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选择吸收的多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5760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27254.4

    申请日:2018-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3 G02B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选择吸收的多层结构。该结构由衬底上依次沉积的底金属层层1、中间介质层层2、以及顶部化合物薄层层3组成。通过合理设计各层的厚度配比,该结构对于波段在380nm~780nm的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但对于该波段内的特定波长光具有完美吸收现象,从而呈现一定的色彩。同时化合物薄层与中间介质层形成多层的保护层,对衬底产生保护作用。该结构具有制备简单,色彩调节方便等优点,在多彩的灯具外壳、室外彩色防护等方面存在有益的应用。

    一种实现大角度光吸收的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1726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87972.7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实现大角度光吸收的太阳能电池。本发明通过龙虾眼结构的光通道,实现有效的光管理,使得不同入射方向的光线在经过光通道到达太阳能电池表面,实现大角度的光吸收;通过调控龙虾眼结构中的光通道顶锥角、材料和厚度等参数,改变光通道对入射光的汇集能力。本发明龙虾眼结构和太阳能电池组成的系统,在龙虾眼结构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角度增大,改善了电池表面的入射光反射问题和入射光的空间局限,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产能量,节约了相对空间需求量,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一种用于提高超薄金属薄膜测试灵敏度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7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810010125.0

    申请日:2018-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06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超薄金属薄膜测试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椭圆偏振光谱测试方法,在待测超薄金属样品表面增加由高折射率材料构成的三棱镜,并且该三棱镜靠近金属薄膜的表面镀有低折射率的介质薄膜。测试时将该部件中镀有介质薄膜面与超薄金属薄膜接触,三棱镜另外两个面为光的入射端面和出射端面,当三棱镜顶角与椭圆偏振光入射角满足一定条件时,三棱镜内的入射光会在镀有介质薄膜的端面上发生全反射,从而在一定厚度的介质薄膜内形成倏逝波;当波矢满足表面等离子体激发条件时,倏逝波能够激发金属表面的等离子体,提高椭圆偏振光反射光对相位变化的灵敏度,最终提高测试超薄金属厚度时的测试灵敏度。该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传统Otto结构测试需要不断移动三棱镜来寻找合适空隙层的不足,十分有利于快速测量超薄金属薄膜以及金属薄膜在原子层级的厚度变化。

    一种含有图形化光学隔离层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195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45536.0

    申请日:2017-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H01L31/043 H01L3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有图形化光学隔离层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该结构在传统双单元叠层太阳能电池中间引入由多层光学介质材料以及贯穿多层光学介质材料的图形化复合通道所构成的光学隔离层,通过调节光学隔离层中光学介质材料以及层数、图形化复合通道的尺寸、数量,能够控制实现叠层电池内光能量在上下两个子单元中的合理分布,同时能够调节两个子电池中的载流子平衡,进而有利于上下子单元界面上载流子的复合,最终能够进一步提高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发明对于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的SQ极限,提高叠层太阳能电池中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实现更加高效的光电能量转化效率具有益处。

    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探头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284330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22983907.7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一种单光纤共振扫描探头,该探头由光纤(1),聚乙烯二氧噻吩有机薄膜(PEDOT)(2),聚偏氟乙烯有机压电薄膜(PVDF)(3)构成,其中在光纤(1)的外表面涂敷一层聚乙烯二氧噻吩有机薄膜(PEDOT)(2‑1),再在PEDOT有机薄膜(2‑1)的外表面包涂一层聚偏氟乙烯(PVDF)(3),最后在PVDF有机压电薄膜(3)的外表面包涂最后一层PEDOT有机薄膜(2‑2)。工作时,可以在有预留宽度的PEDOT有机薄膜上直接加电压,带动振动光纤振动,形成扫描光斑,并且还可以在PEDOT薄膜上直接测量扫描器件的电极参数,方便高效。该装置在对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利用有机薄膜材料代替传统可振动器件,极大缩小了扫描光纤系统的尺寸,不受传统可振动器件的尺寸限制,最终达到扫描系统的微型化。

    一种具有激发光源功率实时自校准功能的拉曼光谱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667607U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22873966.3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激发光源功率实时自校准功能的拉曼光谱系统。传统的拉曼光谱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激发光源功率波动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系统采用具有激发光源功率实时自校准功能的拉曼光谱系统,使得激发光源的输出功率能够在预设范围内自动调整。该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器控制模块、含有光功率监测光路的拉曼探头、光功率计、单色仪以及光谱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光功率计测量激发光源的功率,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后者通过比较实际功率与预设范围来智能地调整激发光源的功率。该系统确保了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激发光源的稳定性,提高了拉曼光谱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宽波段完美吸收的多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484585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1516853.2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宽波段具有完美吸收的吸收体结构。该结构在衬底上依次沉积绝缘层层1、金属层层2、绝缘层层3、金属层层4、绝缘层层5并最上层上添加了十字形纳米柱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各层厚度与十字形纳米柱的大小,该结构对于波段在300nm~2000nm区间可以实现全波段的完美吸收现象,从而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该结构具有制作简单、采用的材料都是耐高温材料,可以运用在较高温环境下运行的设备中、也可与运用在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的吸收层。

    一种具有波长选择的中红外完美吸收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067395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507311.9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波长选择的中红外完美吸收器结构。该结构由基底层,金属层、光学腔层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结构构成,其中层1为基底层,层2为金属层,层3为光学腔,高折射率层4、低折射率5、高折射率6构成DBR结。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合理设计各层的厚度配比,保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实现完美吸收,并通过改变光学腔厚度实现了滤波器的在中红外范围内的可调节功能。此结构可用来制造窄带光源相关器件。

    一种含有图形化光学隔离层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07303117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543176.0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含有图形化光学隔离层的叠层太阳能电池。本实用新型通过图形化光学隔离层中多层不同材料的膜系结构,实现有效的光管理,使得叠层电池的上下两个太阳能光电转换单元对太阳光的充分利用;通过改变光学隔离层选择接触区域的占空比和通道形状数量,实现两个太阳能光电转换单元的电气连接和太阳能透射与吸收以及载流子有效的最优组合。本实用新型在光学隔离层的作用下,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就突破太阳能电池的SQ极限、突破传统晶硅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用新型就结合并利用优秀的太阳能光学转换单元(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硅太阳能电池、CIGS太阳能电池等)构成叠层太阳能电池,突破其发展桎梏,实现优异的能量转化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单光纤扫描器件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55528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074868.X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一种单光纤扫描器件,该扫描器由光传导纤芯1,外部金属包裹层2,压电薄层3以及金属电极层4构成。该装置将基于压电薄层3的压电振动控制系统集成到光传导纤芯1,通过给外部金属包裹层2与金属电极层4加载需要的电信号,可以造成压电薄膜3的周期性形变,从而实现光纤的振动。该装置通过集成实现了单光纤振动扫描功能,有效降低了振动扫描系统核心元件的尺寸,有利于精细微纳扫描系统中的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