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3136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624309.0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青岛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大尺寸铝合金车轮力学性能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在升液阶段使保温炉内的铝液升至车轮模具的浇口附近;开启车轮模具的上模靠近内轮缘处的风冷;在充型阶段使浇口附近的铝液平稳充满整个模具型腔;开启车轮模具的边模上靠近外轮缘处的水冷;在增压阶段采取快速增压方式;保压;当凝固前沿推进至车轮模具的轮辐区域时,分别开启上模上靠近轮辐处的水冷和风冷;开启分流锥处的冷却水;当轮辐部位完成凝固后开启车路模具的下模上靠近轮芯处的水冷;冷却,打开模具,顶出铸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消除低压铸造车轮中常见的“R”角缺陷,显著地提高轮芯和轮辐两个关键部位的力学性能,特别适用于生产大尺寸铝合金车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2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97349.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轴承钢耐腐蚀性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激光重熔:对轴承钢基体表面进行激光重熔;b、Cr离子注入:对激光重熔后的基体表面进行Cr离子注入;c、Cr层制备:再在基体表面制备Cr层。该种方法先进行激光重熔和Cr离子注入再制备Cr层,提高了Cr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轴承钢的耐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5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60816.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原位观察半固态金属/合金流变行为的装置以及方法,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内具有炉膛,还包括:旋转部件,旋转部件能转动地贯穿炉膛的一个侧壁设置,旋转部件上设有朝固定部件方向凸起的凸台,旋转部件设有自其外侧端向凸台底部延伸的第一通光孔;固定部件,固定部件贯穿设于与旋转部件相对的侧壁上,固定部件上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槽,凹槽能与凸台相互嵌合而在凹槽与凸台之间构成用于放置金属/合金试样的试验腔,凸台能带动试样旋转,固定部件设有自其外侧段向凹槽底部延伸的第二通光孔。该种装置能够用来原位观察半固态金属/合金流变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7699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94530.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1F17/218 , H01J37/32 , C01F17/34 , C01F17/10 , C01F7/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氧化钇片状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0.2‑0.4M的Y(NO3)3·6H2O溶液作为Y3+源,再向溶液中添加入MgCl2和Al(NO3)3·9H2O作为掺杂剂。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整至8‑10后,在170‑200°C下进行9‑15小时的水热反应,通过水热反应实现掺杂剂在氧化钇晶格中的均匀分布。最后,在600‑700℃条件下将粉末煅烧3‑5小时,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性能。所合成的掺杂氧化钇粉末具有颗粒大小在5‑25微米之间的片状形貌,最终产物成分包括Y2O3、MgAl2O4和Y‑Al‑O化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相比传统的物理掺杂方法,不仅实现了更均匀的掺杂效果,还在能耗、成本和粒度控制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该方法所得的掺杂氧化钇在性能上优于或等同于高纯度氧化钇,为氧化钇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372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19053.0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闭式叶轮的焊接装配定位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半开式叶轮和轮盖的钎焊工艺,所述半开式叶轮包括第一中心孔,所述轮盖包括环形端部,该焊接装配定位夹具包括:定位芯轴、多爪定位支架、控制手柄和动态预紧机构;其中,定位芯轴包括与第一中心孔同轴的定位轴段和在轴向限定半开式叶轮安装位置的限位结构;多爪定位支架包括与定位轴段同轴的第二中心孔以及与环形端部接触配合的接触配合面;动态预紧机构设置于多爪定位支架与控制手柄之间并施力于多爪定位支架,使接触配合面始终抵接于轮盖环形端部的内侧环面或外侧环面。该夹具能够精确定位,保证半开式叶轮与轮盖之间的装配同轴度,确保焊后产品的质量对称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47085.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铸造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其中,该铝锂合金包括化学成分如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Cu:3‑5wt.%;Li:2‑3wt.%;Mg:0.6‑0.8wt.%;Zn:0.8‑1.2wt.%;Ni:0‑2wt.%;Ti:~0.16wt.%;Zr、Sc和Er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3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370210.1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三代轴承钢的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方法包括A固溶处理;B等温淬火:当钢块厚度h≤20mm,采用恒压恒流速气淬:压力为0.2‑1.5MPa,流速为0.1‑0.8m/s,冷却时间≤15min,冷却速度为60‑100℃/min,直到降温到等温温度140‑280℃后保温1‑2h;随后空冷至室温;当钢块厚度20mm
-
公开(公告)号:CN110899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48126.2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铸造铝合金车轮轮芯快速凝固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模具底模的轮芯位置设置能循环通入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所述冷却介质为含有8%~12%质量分数氯化钠的盐水,且通入的压力为0.3MPa-0.5MPa;在所述冷却介质内还含有缓蚀剂;(2)根据车轮铸件的顺序凝固路径,设计相应的流量,以及开启/关闭冷却介质通入的时间。该种冷却方法对轮芯位置的冷却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467713.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IPC: G01N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来分析合金凝固过程的固液相分离装置与方法,包括支撑座、分离容器、坩埚、上盖、压杆、压板和过滤网;支撑座支撑分离容器保持稳定;坩埚固定在分离容器内,坩埚用来盛放合金样品;压杆、压板和过滤网构成施压执行件;上盖置于分离容器上端且盖住分离容器防止合金样品污染加热炉;压杆的一端穿过上盖、压板和过滤网,压杆的另一端与施加设备连接;在施压执行件的带动下对达到指定温度的高温合金溶液进行固液相分离,此时过滤网与坩埚中的合金样品接触;经固液相分离后的固相和凝固的液相在冷却后取出。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可更换的过滤网,达到高效可靠地实现合金熔化-凝固过程中固液相的分离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926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4609.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合增强型的无机双组分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无机双组分粘结剂包括液剂和粉剂,其中液剂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硅酸钠粉末30~50份、(S)‑2‑羟基丙酸锂0.1~2份、聚偏磷酸钾0.1~2份、四硼酸钠0.25~2份、去离子水19~66份、多元醇0.1~5份、硅烷偶联剂0.5~5份。粉剂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微硅粉100份、环氧树脂粉末1~2份和纳米纤维素晶须粉末2~4份。本申请通过探究液剂、粉剂的物料配方,获得一种混合增强型无机双组分粘结剂,可以大幅提高造型砂的强度、流动性、溃散性和抗吸湿性,显著提高无机造型砂的综合性能,在造型砂绿色环保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