器件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14451.4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22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59 , H01L51/0067 , H01L51/0072 , H01L51/5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新型主配体、以四(4?三氟甲基苯基)膦酰亚胺为辅助配体的铱配合物,该系列铱配合物分子中的主配体是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嘧啶、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吡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吡嗪和2?(4,6?二三氟甲基吡啶?3?)基三嗪、2?(4,6?二三氟甲基吡啶?4?)基三嗪衍生物。该发明涵盖的新型铱配合物通过修饰主配体的分子结构,能够在绿光波长范围内调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和效率,这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生产提供了便利。同时,本发明介绍的一系列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率较高,针对配体的化学修饰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5584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222874.2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笼型倍半硅氧烷(Double‑decker双官能团POSS)的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由双氨基封端的笼型倍半硅氧烷、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组成,其中双氨基封端聚倍半硅氧烷的质量含量为2%~10%,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的摩尔比为1:1~1.05。本发明提供的聚倍半硅氧烷(POSS)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兼具聚酰亚胺材料原有的优异力学性能。所述POSS的化学结构式由以下结构式所示:本发明通过POSS二胺单体制备出低介电常数,高拉伸强度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适用于5G电子封装材料。(56)对比文件Ning Liu,et.al..“organic-inorganicpolyimides with double deckersilsesquioxane in the main chains”,《Polymer Chemistry》,2016.7..2016,1158-1167.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1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78605.7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F17/02 , C07F15/06 , C23C16/455 , C23C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钴配合物,其结构式选自以下式(1)、(2)、(3)、(4)中任意一种;#imgabs0#所述含钴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导电性、延展性、成膜性均符合技术要求,能够作为前躯体在ALD或CVD工艺中的应用,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1408926.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类新型红光铱配合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主配体含喹啉/喹唑啉或其衍生物,辅助配体含氮杂芳烃。本发明中铱配合物制备条件温和,无需高温,可大大降低能耗,减少成本和其他副反应的产生,容易提纯分离,收率高。利用本发明所述的铱配合物所制备的器件性能优良,其在OLED照明与显示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341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60197.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马鞍山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类主配体含有咔唑基的新型铱配合物,结构中将吡啶及其衍生物引入咔唑1位,实现空间位阻,限制了苯环在咔唑9位的自由弛缓,从而可抑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过程。本发明中所述铱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以及短激发态寿命。利用本发明所述铱配合物制备的器件性能表现优良,具有高外量子效率、低启动电压及低效率滚降,其在OLED照明与显示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02497.5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单个纳米颗粒的等离激元相位成像系统和耦合效应测量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单色激光发射模块、颗粒激发模块与颗粒散射强度检测模块,用于采集单纳米颗粒的散射光图像,包括反射镜片和图像采集器;本发明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相位成像的方法引入到单纳米颗粒的耦合效应测量中,实现了在不同厚度的烷基硫醇单分子层介导下,直接检测金膜玻片表面的单个纳米颗粒散射强度值及相位变化与单分子层厚度的关系,进一步用于单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ssDNA:miRNA分子剪切过程中由于颗粒与金膜玻片之间距离变化引起的动态相位检测和耦合效应的转换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95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44368.5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85 , H01L51/001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94 , H01L51/5016 , H01L51/5056 , H01L51/5088 , H01L51/5096 , H01L51/56 , H01L2251/556 , H01L51/50 , H01L51/0056 , H01L51/0058 , H01L51/0086 , H01L51/0087 , H01L51/0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杂环磷酸金属配合物的磷光器件,本发明所提供的磷光器件含有杂环磷酸辅助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且磷光器件的空穴传输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不低于85℃。由于采用了高玻璃化温度的空穴传输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器件能够克服当环境温度在30-40℃以上、工作器件的温度接近于空穴传输材料的玻璃化温度,所造成的器件不稳定性和对器件使用寿命的不利影响。与基于FIrpic和TAPC的器件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磷光器件不但具有较高的器件效率,还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