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路器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736311.5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路器,所述合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上的公共接头,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于不同频段的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谐振腔与对应设于第一谐振腔内的第一谐振柱,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谐振腔与对应设于第二谐振腔内的第二谐振柱;所述第一滤波器通过其第一谐振柱与所述公共接头电性连接实现信号传输,所述第二谐振柱与所述第一谐振柱之间设有容性耦合结构,以实现容性耦合,使得第二滤波器经第一滤波器而与公共接头实现信号传输。第二谐振腔内的第二谐振柱通过容性耦合结构而与公共接头相间接实现信号传输,以便于合路器的多个谐振腔的排布,增大合路器可合路的频段数量。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648898.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二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三连线Z3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腔体滤波器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511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80154.4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壳体及由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的谐振腔,所述谐振腔内设有第一谐振器,所述壳体外设有第一射频连接器,所述第一谐振器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射频连接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输入输出端子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传输带线,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谐振器相连,所述输入输出端子的另一端经所述电路板上的传输带线与所述第一射频连接器相连。本发明的腔体滤波器的射频连接器设置于壳体之外,便于腔体滤波器通过该射频连接器连接外部设备,合理地设置腔体滤波器与相连接的外部设备之间的布局关系,使得腔体滤波器在通信设备中的布局更为灵活,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650214.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五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4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48898.3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腔结构、谐振器、滤波器与通信装置。第一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一连线Z1的一侧,第二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二连线Z2的一侧,第三耦合窗口在金属谐振块的其中一侧表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位于第三连线Z3的一侧。将包含上述的谐振腔结构的滤波器进行仿真,根据仿真图可知,能实现在通带低端和/或通带高端产生零点。如此,一方面,便无需如传统技术中需要在第二墙板上装设飞杆,从而便能节省物料成本,减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降低插入损耗;此外,提高常温及高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另外,降低产品本身重量,提升产品竞争率。

    金属滤波器、滤波回路模块及耦合量大小的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3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14562.0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滤波器、滤波回路模块及耦合量的大小调节方法,滤波回路模块包括五个谐振器,五个所述谐振器沿信号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形成主回路,所述主回路设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零点结构、第二零点结构及第三零点结构,所述第二零点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零点结构与所述第三零点结构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零点结构和所述第三零点结构均对应设有耦合量可调的感性耦合部,所述第二零点结构对应设有容性耦合探针。由于第二零点结构的耦合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零点结构的耦合量的大小和/或第三零点结构的耦合量的大小而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降低容性耦合探针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双工器及其滤波器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7201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425379.5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工器及其滤波器,该滤波器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腔体及与腔体相适配的第一盖体;射频接头,射频接头包括两个,各射频接头的外导体分别与第一盖体电连接,各射频接头的内导体分别穿设于腔体内;耦合环,耦合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两个射频接头的内导体电连接;谐振组件,谐振组件设于腔体内;以及容值可调的电容组件,电容组件设于腔体内,且电容组件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二电极接地设置。该滤波器能在同一个腔体内实现两个通带,具有两个传输零点;该双工器采用了上述滤波器,具有插损小,功率容量大,隔离度高的优点。

    带阻滤波器及合路器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09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57202.0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阻滤波器及合路器,带阻滤波器包括金属腔体、耦合馈电件、金属层、绝缘支撑件与盖板。耦合馈电件包括主馈电件、若干个第一连接件与若干个第一耦合馈电板。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耦合馈电板对应相连,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缺口伸入到第一谐振腔内。第一耦合馈电板与第一谐振柱间隔设置。主馈电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一耦合馈电板为一体化结构。耦合馈电件通过绝缘支撑件与金属层相隔离,盖板盖设于金属腔体上。由于主馈电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一耦合馈电板为一体化结构,也就是无需采用如传统将主馈电件、第一连接件、第一耦合馈电板三者进行焊接连接的方式,从而能减少焊点数量,简化结构,低成本,装配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合路器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2895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109157.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路器,其包括具有空腔的腔体及设于空腔一端的公共接头,空腔内靠近公共接头的一侧设有第一频率谐振柱、第二频率谐振柱、第三频率谐振柱以及与公共接头连接的耦合棒,耦合棒上套设有与其耦合连接的金属套,第一频率谐振柱通过导线与金属套连接以传输第一频段信号,第二频率谐振柱上设有供耦合棒插入并耦合以实现第二频段信号传输的耦合孔,第三频率谐振柱设于耦合棒的一侧并与耦合棒耦合连接以传输第三频段信号。通过在公共接头处设置耦合棒分别与第一频率谐振柱、第二频率谐振柱及第三频率谐振柱进行带宽耦合分配,实现集成有5G频段的多频段信号的分/合路,对比于传统合路器的端口结构,结构简单,可满足于5G通信技术的发展。

    双层排腔结构、合路器及其排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64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011229408.8

    申请日:2020-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排腔结构、合路器及其排腔方法,双层排腔结构包括:隔板、第一谐振腔与第二谐振腔。第一谐振腔与第二谐振腔分别设于隔板的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第一谐振腔沿着垂直于隔板的方向在隔板上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二谐振腔沿着垂直于隔板的方向在隔板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至少有一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隔板上对应于第一投影与第二投影的重叠部位上设有耦合通孔,第一谐振腔通过耦合通孔与第二谐振腔连通。第一侧表面上的任意一个滤波通路通过此种耦合方式耦合布设到另一个侧表面上,有效降低了排腔难度,排腔灵活性高。此外,能实现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等面积排腔,有利于产品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