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单元
    41.
    发明公开
    蓄电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0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225722.0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蓄电单元具备电极体、收容电极体的蓄电单元壳体、以及收容于蓄电单元壳体内的电解液。电极体具有:卷绕体,所述卷绕体是通过将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隔着分隔件卷绕而成的;第1带,所述第1带贴附于卷绕体中的该卷绕体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以及第2带,所述第2带贴附于卷绕体中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端部。第1带对卷绕体的固定力小于第2带对卷绕体的固定力。

    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021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1358423.5

    申请日:2018-11-15

    Inventor: 杉浦隆太

    Abstract: 提供能够降低锂二次电池的电阻的正极材料。在此公开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材料,包含:具有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和配置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表面的选自锂传导体和电子传导体中的至少1种传导体。在上述正极材料包含上述锂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以外的面上的上述锂传导体相对于上述锂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在上述正极材料包含上述电子传导体的情况下,配置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003)面上的上述电子传导体相对于上述电子传导体的总量的比例为50%以上且100%以下。

    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4700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171029.9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电池至少包含电极组和电解液。电解液至少含有溶剂和支持盐。电极组至少包含正极、多孔绝缘层和负极。多孔绝缘层配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多孔绝缘层至少包含无机纳米粒子组和聚合物粒子组。无机纳米粒子组中的各无机纳米粒子是电介质。无机纳米粒子组中的各无机纳米粒子与电解液接触。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181609.8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向电池内部添加锂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能够使该电池的性能更好地提高的技术。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20),通过对箔状的电极集电体(22)的表面赋予含有粒状的电极活性物质(23)的电极合剂层(24)而构成。并且,该电极(20)中,向电极合剂层(24)添加具有锂离子吸引功能的锂盐(25),将电极合剂层(24)沿厚度方向(Y)等分为第1区域(A1)、第2区域(A2)、第3区域(A3)这3个区域,此时,第1区域(A1)中的锂盐成分量S1和第3区域(A3)中的锂盐成分量S3满足0

    蓄电单电池
    49.
    发明公开
    蓄电单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293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439336.1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单电池。蓄电单电池包括单电池壳体、卷绕电极体、固定构件以及电解液。单电池壳体收纳卷绕电极体、固定构件以及电解液。卷绕电极体通过卷绕电极和分隔件而形成。固定构件对卷绕电极体的卷绕方向上的卷绕结束部进行固定。固定构件包含粘合成分。粘合成分对电解液显示溶解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