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1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192925.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和硫化物固体电池。使用包含铜的负极集电器层与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层而构成负极的情况下,铜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发生反应而生成硫化铜,负极集电器层与负极混合材料层的界面处的电阻升高。将负极集电器层进行合金化来降低对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反应性。具体地,制成一种负极,其具备负极混合材料层和与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接触的负极集电器层,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包含负极活性材料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述负极集电器层的表面之中至少与所述负极混合材料层接触的表面由如下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包含铜与离子化倾向比铜更高的金属的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0537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80025358.6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上述固体电解质为LiX‑Li2S‑P2S5系固体电解质(X为选自F、Cl、Br和I中的至少1种卤素),上述固体电解质的堆积密度为0.3g/cm3以上且0.6g/cm3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2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80025355.2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良好的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有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负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选自可与Li形成合金的金属、该金属的氧化物和该金属与Li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活性物质,上述固体电解质是BET比表面积为1.8~19.7m2/g的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0380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113710.8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电池,在具备多个发电要素的层叠电池中,容易掌握由内部短路等引起的电池的过度发热,抑制由发热引起的电池的劣化。在层叠电池中将短路电流分散体电连接于发电要素,并且利用具有预定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材料来构成短路电流分散体的绝缘层。在电池因内部短路等而过度发热并达到了绝缘层的熔点的情况下,绝缘层熔融及变形而短路电流分散体短路,电流从发电要素向短路电流分散体流入。通过测定向短路电流分散体流入的电流,能够容易掌握电池的过度发热,能够抑制由发热引起的电池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080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356735.6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元 , 松下祐贵 , 西村英晃 , 奥畑佑介 , 尾濑德洋 , 立石满 , 永松茂隆 , 内山贵之 , 滨重规 , 加藤大 , 真下直大 , 戎崎英世 , 小林绫乃 , 藤卷寿隆
IPC: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抑制了多个电池单元的短路电阻的偏差的层叠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层叠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其是在厚度方向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且多个电池单元并联电连接而成的层叠电池,该电池单元依次具有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集电体,其中,层叠电池具有的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中央侧电池单元满足条件(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和/或条件(i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小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356718.2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元 , 松下祐贵 , 西村英晃 , 奥畑佑介 , 尾濑德洋 , 立石满 , 永松茂隆 , 内山贵之 , 滨重规 , 加藤大 , 真下直大 , 戎崎英世 , 小林绫乃 , 藤卷寿隆
IPC: H01M50/528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池。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由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短路电阻的偏差引起的寄生电流的层叠电池。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层叠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层叠电池是在厚度方向具有多个电池单元且多个电池单元并联电连接而成的层叠电池,该电池单元依次具有具备正极集电极耳的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具备负极集电极耳的负极集电体,其中,层叠电池具有的表面侧电池单元和中央侧电池单元满足条件(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大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正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和/或条件(ii)表面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极耳的电阻大于中央侧电池单元中的负极集电极耳的电阻。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95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49055.5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和使用了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提供耐久性高的正极活性物质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其是由通式Li(1+a)NixCoyMnzWtO2(-0.05≤a≤0.2,x=1-y-z-t,0≤y<1,0≤z<1,0<t≤0.03)表示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在将W元素的一次粒子内部及一次粒子粒界处的元素浓度平均设为t1、将W元素的一次粒子内部及一次粒子粒界处的元素浓度标准偏差设为σ1时,满足以下的式(1):σ1/t1≤0.92…(1)。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67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610845894.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电极层叠体的方法和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制造电极层叠体的方法,该电极层叠体包括活性物质层和在该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层,该方法包括:活性物质层形成步骤:形成活性物质层;和固体电解质层形成步骤:通过将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涂敷到该活性物质层上并干燥该固体电解质层形成用浆料,在该活性物质层上形成固体电解质层。在该方法中,当使用激光显微镜计算时,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0.29μm至0.98μm。
-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130964.6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10/0413 , H01M10/0468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2200/00 , H01M2220/20 , H01M10/052
Abstract: 全固体电池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层叠有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发电要素的全固体电池中,防止在约束电池的情况下短路电流分散体的粘接材料破裂等。全固体电池,层叠有短路电流分散体和发电要素,利用约束部件对层叠方向赋予约束压力,在所述短路电流分散体中,沿着层叠方向层叠有第一集电体层、第二集电体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集电体层及第二集电体层之间的绝缘层,并且利用粘接材料粘接,在发电要素中,沿着层叠方向层叠有正极集电体层、正极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负极材料层以及负极集电体层,第一集电体层与正极集电体层电连接,第二集电体层与负极集电体层电连接,在短路电流分散体中,粘接材料设置于未被赋予基于约束部件的约束压力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111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0829666.1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硫化物全固体电池。公开了在电池异常发热时通过吸热层吸收热,并且在持续长时间使用了电池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高水准维持电池的容量的硫化物全固体电池。硫化物全固体电池,其具备至少一个单元电池、至少一个吸热层以及收容所述单元电池和所述吸热层的电池壳体,所述单元电池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所述吸热层包含选自糖醇和烃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吸热材料,所述吸热层不包含无机水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