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碳电极材料在电吸附技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7255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8790.6

    申请日:2013-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碳材料在电吸附技术中的应用,该多孔碳材料是将无机碱和乙二胺四乙酸或其盐按1:1-4的质量比研磨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中于管式炉中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00-800℃煅烧1-2h;,制备的具有大比表面积、大电容且孔径分布均匀的多孔碳材料,将该多孔碳材料制备成电吸附电极模块应用于海水淡化电吸附技术,实验表明该材料比普通碳材料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一种电感加热碳酸盐与氢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碳减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31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15745.2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加热碳酸盐与氢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碳减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感快速加热感应介质为碳酸盐和氢气的反应供热,得到金属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所述感应介质为金属和/或碳基材料。本发明利用感应介质通过电磁感应快速发热的现象,满足加氢反应高温吸热的需求,相比于传统的煅烧炉中燃料内燃供热或电阻炉间接供热分解碳酸盐技术,电感加热进行加氢反应的方式传热效率高,加热速率快,反应时间短且无需消耗燃料,不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一氧化碳可进一步用于生产众多化学品。

    利用电磁感应技术低温制备电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51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44664.1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磁感应技术低温制备电石的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制备:含碳化合物与含钙化合物均匀混合、成型、热解制得焦炭与氧化钙混合原料A;或者,焦炭直接与含钙化合物混合制得混合原料B;(2)电石合成: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将所述混合原料A和/或混合原料B加热至1450‑1900℃,常压反应0.5~60分钟合成固态电石。该方法首次实现了焦炭在电感中直接加热升温而无需电感介质,极大地缩短了电石合成时间,降低了反应温度,解决现有工业电石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高能低效”问题。

    一种评价积炭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0976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0308831.3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催化剂活性的方法。催化剂积炭量是评价催化剂活性的参数之一,催化剂积炭量通常采用通氧燃烧的方式进行测定,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会因燃烧放热导致部分破坏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基于积炭含有顺磁共振可测的自由基,且该自由基浓度与催化剂积炭量成比例关系,因此通过测定催化剂上自由基浓度即可估计催化剂的积炭量,进而评价催化剂的活性。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简便易行,不改变催化剂结构和性能。本发明适用于评价各种积炭催化剂的活性。

    一种甲基萘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5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9200.0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基萘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该方法为在惰性气氛下,碳化钙既作为催化剂促进丙酮发生缩合反应,又作为反应物参与所述丙酮缩合反应产物的芳构化反应,生成甲基萘类化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方法简单、工艺路线短、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原料廉价易得,有望大幅降低成本,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一种生物焦催化加氢制备甲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2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435002.6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焦催化加氢制备甲烷的方法,属于能源化工领域。该方法包括:(1)将Fe盐负载于生物焦上,得到载Fe盐的生物焦,然后在氢气气氛中将所述载Fe盐的生物焦中的Fe盐还原为Fe单质,得到载Fe生物焦;(2)将步骤(1)中所述载Fe生物焦与含氧的Ca基组分混合均匀,形成载有复合催化组分的生物焦;(3)将步骤(2)中所述载有复合催化组分的生物焦置于反应器中,于700-900℃、氢气压力0.1-2.0MPa下进行加氢反应制得甲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其原料廉价易得,在廉价催化剂体系下和缩短反应时间的同时,得到高的甲烷收率和高选择性,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密闭电石炉及生产电石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49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350647.5

    申请日:2018-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密闭电石炉及生产电石的工艺,包括炉体,炉体内分为气相区、密相区、稀相区和反应区;炉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炉体侧壁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焦油分离器;密相区内设有搅拌装置和物料分布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和搅拌器,搅拌器的上端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搅拌杆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炉体的顶部;反应区的炉体底部设有出料口,炉体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氧气喷枪;密相区、稀相区和反应区所在的炉体侧壁上均设置有耐火层。本发明将块状原料改为粉料成球后进料,由于碳素原料与氧气、碳素原料与钙质原料接触充分,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加快传质传热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电石炉的综合热效率,达到节能目的。

    一种从含钨的钒钛基废弃脱硝催化剂中回收钒和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6704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412554.8

    申请日:2013-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废弃的脱硝催化剂中回收有色金属的方法,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从含钨的钒钛基废弃脱硝催化剂中回收钒和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催化剂粉碎研磨,加入双氧水使部分氧化钒形成过钒酸,过滤得到滤饼和含有过钒酸的滤液;滤液加热后再次过滤得到V2O5,新滤液与双氧水混合循环使用;向滤饼中加入碱液,搅拌加热,剩余钒以偏钒酸盐形式浸出,钨以偏钨酸盐形式浸出,过滤得到偏钒酸盐和偏钨酸盐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铵盐析出偏钒酸铵沉淀,进一步过滤得到偏钒酸铵滤饼和第三种滤液,第三种滤液加入浓酸析出钨酸沉淀。本发明方法和工艺简单,浸出偏钒酸盐和钨酸时无需焙烧、能耗低,固液反应接触好、钒和钨回收率高。

    一种二氧化钛/碳复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91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10112449.3

    申请日:2011-05-03

    Abstract: 一种制备二氧化钛/碳复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四氯化钛或钛酸四丁酯、葡萄糖、单醇(如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或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酸(如乙酸、丙酸)、和其他低沸点有机物为原料,采用80-200℃的溶剂热反应,一步合成出具有不同形貌的二氧化钛与碳的复合材料,具体为二氧化钛纳米棒和碳的自组装球形、自组装锥形微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碳包覆二氧化钛颗粒状纳米复合材料。该类复合材料均表现出了250mAh/g的可逆储锂容量。本方法利用简单的工艺制备出了形貌均一的二氧化钛-碳的复合材料,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可望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光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种氮掺杂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441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36292.X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一种氮掺杂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小分子含碳化合物为原料,向其中加入重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400%的无机碱,以及重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400%有机含氮化合物,和重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50%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或无机金属盐,并均匀分散,惰性气体保护下于400~900℃下反应0.5~12小时,即可合成同时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的氮掺杂碳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调控,可将多孔结构、功能化氮掺杂、金属颗粒修饰在一步内合成。这种高含氮量多孔结构碳材料具有很大的电容值和很好的循环性能,同时也是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