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826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0717027.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抑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覆粘层、热熔网胶、多孔吸附材料、热熔网胶、覆粘层的顺序铺设叠层结构后,通过热压直接获得覆粘层/网胶/多孔吸附层/网胶/覆粘层的复合结构;再将复合结构分切成多个一定尺寸的条块,并去掉覆粘层,得到网胶/多孔吸附层/网胶的复合结构;最后将医用胶带粘结在网胶/多孔吸附层/网胶复合结构的一面,将尺寸与医用胶带相匹配的覆粘层覆粘在复合结构的另一面,整体包装后进行辐照灭菌,制备出医用抑菌敷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医用抑菌敷料抑菌率高、有远红外功能、有效吸附能力保留率高、透气性好、透湿性好、柔韧性好、优异除异味功能、吸渗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333047.1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配制增韧剂溶液和酚醛树脂溶液,再用增韧剂溶液预浸渍处理纤维毡,干燥固化得到增韧剂改性纤维毡,最后用酚醛树脂溶液浸渍增韧剂改性纤维毡,干燥后得到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该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刚性强和柔韧性差的不足,降低材料密度,其制备方法对设备的复杂程度要求低,易于操作,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63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86569.0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热熔网胶与基布织物进行热压黏合或贴合,完成基布织物上的均匀上胶,制备出覆胶基布;(2)将功能性纤维织物置于覆胶基布上,通过热压处理将功能性纤维织物牢固地黏合或贴合在覆胶基布上,形成功能性纤维织物/基布单层面料;(3)将另外一层覆胶基布与功能性纤维织物/基布单层面料进行热压黏合,获得基布/功能性纤维织物/基布结构的功能性复合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炭纤维与基布织物的黏合力高、剥离强度高、撕破强度高,炭纤维的有效功能能力保留率高,透气性好、透湿性好、柔韧性好、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33047.1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配制增韧剂溶液和酚醛树脂溶液,再用增韧剂溶液预浸渍处理纤维毡,干燥固化得到增韧剂改性纤维毡,最后用酚醛树脂溶液浸渍增韧剂改性纤维毡,干燥后得到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该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纤维增强酚醛复合材料刚性强和柔韧性差的不足,降低材料密度,其制备方法对设备的复杂程度要求低,易于操作,工艺稳定,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2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9061.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32/205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低温条件下催化煤基材料制备高石墨化结构的负极材料,并将其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煤炭进行粉碎筛选,将催化剂与煤炭充分混合均匀,经过石墨化处理得到具有高度石墨化结构的人造石墨材料;催化剂为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降低石墨化过程中热处理温度,并提高人造石墨的石墨化程度,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将其应用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具有首次库伦效率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80398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18752.X
申请日:2010-03-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8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CO2用多孔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有机前驱体100、催化剂1-2、无机模板剂0-300、聚乙烯亚胺15-200,将有机前驱体、催化剂与无机模板剂混合老化后,经干燥、炭化处理、无机模板剂去除及担载聚乙烯亚胺后,得到吸附二氧化碳用多孔炭复合材料,将该材料置于固定床吸附塔中,用来吸附二氧化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选择性高、高温吸附效果好、良好的吸-脱附窄温操作,并且水对其吸附的影响很小,甚至还能促进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97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0119.2
申请日:2009-12-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CO2具有大吸附容量的球形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将酚醛树脂乙醇溶液、固化剂及分散剂置于装有溶剂的高压釜中,搅拌得到酚醛树脂球,再将酚醛树脂球置于微波装置,进行微波固化,最后置于炭化炉中,经高温炭化及活化处理,最终得到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到的球形活性炭粒径分布较窄、粒径范围基本可控、堆积密度较高,生产能耗减少55%,对CO2的吸附容量提高了43.6%。
-
公开(公告)号:CN101434388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4122.7
申请日:2008-12-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技术制备泡沫炭的方法。属于泡沫炭的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高软化点沥青与发泡剂在超临界条件下通过快速卸压进行发泡,然后将发泡沥青置于氧化炉中进行氧化稳定化处理,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石墨化热处理,即制得泡沫炭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所制泡沫炭的孔径较其它方法大为减小,一般在10~200μm范围内,且孔径分布窄;孔壁光滑、微裂纹少;该孔结构的泡沫炭除能用作导热、隔热、电磁屏蔽、电极材料外,还可用于生物污水处理、催化、节能建筑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42823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4486.5
申请日:2008-12-1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担载尿素的炭基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所述催化剂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活性炭质载体:75~99.9%,尿素:0.1~25%。制备方法为: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将活性炭质载体浸渍于尿素水溶液中,静置、干燥,可制得催化剂。将制得的催化剂装于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控制在30~90℃,通入常压烟气,空速为2000~12000h-1。在活性炭质载体的催化作用下,烟气中的NOx与担载的尿素反应生成N2、CO2和H2O。本发明具有无氨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活性炭质载体可回收担载尿素后重复使用、无需添加水、催化剂耐烟气冲刷性强、不存在催化剂中毒、脱硝效率高、脱硝浓度范围宽等特点,因而其应用空间和市场潜力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265571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6509.6
申请日:2008-04-23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其特征在于,以硅粉颗粒为活性材料均匀分散在热解炭载体中,活性材料通过热气相沉积反应得到硅活性材料含量为10%-60%(wt)的Si/C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比容量远远大于目前普遍应用的炭材料且循环性能稳定,Si/C复合物可逆容量达到1200mAh/g以上,20次循环以后容量仍保持在90%以上。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望在电动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