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阴极保护极化探头结构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76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1079570.6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干扰阴极保护极化探头结构及测试方法,涉及管道腐蚀防护技术领域,能够降低杂散电流的干扰,提高测试电位的精确度,极化探头现场拆装和再次安装方便便捷,无需大规模土方开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现场作业成本;该探头结构包括内空圆柱状的抗干扰网状试片、长效参比电极结构和极化探头绝缘体;所述长效参比电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抗干扰网状试片中间的参比电极和用于支撑参比电极的支撑杆;所述参比电极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所述参比电极与所述抗干扰网状试片之间填充有填包料;所述极化探头绝缘体包括绝缘管,所述抗干扰网状试片设于所述绝缘管的底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埋地管道腐蚀测试的过程中。

    一种力电耦合下氢致裂纹扩展行为评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502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751401.6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电耦合下氢致裂纹扩展行为评价装置及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性能评价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力电耦合下氢致裂纹扩展行为评价试验,并且避免电场和溶液介质对位移测量仪器的损伤;该装置包括:实验舱,用于模拟实验环境,在待测样品周围提供具有导电性的介质;应力加载系统,用于给待测样品施加应力;电场干扰系统,用于给待测样品施加干扰电场;位移转移系统,与待测样品连接,用于将待测样品裂纹尺寸的变化转移出来;位移监测系统,与位移转移系统连接,用于通过位移转移系统测量待测样品的裂纹尺寸。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氢致裂纹扩展行为评价的过程中。

    大范围电位及电流条件下金属真实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098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484520.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范围电位及电流条件下金属真实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确定现场待测地点,然后装备待测金属试片,并按照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再安装与连接监测设备,进而进行极化曲线测试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及大范围电位及电流条件下金属真实极化曲线的获取。通过可调大量程直流电源为金属电极施加极化电流,通过电流表记录回路电流,然后使用高速开关周期性断开极化回路,使用电压表记录金属试片的通、断电电位,最后通过数据处理获得在现场环境中大范围电位及电流条件下金属试片的真实极化曲线。该方法便于在现场环境下实施,测试得到的极化电位准确,可靠性强;同时操作方便,技术可行且经济。

    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综合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6882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0062116.0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综合评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外腐蚀基本参数,根据外腐蚀基本参数防腐层检漏判断埋地管道防腐层是否存在漏点,以及如果不存在漏点,则得出埋地管道腐蚀风险低,如果存在漏点,则根据外腐蚀基本参数阴极保护判断埋地管道是否采用阴极保护,以及如果没有采用阴极保护,则根据直流干扰、交流干扰和土壤腐蚀性进行腐蚀风险的评判,如果采用阴极保护,则根据直流干扰、交流干扰和土壤腐蚀性进行腐蚀风险的评判。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综合评判方法,弥补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多因素综合评判的空白,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埋地管道外腐蚀风险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体系。

    一种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极化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3628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207295.6

    申请日:201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极化测试探头及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埋地钢质管道的阴极保护极化电位。本发明的探头用于模拟埋地钢质管道上的涂层漏点,所述探头包括:绝缘壳体,测试试样,参比电极及电缆;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上下两个腔体,所述上腔体内填充绝缘密封材料;所述下腔体又分内外两个中空腔体,内腔体放置参比电极,外腔体填充绝缘密封材料,测试试样安装于外腔体绝缘壳体的底部;所述测试试样采用与所模拟钢质管道相同的材料,测试试样与电缆电连接,连接部位绝缘防腐处理;所述参比电极端部进入上腔体并与电缆电连接,连接部位绝缘防腐处理;另一端与土壤接触;所述电缆均由绝缘壳体顶部伸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