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微米结构光栅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8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97831.8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结构光栅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学中的微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在硅片上旋涂电子束抗蚀剂后进行电子束曝光,获取电子束抗蚀剂层;以电子束抗蚀剂层作掩膜进行干法刻蚀制备纳米压印模板;将纳米压印模板上的亚微米结构转移至热固化透明软膜上;并在制备光栅的衬底上旋涂紫外固化压印胶;通过纳米压印方法将热固化透明软膜上的亚微米结构转移至紫外固化压印胶上;利用干法刻蚀方法,将紫外固化压印胶上的亚微米图形转移至制备光栅的衬底上。本发明通过电子束曝光、干法刻蚀制备的纳米压印模板图形精度高,表面光滑。通过软膜转印、纳米压印、干法刻蚀制备的亚微米结构光栅均匀性好、成品率高、尺寸精确、成本低。

    一种涂覆聚醚醚酮涂层的柔性纤维电极、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7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30666.0

    申请日:2019-06-19

    Inventor: 陶光明 李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纤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涂覆聚醚醚酮涂层的柔性纤维电极、其制备和应用。首先获得含有通孔的聚醚醚酮预制棒;然后使柔性丝状导电材料穿过所述预制棒的通孔中,采用热软化拉制的方法,对所述预制棒与所述柔性丝状导电材料实施共拉,得到以柔性丝状导电材料为芯层、以聚醚醚酮为涂层的柔性纤维电极。本发明提出的涂覆聚醚醚酮涂层的柔性纤维电极是主要通过热拉伸工艺制备,制备的柔性纤维电极具有PEEK材料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亦具有金属材料良好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本发明所得到柔性纤维电极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在生物探针的研究将有巨大的前景。

    一种热致变色纤维、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057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40622.9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纤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致变色纤维、其制备和应用。该热致变色纤维为具有芯包结构的纤维,所述芯包结构的芯层为热致变色层,包层为保护层,所述包层位于所述芯层的外部;所述热致变色层通过采用热软化拉丝法制备得到,具体为:先获得该热致变色层的预制棒,然后对该预制棒进行热软化拉丝获得所述热致变色层纤维;所述热软化拉丝为光纤制备工艺中采用的热软化拉丝方法。拉丝工艺相对于现有的热致变色纤维制备方法,热致变色材料及聚合物基材选择范围广,结构设计多样化:可以设计不同截面结构纤维,且可以准确控制不同热致变色材料在纤维中的分布,生产效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93090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10818064.2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化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低温烘焙、高温催化气化和微波重整三个阶段并分别在气化装置中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连续进行,从而获得高品质的合成气。装置包括双轴螺旋热解反应器,其前段为烘焙段,中段为气化段,末段为微波辅助重整段,原料经给料装置送入双轴螺旋热解反应器,利用烟气换热、催化剂载热及微波辅助加热的内外热结合的方式提供三个反应段的适宜温度实现分级热解气化,产生的气体经气固分离器后得到合成气产品,同时将反应器排出的失活催化剂和焦炭等送入燃烧炉,用于产生高温烟气及催化剂再生。本发明简化了合成气制备的工艺系统,减少了热解气化过程中半焦及焦油的含量,提高了系统的气化效率及合成气品质。

    一种生物质双轴螺旋热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3122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810679.0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双轴螺旋热解装置,包括截面呈U型的中空筒体状机壳,其开口通过机盖封盖密封,从而形成密闭的反应区,且在轴向上该机壳中形成的反应区依次被分为独立的多个热解子区域,机壳筒壁为中空的夹层结构以作为烟气通道,且机壳中心设置有轴向贯穿反应区的双轴螺旋绞龙,两螺旋绞龙的转动方向相反,从生物质进口进入的生物质经过双轴螺旋绞龙混合及输送,依次经烘焙子区域进行烘焙处理,以及通过所述气化子区域以及重整子区域分别进行催化气化和重整后,即可生成高品质合成气产品通过所述热解气出口排出。本发明的装置强化了物料混合及传热传质效果,采用内外热结合和催化作用实现生物质高效气化,解决了螺旋热解装置在高温下运行时的轴向及径向胀缩问题。

    一种人工模拟散射体目标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3509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031780.1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模拟散射体目标,包括授时监控单元、射频前端单元和数字处理板;授时监控单元用于监控GPS接收机模块是否处于被卫星锁定状态;射频前端单元用于对通过天线接收的非合作辐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数字处理板进行存储、延迟和转发处理;并对数字处理板提供的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天线发射出去;数字处理板用于将射频前端单元提供的模拟信号进行量化、存储和延迟转发后发射;数字处理板包括A/D转换模块、FPGA处理模块、存储器缓存模块和D/A转换模块。本发明可以对接收的电磁信号进行可控的时延、对接收的非合作辐射信号进行增益可控的放大、转发。

    一种微型化功能纤维拉丝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0974424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0862100.3

    申请日:2019-06-10

    Inventor: 陶光明 李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化功能纤维拉丝设备,包括金属框架、送棒装置、加热炉、辅助牵引装置、测径装置、导线轮和收线装置;金属框架的顶端设有送棒装置,送棒装置的正下端设有加热炉,加热炉的正下端设有辅助牵引装置,辅助牵引装置的正下端设有测径装置,测径装置的正下端设有导线轮,导线轮与收线装置连接;送棒装置用于输送不同形状的预制棒;加热炉设置多个加热区间,分区控温,实现加热区间的任意组合用于加热不同材料的功能纤维的预制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功能纤维拉丝设备通过优化加热炉的设计,同时针对需要嵌入细丝或者涂覆的不同的功能纤维分别设计了送线线圈装置和涂覆装置,满足了功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的多种需求,拉丝设备的灵活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