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转炉钢渣余热预热废钢与合金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795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610729634.X

    申请日:2016-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转炉钢渣余热预热废钢与合金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主要由废钢与合金加入室1#室和高温炉渣存放室2#室构成。1#室的顶部盖有保温盖板,下部为一双层结构的烘烤室底板,底板顶边的上方设有底板翻起驱动液压提升链,两侧壁设有与底板成α夹角的翻起导轨,后侧壁设有放出门。2#室内设有渣罐小车轨道,顶部为1#室的底板。使用过程中,打开1#室的顶部盖板将废钢或合金放入到底板上,盖好保温盖板,之后将高温渣罐通过渣罐小车运送到2#室,完成对废钢或合金的烘烤加热。通过该装置的使用,可以使转炉高温炉渣余热得到回收利用,同时起到提高转炉废钢比,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一种在钢包钢液内产生弥散气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61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10064798.X

    申请日:2017-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钢包钢液内产生弥散气泡的方法,在出钢口砖的流钢孔与外壁之间设置环形气室,气室外侧设有吹氩管接口,气室内侧通过金属细管与流钢孔相通连,在钢包盛接转炉钢水前,将吹氩管连接到钢包底部透气砖上,再进行转炉出钢。出钢过程中,通过在流钢孔内设置的金属细管,进行转炉出钢口吹氩,将氩气引入到流向钢包的钢液当中,并在出钢的中后期同时进行钢包底部透气砖吹氩,吹氩参数按钢包装入量进行分时间段分别控制。本发明可延长镇静上浮时间,在钢包内获得细小的气泡,有利于脱氧合金化后形成的夹杂物去除,抑制旋涡卷渣,提高钢液的洁净度,为高品质钢的生产创造条件。

    一种浮式LNG管线用X70Q热轧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5898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410708020.4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浮式LNG管线用X70Q热轧厚板,钢板厚度≥31mm,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0.040%~0.075%、Si:0.16%~0.29%、Mn:1.50%~1.75%、P≤0.015%、S≤0.002%、Nb:0.03%~0.05%、Ti:0.021%~0.039%、V:0.07%~0.09%、Als:0.021%~0.039%,N:0.003%~0.006%、Ti/N:3.42~6.95、Mo:0~0.14%、Ni:0.10%~0.19%、Cu:0.10%~0.19%、Cr<0.15%、(Mo+Ni+Cu):0.25%~0.40%,余量铁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精炼控制(O+N+H)≤80PPm;粗轧温度1010~1120℃,每道次变形量≥12%,累计变形量≥54%,精轧温度770~860℃,累计变形量61%~73%;轧后冷却和热处理采用在线淬火+回火或ACC+调质。工艺灵活,便于实施,钢板残余应力小,组织带状和成分偏析低,服役条件下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稳定。

    一种浮式LNG管线用X80Q热轧厚板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458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410691652.4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浮式LNG管线用X80Q热轧厚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40%~0.075%、Si:0.21%~0.35%、Mn:1.65%~1.85%、P≤0.015%、S≤0.002%、Nb:0.03%~0.05%、Ti:0.021%~0.039%、V:0.07%~0.10%、Als:0.021%~0.039%、N:0.003%~0.006%、Ti/N:3.42~7.45、Mo:0~0.14%、Ni:0.10%~0.19%、Cu:0.16%~0.24%、Cr<0.30%、(Mo+Ni+Cu):0.30%~0.45%,余量铁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精炼控制(O+N+H)≤80ppm;连铸坯加热温度1170~1210℃;粗轧温度1010~1130℃,每道次变形量≥11%,累计压下量≥51%;精轧温度770~880℃,累计变形量65%~76%;轧后冷却和热处理采用在线淬火+回火或ACC+调质工艺。所生产钢板残余应力小,组织带状和成分偏析低,服役条件下微观组织和性能稳定,安全性、耐用性优异,工艺灵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