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9331.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温度和层理倾向的深部岩体中心钻孔应力测量方法,涉及深部岩石地应力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中心钻孔应力解除,计算岩体表面两个主应力大小和方向;通过室内循环加卸载试验,分解岩石体积应变,修正岩石的体积应变;通过室内不同层理倾向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对岩石弹性模量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数据重新计算并迭代,得到岩体表面两个主应力更为精确的大小及方向。本发明避免了仅考虑岩体为均质,并不考虑温度影响的问题,该测量方法并不受相邻测点的影响,测量难度较小,能够获得更为精确岩体表面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14226.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对变截面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施工地表沉降的预测精度。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隧道的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过渡连接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的渐变段;根据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的开挖面在隧道建设时的初始参数以及建成后的收敛参数,确定渐变段的开挖面初始参数和收敛参数;基于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的开挖面初始参数和收敛参数,分别确定隧道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对目标位置引起的沉降量;根据隧道第一截面段、第二截面段、以及渐变段对目标位置引起的沉降量,确定目标位置的沉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86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41415.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体性质的岩层最大水平主应力预测方法,属于地应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在目标岩体区域进行钻孔得到岩心试样,并获取岩石质量指标1值#imgabs0#;并进行相关测试得到点荷载强度指标#imgabs1#、平均单轴抗压强度#imgabs2#、平均弹性模量#imgabs3#和平均泊松比#imgabs4#,并根据上述五个指标参数计算得到特征参数#imgabs5#;采用信息分配原理和模糊近似推理方法,通过样本学习建立最大水平主应力#imgabs6#与特征参数#imgabs7#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得到最大水平主应力的预测值。采用上述一种基于岩体性质的岩层最大水平主应力预测方法,根据岩体性质预测岩层最大水平主应力,并解决现有地应力测量方法无法准确测试软弱岩层地应力状态的状况及测试结果误差大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6437.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E21B19/081 , E21B12/00 , E21B12/06 , E21B15/00 , E2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取样钻孔设备,包括放置仓,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放置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柱,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岩石取样的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包括可进出开口的钻杆。本发明中:在进行取芯过程中,在钻孔内通入水流,不得中断,水压应保证充分排除料屑,工作人员取出岩石样本之后,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螺纹杆的转动使得移动块沿着竖直固定杆往上运动,张力弹簧慢慢的由压缩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同时伸缩杆A也慢慢的被拉伸,使得钻杆从开口处移入容纳腔内部,避免了钻头在不经使用的情况下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延长了钻头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取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66795.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化学岩石剪切渗流耦合三轴试验装置,涉及岩石剪切试验领域,包括底垫板,所述底垫板的顶部安装有下盒体,所述下盒体的一侧安装有排液口,所述下盒体的顶部通过扣锁滑位组件连接有上盒体,所述上盒体的一侧安装有进液口,所述上盒体的一端分布有密封减阻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密封减阻件,当上盒体扣在下盒体的顶部时托板对压位架进行阻碍,如此便可使缓冲仓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管、排液孔滴落至密封垫的顶部,当上盒体相对下盒体发生滑动时可通过密封垫顶部的润滑油来对矩形密封环、密封垫进行润滑处理,如此便可减小矩形密封环与密封垫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检测数据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24304.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岩石脆性评价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评价岩石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弹性模量、峰值应变、近线弹性阶段积累的弹性能、近线弹性阶段外力对岩石做的功、峰前外力对岩石做的功、峰前积累的弹性能、峰后残余弹性能以及峰后外力对岩石做的功;将数据输入到构建好的岩石脆性指标模型;根据数据以及岩石脆性指标模型,得到岩石的脆性评价结果。本发明考虑温度影响的分阶段能量演化和力学特性,损伤应力前为近线弹性阶段,损伤应力至峰值应力阶段为损伤阶段,峰值应力至残余应力阶段为峰后不稳定破裂阶段,建立岩石脆性评价指标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7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031286.8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即时型岩爆主动防控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隧洞掌子面的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在掌子面前方与隧洞开挖轴线平行方向中心区域钻进深部炮孔与掏槽孔,起爆中心区域深部炮孔;再用速凝水泥对非中心孔的深部炮孔与掏槽孔孔口段进行封孔处理,高压注水后在掌子面沿隧洞轮廓线内布置常规炮孔,起爆常规炮孔;随着掌子面不断向前推进,以上钻孔爆破方案循环进行,后续循环过程中,常规炮孔的装药量可根据实际爆破效果酌减。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高地应力条件下的水电、矿山、交通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5433.0
申请日:2025-02-14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 , G01V11/00 , E21F17/18 ,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采场全域多源信息融合的动力灾害预警系统及方法,涉及安全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获取采场应力数据,并分析生成岩体破裂前兆系数;获取采场微震数据和采场电磁数据,并分析生成微震破裂系数和电磁破裂系数,根据微震破裂系数和电磁破裂系数生成岩体破裂系数;获取采场声发射数据,并分析生成岩体扩张系数;获取采场电荷数据,并分析生成岩体动力系数,根据岩体破裂前兆系数、岩体破裂系数、岩体扩张系数和岩体动力系数生成动力灾害评估系数,根据动力灾害评估系数完成对动力灾害的预警。本发明能使得动力灾害风险评估更加超前、直观和精确,为采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动力灾害防控主观判断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27831.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三维地应力场可视化构建方法,本发明涉及地应力场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在待分析区域,通过钻井获取表层岩土层、沉积层、母质层和基岩层的密度和泊松比等特征数据。施加地震波并使用地震检波器获取各岩土层的纵波和横波速度,计算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负载下的应变张量,结合模量计算应力张量。计算孔隙水压力,修正应力张量得到有效应力。通过地质报告获取断层特征信息,进一步修正应力张量以获得精确有效应力。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划分网格,将精确有效应力映射至每个网格单元,利用可视化软件完成地应力场的可视化构建。有效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降低因地质因素引发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0067.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变形原理的岩层三维地应力测量系统及方法,属于地应力测量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计算终端、前导装置和应变测量装置,前导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机构和设置在壳体顶端的导入机构;应变测量装置包括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轴向应变测量机构以及导入机构均与控制机构电连接。同时公开了基于上述系统的方法,通过采用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进行径向变形和轴向变形量的测量,且开合式径向应变测量机构和轴向应变测量机构插入待测岩层的测试孔内,不局限待测岩层的强度,在软岩层和坚硬岩层中均适用,扩大了适用范围,提高了测量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