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5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210553.9
申请日:2009-11-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37/02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臭氧多相催化降解水中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的指标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功能材料领域。该催化剂以粉末状天然铝土矿为载体、Fe的氧化物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配制铁盐溶液,将一定质量粉末状天然铝土矿浸渍于此铁盐溶液中,并经蒸气浴、老化、烘干、煅烧后即得铁改性铝土矿催化剂。本发明所属催化剂不但在臭氧多相催化去除水中存在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体系中具有显著催化活性,同时具有制备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点。这些优点有利于该催化剂在臭氧多相催化体系中的应用,推动臭氧多相催化体系的生产应用,为水中微量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42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72397.3
申请日:2010-12-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与处置领域,涉及一种将化学氧化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作为污泥减量方法的工艺,具体步骤为:(1)臭氧预氧化处理单元:通过臭氧投加产生强氧化作用,可破坏不容易被生物降解的细胞膜等,使细胞内物质能较快地溶于水中,同时氧化不容易水解的大分子物质,使其更容易为微生物利用,以利于进一步的生物降解;(2)膜生物反应器单元: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利用污泥自身消化以及生物降解和膜滤等技术协同强化去除破碎后污泥释放的有机物,以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同时保证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或工业回用水水质要求。该种工艺具有污泥减量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耗低及出水可以直接排放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41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8108.2
申请日:2010-12-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使用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作为低温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低温城市污水引入缺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内进行缺氧反应;(2)缺氧反应后污水进入沉淀池1,沉淀后出水进入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3)经一定时间的好氧反应后出水进入沉淀池2;(4)沉淀后出水进入出水池,出水内污水一部分直接排放,另一部分以一定的回流比进入缺氧反应池进行脱氮处理。该种工艺可在8℃的低温条件下,有效的处理城市污水,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具有长时间不排泥、占地面积小、对有机物、氨氮、总氮及总磷等去除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21794.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高碑店市三义厚再生水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MnOx‑改性缓释碳源联用强化低C/N污水深度脱氮填料及其制备方法、脱氮系统及脱氮方法,填料制备步骤包括:将破碎农业废弃物改性;将上一步得到的改性缓释碳源填料装填至多孔空心球内;将装填有改性缓释碳源填料的多孔空心球与锰氧化物填料混合,得到MnOx‑改性缓释碳源联用强化低C/N污水深度脱氮填料,应用该填料构建了脱氮系统。本发明优点包括:有效促进尾水残余碳源利用,提高污水C/N比,减少外部碳源投加,解决污水有效碳源浓度低,反硝化电子供体不足的瓶颈问题,实现异养‑锰自养反硝化协同高效进行,强化污水厂尾水、地下污染水等污水深度减碳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21797.2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高碑店市三义厚再生水建设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深度脱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锰复合填料、制备方法及强化低C/N污水深度脱氮的方法。将铁粉、活性炭粉、锰氧化物和粘合剂在高温无氧条件下煅烧制成铁锰复合填料。将污水从蓄水池通过蠕动泵抽出,先从填充有铁锰复合填料的人工湿地下部进水口进入,20‑22℃的条件下在人工湿地内充分反应,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h,再从人工湿地上部出水口流出,经出水管排出所处理水体。本发明的优点包括:强化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方法无需曝气、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管理,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深度脱氮性能,对硝态氮的去除率平均可达到96.34%,对总氮的去除率平均可达到84.68%,对COD的去除率平均可达到76.80%。
-
公开(公告)号:CN117160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4845.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889 , C02F1/72 , C02F1/78 , B01J35/04 , B01J37/00 , B01J37/0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孔高金属蜂窝陶瓷基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含有纳米氧化铝的基料、含有一维碳纳米材料的烧失造孔剂、粘结剂与含有金属活性组分的矿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粗泥料,后将粗泥料挤出成型,经干燥、高温烧结工艺,获得陶瓷基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在己内酰胺工业废水目标污染物环己酮肟去除方面,本发明的整体式催化剂比传统的负载型蜂窝陶瓷催化剂高出20.5%,在COD去除方面,本发明的整体式催化剂比传统的负载型蜂窝陶瓷催化剂高出17.3%。该臭氧催化剂还可处理不同COD的工业有机废水,具有高效去除有机物、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优势,在工业废水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9370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510868422.5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原位修复新型曝气浮岛的多功能组合填料,兼具污染物拦截、吸附富集和生物膜净化作用,大大提高了净化效率。新型组合填料包括外层壳体及内部填充物。外层壳体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为六面镂空的空心立方体形,包括主体和两个网盖。塑料壳体的内腔被活动的塑料网分隔为上下两处空间,下部空间装填颗粒无机滤料,上部空间装填起生物膜载体作用的颗粒有机填料和起漂浮作用的空心浮子球。本发明避免了填料的堆叠堵塞,过水率高,采用有机填料与无机滤料组合,并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配方的无机填料,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及净化能力,并且该填料采用分散隐藏式浮体,使浮岛管理方便,使用灵活,造型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0519928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745123.2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8L33/24 , C08L77/04 , C08L71/02 , C08F220/54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三元互穿网络结构的新型温度响应型吸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吸水剂主要通过将温度响应型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γ‑聚谷氨酸和分子量为4000左右的聚乙二醇在交联剂、引发剂和促进剂存在的水溶液中,在氮气保护条件下,经室温反应1~2h制备得到。在三元互穿反应中,N‑异丙基丙烯酰胺、γ‑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的质量比控制为10∶1∶10,交联剂与引发剂的添加量均占单体总质量的1%~5%,促进剂的添加量占液体总量的0.3%~1%。根据本发明制得的吸水剂吸水倍数约为100,即每g吸水剂可吸水100g。该吸水剂可应用于诸如正渗透污泥脱水、物质分离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464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9750.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驱动消化液内循环的畜禽粪便厌氧消化装置。该装置由三相分离消化罐与负压驱动消化液内循环系统构成。消化罐内气相、固相与液相分别位于罐体的上中下层。液相区域的消化液在负压作用驱动下经管路回流至罐体顶部的负压储液装置,后经布液装置均匀淋洒至固相区域。固相区域内消化底物水解酸化产生的可溶性有机组分随淋溶消化液回流至中温条件的液相区域,供产甲烷菌利用高效产甲烷,固液相产生的沼气汇集于气相区域被收集利用。消化过程结束后,剩余的沼液与沼渣分别通过排液口与翻转卸料系统排出作为沼肥还田利用。本发明旨在解决固态废物厌氧消化装置传质差、能耗高、甲烷产率低、消化过程不稳定及进出料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95300.6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 , B01D67/0079 , B01D69/02 , B01D69/125 , B01D71/021 , B01D71/56 , B01D71/68 , B01D232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二维纳米材料嵌层方法获得的具有高水通量和高截盐率特征的新型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正渗透膜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水通量低、内浓差极化严重、汲取液盐溶质反向扩散等瓶颈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复合正渗透膜基于原有薄皮层复合膜的结构,在支撑层与分离层之间嵌入一层连续的,多孔的(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