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97664.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常规直流在线潮流反转无功优化方法,应用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在线潮流反转过程中的无功‑电压变化、换流母线无功平衡的无功曲线变化以及常规直流吸收的总无功变化下的状态转换图,确定反转前后的无功‑电压变化强弱,并对状态电压进行限定;根据进入功率循环模式的总有功功率在不同情况下的无功‑电压变化的前三个阶段的电压偏移绝对值大小关系,确定状态电压在普遍情况下的限定,并通过最小调频容量和最大电压偏移限定总有功功率,根据总有功功率确定进入单极运行模式的总有功功率。本发明有效实现了在线潮流过程的无功‑电压稳定,并解决了无功平衡状态转移引起的系统电压越界现象严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3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15847.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B01J21/18 , B01J37/08 , C25B1/04 , C25B11/061 , C25B11/0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碳源为原料的C‑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和TiO2粉末分散于极性溶剂中,得到悬浊液A;在搅拌条件下将悬浊液A进行加热处理,将极性溶剂挥发后,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煅烧,得到C‑TiO2复合材料;碳源包括第一碳源和/或第二碳源,第一碳源是单质碳,第二碳源是可裂解生成碳的有机物。本发明以回收或廉价碳源为原料制备C‑TiO2复合材料,可有效减轻新能源退役动力锂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为廉价碳源的高价值利用提供可行方案,将C‑TiO2复合材料应用在电催化水分解领域,制备得到高效、稳定的析氧催化电极,可实现面向工业化需求的安培级电流密度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232156.4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低温等离子体粉末处理和球磨生产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粉末循环输送管道系统、球磨机、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管道、真空出料系统和可控制气氛系统四个组成部分;本发明利用粉末循环输送系统,将待处理粉末在可控的气压和流转速度下在管道中循环输送,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在粉末管道输送过程中引入球磨机,对物料粉末进行球磨细化或者合金化;另一方面在部分粉末输送管道中引入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对管道中的流转的球磨粉末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它是基于普通粉末循环输送技术基础上,实现管道中的近常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机械球磨共同处理粉末。本发明也可用于对常规金属、高分子或者氧化物粉末进行的表面循环改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053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27049.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等离子体提高3D打印不锈钢氢脆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3D打印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不锈钢粉末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改性处理;(2)将步骤(1)所得改性粉末进行3D打印,或将步骤(1)改性后的不锈钢粉末进行干燥、筛分,再进行3D打印,得到3D打印金属构件。该方法所制备的3D打印不锈钢材料,在室温下极限抗拉强度达到712MPa,硬度达到285HV,断后延伸率达到53%,抗氢脆程度为轻微氢脆,继而在临氢环境下,相比传统材料开裂更少、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423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815186.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G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基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磷基复合电极材料包括:磷酸锡和磷,所述磷酸锡的质量与所述磷基复合电极材料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5~8:10,所述磷的质量与所述磷基复合电极材料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2:10~12。本发明磷基复合电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高倍率、高稳定性等优点,可满足器件对锂离子电池快充的要求,且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501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110681581.X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1B32/921 , B01J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制备Ti3C2TxMxene材料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将LiF粉末溶于盐酸溶液中,搅拌下缓慢加入Ti3AlC2粉末前驱体中,得到混合溶液A;将所得混合溶液A转移到气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在氩气等离子体气氛下放电反应5~45分钟,得到混合溶液B;放电反应中,控制放电电流为500~1500mA、输入电压为20~80V、输出高压为10~30KV、放电频率为5~40KHz、放电功率为30~90W,离心分离混合溶液B,收集固体,多次离心后收集上层黑色沉淀,干燥。本发明制备方法相较现有Ti3C2Tx材料制备方式,处理效率高出一个数量级且可控性强,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66657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271704.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层间距的MoS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扩展层间距的MoS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适量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将适量钼酸铵和硫脲溶于分散液中持续搅拌,随后加入适量的酰胺继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后转移到鼓风干燥箱中加热反应,将反应产物使用去离子水和酒精真空抽滤洗涤并干燥后即获得扩层MoS2/rGO材料。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本发明的扩层MoS2/rGO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表现出较高储锂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具有很好的商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29362.6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结构重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包含尖晶石相Li4Mn5O14表面修饰层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修饰层的厚度为10~30nm。本发明利用尖晶石相Li4Mn5O14具有三维快速锂离子传输通道和大量氧空位的结构特性,加快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速度,改善了首次充放电过程中氧气的不可逆释放过程,从而使得其首次库伦效率和倍率性能有很大的提升。表面修饰层还改善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其循环稳定性。同时,该改性方法用料安全,条件温和、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更适合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实施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8382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522368.X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聚合物电解质,锂盐,填料以及有机溶剂;所述填料为锂合金,锂合金的通式为LixM,其中M为金属或非金属元素,x≥1,锂合金为LixM中一种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比纯聚合物电解质高出约1个数量级;固态电解质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取代现有锂电池中的隔膜与电解液。本发明的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应用于离子导体或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18078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081728.7
申请日:2020-02-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固态电解材料由硼氢化锂、碘化锂、硫化锰复合而成;所述硫化锰的质量与所述硼氢化锂和所述碘化锂质量之和的百分比为5%~15%。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离子电导率,其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比硼氢化锂高出约4个数量级,并具有一定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