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1567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342922.6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机协作的机电设备组装系统及其组装方法。该组装系统至少一个机台,具有人工装配工位、上料工位以及下料工位,人工装配工位靠近机台的一端设置,操作员位于人工装配工位处;上下料平台,安装于机台,并能够在机台运动以使上下料平台在上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切换;多维装配平台,安装于机台,并能够相对机台旋转;立体库,相对人工装配工位设于机台的另一端;线内搬运机器人,设于立体库与机台之间;人机协作机器人,设于机台的一侧,并靠近人工装配工位设置,能够将上下料平台上的舱体搬运至多维装配平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装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装配效率高且装配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9593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4107.5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装配误差补偿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相机、夹持装置、激光位移传感器和基础装配平台,其中,所述工业机器人为工业用串联或并联机器人,用于将待装配零件移动到待装配位置;所述夹持装置安装于工业机器人末端,用于夹持待装配零件;所述工业相机为二维成像相机,安装于工业机器人末端,用于拍摄待装配位置,并获得二维图像;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机器人末端,用于测量激光位移传感器原点与待测量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基础装配平台,用于固定待装配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886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46125.8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H02N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4D打印技术的传感执行一体化装置。装置包括智能感知伸缩构件、位移传导件、压电元件和电致驱动执行元件;压电元件和电致驱动执行元件通过导线构成闭合电回路;位移传导件的两端分别与智能感知伸缩构件和压电元件相连接,智能感知伸缩构件感知外界热、磁、电、光信号,且与位移传导件的连接的一端产生相对位移,位移传导件将智能感知伸缩构件产生的微小位移传导至压电元件,压电元件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正压电效应,闭合电回路中产生电流。本发明皆以压电元件的正压电效应实现非电量信号向电量信号的转化并最终驱动电致驱动执行元件,实现了对外界环境各类信号的传感执行一体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44306.8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连杆机构的知识本体构建及其装配序列生成方法,属于产品装配序列自动化生成技术领域。建立基于连杆机构设计数据的OntoSTEP本体模型,发现连杆机构特征知识;同时获取装配元素关键词及连杆机构装配领域相关经验知识,建立连杆机构装配序列生成的非几何本体属性,基于装配元素关键词和本体属性得到连杆机构装配元素语义框架,并将连杆机构特征知识及连杆机构装配领域相关经验知识转化为SWRL规则库;基于OntoSTEP本体模型和连杆机构装配元素语义框架进行实例化得到知识本体并将SWRL规则库置入知识本体中,指导完成连杆机构的装配序列生成。所述方法解决了连杆机构装配序列生成过程中知识表达效果不好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89719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0952496.6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21/00 , B25J9/16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包括:支承平台(1),所述支承平台(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第二旋转机构(12)和第一位移机构(13);执行机构(2),所述执行机构(2)位于所述支承平台(1)的一侧。支承平台可实现不同角度和位置的调整,增强了本发明的支承平台的使用灵活性,针对不同安装位置都能够准确调整到位,从而适应了不同产品的组装,提高了本发明的装配装置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79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371241.8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分布式制造系统中异构设备的监控系统,包括:分布式制造车间和云服务单元,一个云服务单元对应多个分布式制造车间;分布式制造车间包括:异构数据采集模块和异构数据处理模块;云服务单元包括:中心数据库、数据监测分析模块、交互模块;本发明实现了车间底层异构设备的有效接入,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通讯协议类型,进行相应的适配,配置速度快,可以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灵活的实现异构设备的接入。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087464.7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3 , G06N3/126 , G06Q50/04
Abstract: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空航天柔性产品工序优化方法,属于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柔性生产技术无法适应航空航天领域高端复杂产品多品种、变批量生产特点的问题。它包括:对设备级单元的参数进行表征,所述设备级单元包括执行设备和被操作对象;根据生产线的任务需求,建立任务‑工序‑动作序列的生产数据库;根据生产数据库,采用遗传算法对执行设备的执行工序进行优化设计,以最短加工时间作为优化目标,获得执行设备的加工工序序列。本发明用于对航空航天领域柔性产品的自动化生产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13015.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轻合金筒形构件内筋成形工艺,步骤包括:将模具的各层分瓣式模具逐层叠放在筒形坯料内腔,每次只控制单层分瓣式模具加热至合适温度后径向外移。本发明实现了薄壁轻合金筒形构件环形内筋的连续成形和精密成形,所得的环形内筋内侧壁无棱角,其截面为高精度的矩形结构;采用本发明方案成形的薄壁轻合金筒形构件,无需进行修整和校形,且加工得到的构件无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325340.2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F16/25 , G06F16/26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离散车间精准配送智能调度系统,调度系统包含物理车间层;车间数据层,车间数据层为车间内的实体中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虚拟车间层中;数据融合后,再将不同实体生成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数据格式存入MySQL数据库;虚拟车间层,虚拟车间层为基于实体的虚拟车间模型,虚拟车间层包含OPC UA信息模型,基于MySQL数据库将车间信息整体模型划分为五类信息概念模型,这五类信息概念模型与虚拟车间模型之间都属于局域与整体的关系,然后根据车间中的任务、计划,实例化若干任务对象,实现对车间中任务的描述;在应用服务层,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强化学习物流调度算法,建立配送系统实时调度模型,实现AGV精准配送路径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971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24846.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IPC: B23P19/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基座;布置于基座侧壁面上的两个夹持组件;两个夹持组件分别包括:结合固定于基座侧壁面上的支撑框架;形成于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有第一轴线,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夹持臂;夹持臂可围绕第二轴线转动,形成于夹持臂上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包括有第三轴线,连接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的弹性件,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形成的第一平面,第三轴线和第二轴线形成的第二平面,当夹持臂处于张开状态时,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形成开口方向背离基座的第一夹角。本发明的拾取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任务的切换,夹取动作不额外耗费电力,螺钉拾取效率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