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注射器针头分离锐器盒

    公开(公告)号:CN212575408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0169035.9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注射器针头分离锐器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拔针机构,所述盒盖上设有针筒插孔,所述针筒插孔内设有针筒夹持器,所述针筒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一弹簧,所述针筒插孔的侧壁上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可以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移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盒盖连接,所述拔针机构包括顶板和针头夹持器,所述顶板上设有针头插孔,所述针头夹持器设置在所述针头插孔内,所述针头夹持器包括第二夹板和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用注射器针头与针筒的分离,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规格的注射器,且操作简单,效率高。

    便携式脚趾清洁器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94752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0711563.2

    申请日:2020-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脚趾清洁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把,压把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握块,调节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的前表面开设有穿孔,穿孔的中部活动安装有螺纹转轴,通过活动板和固定板能插入脚趾间的缝隙,通过摇把的转动,能调整每组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与脚趾的贴合效果,在调节板反复向下按压的同时,将两脚趾间的污垢清除,清理效率更高,促进患者舒适安全,给医务人员带来便利,同时应用范围广泛,平常人或昏迷患者均可使用。

    一种可自行复位的医用防护面罩

    公开(公告)号:CN212233193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358043.8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行复位的医用防护面罩,包括佩戴在头部呈弧形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前侧的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的两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面罩本体的两端与活动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两端设置有贯穿活动支座的螺栓,所述活动支座的外侧设置有适配所述螺栓、用于固定其自身的紧固螺母,所述活动支座的前侧设置有供所述面罩本体下压后自行复位的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活动支座的前侧设置复位装置,能够在外力触碰面罩本体造成移位的情况下自行复位,解决了原先防护面罩下压移位后影响医务人员的视野以及其个人形象和容易造成压疮的问题。

    一种医用床上排便装置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42150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689196.8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用床上排便装置,包括病床主体,病床主体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夹架安装有升降组件,左侧升降组件顶端铰接有左床栏,且右侧升降组件顶端铰接有右床栏,且左床栏另一侧通过可拆卸的螺栓组与右床栏另一侧连接,左床栏上设置有臀部贴合槽,臀部贴合槽底部设置有污物排放口,臀部贴合槽一侧铰接有亲肤垫圈,可以利用左床栏和右床栏将病患平托至高处,便于在床上放置便池,可以有效地保持患者颈椎、脊椎、腰椎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再通过亲肤垫圈可以固定住一次洗纸垫和一次性垃圾袋,使病人的排泄过程更加卫生,便于排出污物的快速清理。

    一种骨科用颈椎脊椎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01424U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20603503.1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颈椎脊椎的固定装置,其包括U形颈椎固定装置;脊椎固定装置,其与所述颈椎固定装置可拆卸相连,所述脊椎固定装置沿脊椎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脊椎固定装置包括:脊椎固定板,所述脊椎固定板为与脊椎弯曲的弧度相适配的弧形;脊椎侧板组件,其与所述脊椎固定板侧边可拆卸相连,所述脊椎侧板组件包括至少一脊椎侧板,且所述脊椎侧板组件用于从脊椎侧方支撑脊椎。本实用新型的颈椎脊椎的固定装置能很好的固定患者的颈部和背部,以满足患儿被母亲抱在怀里时能保持颈椎脊椎的固定,防止麻醉术后的出现患儿头痛、呕吐等症状。

    一种枕头用碎发清理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1505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341311.8

    申请日:2020-10-20

    Inventor: 郝彬 刘义 黄海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用碎发清理收集装置,包括蓄电池,蓄电池外部设置有防护壳体,安装底座固定在蓄电池底部外壁,四个支撑壳体固定在安装底座底部外壁四角,支撑壳体底部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底部外壁安装有滚轮,位于一端的两个支撑腿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同一个加强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枕头用碎发清理收集装置能够与枕头顶部相接触使用,且使用时通过滚轮带动清理装置自动从枕头顶部移动,不需要使用者手持装置进行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胸部固定器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76154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0168831.0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殊胸部固定器,包括后固定带片和固定带板本体,所述固定带板本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带板本体的后侧粘合有透气泡沫敷料,所述固定带板本体的两侧均缝合有连接布带,所述连接布带的后侧缝合有魔术粘贴,所述后固定带片的两侧均缝合有连接侧带,所述连接侧带的外侧缝合有魔术勾贴;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后固定带片前侧的多个固定带板本体以及两侧的魔术粘贴和魔术勾贴,从而可以对患者的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了安装和拆卸不便,同时不同位置的松紧程度难以进行相应调的情况;通过设计了安装在固定带板本体后侧的透气泡沫敷料,有效的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容易感到不适的问题。

    一种感应式翻身器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9050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166184.X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应式翻身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加工开口,所述开口内部安装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环形侧面套装翻身托板,所述翻身托板下侧面远离第三连接轴的一侧中部位置固定支座,所述支座内部安装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环形侧面套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套装在第二连接轴环形侧面,所述第二连接轴安装在移动座内部,所述移动座安装在导向槽内部,所述导向槽加工在底座上侧面,所述底座外侧面靠近第三连接轴的一侧与电动推杆相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导向槽内部靠近第三连接轴的一侧,实现了病患翻身的辅助功能,节省人力,操作简单。

    一种无创呼吸面罩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27141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0512159.2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面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创呼吸面罩,包括与常人面部相配合的罩体和充放气装置,罩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面部贴合板,通过在罩体的后端固定连接面部贴合板,从而增大使用者皮肤的受力面积,通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以及硅胶垫设计,从而增加面罩的弹性、密封性和舒适性,且通过充放气装置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交替进行充气或放气,从而调节压迫区域,单一位置皮肤长期压迫,从而有效的避免压疮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包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85744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2211877.1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一种一次性桡动脉穿刺包,涉及护理包领域,其包括辅助器具、托盘、包布以及外包装袋。所述辅助器具包括医用手套、动脉穿刺针、注射器、消毒棉球、无菌纱布、敷贴和腕垫。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分别放置所述医用手套、所述动脉穿刺针、所述注射器、所述消毒棉球、所述无菌纱布、所述敷贴和所述腕垫的凹槽,所述医用手套、所述动脉穿刺针、所述注射器、所述消毒棉球、所述无菌纱布、所述敷贴和所述腕垫分别放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托盘通过所述包布进行包裹。所述包布装入所述外包装袋内进行密封。该一次性桡动脉穿刺包便于取用管理,能够减少准备工作步骤,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