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02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03519.6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49/0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吲哚菁绿J聚集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使用吲哚菁绿J聚集体作为光热治疗剂,所述吲哚菁绿J聚集体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性强和光热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743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31246.5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H19/06 , C07H1/00 , C07D487/22 , C07C69/40 , C07C69/42 , C07D209/60 , A61K47/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9/06 , C07C69/40 , C07C69/42 , C07D209/60 , C07D487/22 , C07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结构新颖的基于季戊四醇的Janus脂质及其中间体,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其作为功能材料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当中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季戊四醇的Janus脂质具有连接四个功能基团分子的活性位点,通过化学反应可将各种不同功能基团的分子共价键连组合到一起,载药量显著提高,其结构具有两亲性能自组装成纳米颗粒,延长体内循环时间,降低毒副作用,本发明脂质制备的纳米颗粒大小均匀,稳定性好且药物不易渗漏,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促进临床应用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1707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151538.8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吡咯复合物的治疗诊断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制剂同时具有超声造影诊断和光热治疗的功能,成功地将超声造影诊断的实时、高效、低价、无辐射等特性,和近红外光热治疗的高选择性、高疗效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诊断-治疗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24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9463.5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拓现存磁性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用于癌症核磁共振成像及靶向光热治疗的新应用。磁性普鲁士蓝是一种传统的纳米材料,主要由四氧化三铁纳米核和普鲁士蓝纳米壳组成。普鲁士蓝是一种高效的近红外光热剂,并且是一种临床药物,其体内生物安全性高。四氧化三铁具有很好的核磁共振成像以及磁靶向作用,并且也已应用到了临床。磁性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具有现存成熟的制备方法,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成本低。开拓磁性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用于癌症核磁共振成像及靶向光热治疗的新应用,实现其用于癌症靶向诊疗的一体化,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720656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390598.0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注射均具有效果的多肽类药物控释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此外,该胰岛素控释制剂可以再体内以稳定的方式长时间地连续显示药效。它是以具有超稳定性的无毒性的“硅质体”为载体,多肽类药物分子通过包埋在载体的内部构成纳米级微球,纳米级多肽类药物微球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当在这种纳米微球表面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一层粘附分子,使其能够较容易的粘附于小肠壁上,增加滞留时间,从而使更多的多肽类药物分子纳米微球透过肠粘膜,经肠内细胞透过上皮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以这种载体的形式无论是腹腔注射还是口服给药,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显示出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持续的药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2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45407.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C323/52 , A61K47/20 , A61K47/18 , C07C319/22 , C07C229/12 , C07C22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油三酯衍生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递送载体及应用。所述甘油三酯衍生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式(Ⅰ)。所述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具有降解性高、安全性高、有利于携载的核酸药物释放等优点,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递送载体具有体内靶向性好、生物安全性高、mRNA表达效率高等优异性能。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递送载体的靶向器官和组织包括肿瘤、心、肝、脾、肺、肾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5407.4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7C323/52 , A61K47/20 , A61K47/18 , C07C319/22 , C07C229/12 , C07C22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油三酯衍生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递送载体及应用。所述甘油三酯衍生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式(Ⅰ)。所述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具有降解性高、安全性高、有利于携载的核酸药物释放等优点,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递送载体具有体内靶向性好、生物安全性高、mRNA表达效率高等优异性能。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递送载体的靶向器官和组织包括肿瘤、心、肝、脾、肺、肾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159121.5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两性离子化荧光探针,本发明的荧光探针的核心发光基团是一个苯氧桥连接的中心为刚性环结构的七甲川链,七甲川链两端为两个磺酸吲哚基团,与吲哚基团相连的是两条聚乙二醇链,肿瘤靶向配体通过一个聚乙二醇链和一个碱性氨基酸连接基与发光基团相连,本发明的探针可以和具有肿瘤靶向功能的多肽、小分子、抗体相连,从而实现肿瘤靶向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由于本发明的探针合成方法简单,荧光量子产量高,非特异性荧光信号低,肿瘤成像的信噪比高,因此具有很好的成药性,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和临床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5995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7756.3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卟啉脂质‑全氟化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制备的纳米制剂为核壳结构,包括外壳的卟啉脂质体膜层和内核的全氟化碳,可以作为光敏剂或声敏剂药物和氧气递送系统,向肿瘤同步递送光敏剂/声敏剂药物和氧气,在激光或超声辐照下,显著增强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效果,并改善肿瘤的乏氧微环境,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该体系将光敏剂/声敏剂药物共价连接在脂质分子中,并通过强疏水作用力包载全氟化碳,具有高稳定性、高载药量、高携氧量、不易泄漏等特点,在肿瘤诊疗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6994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212658.7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4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细胞膜衍生的新型超声造影剂,涉及这类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各种疾病的诊疗方面的应用。这类超声造影剂的特征在于其膜成分完全来源于天然细胞膜,然后内部包载气体或液体,其大致可维持所用天然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及其功能活性。由于这类新型造影剂可维持细胞膜原有的功能活性,因此其在体内具有高效躲避免疫清除的能力和血液长循环能力,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