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81780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310104375.4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设计方法,得到了新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结构。通过对IPv6协议测试状态转换的研究得到测试例的测试序列的新的生成方法,用给出的通用算法生成测试例的前测试步的测试序列,依据测试例对应的测试目标得到测试例的测试体的测试序列,测试例不再包含后测试步。新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结构由前测试步和测试体两部分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除IPv6邻居发现协议外的所有IPv6协议。采用这种方法简化了测试例的测试序列,缩短了测试例执行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564135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31515.4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过程协议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含有复杂计算过程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框架及其方法,打破了标准测试框架中测试集和执行系统独立、完全采用测试描述法实现计算功能的方式,采用测试描述法和执行系统互动的方式实现计算功能,由测试描述法指定算法名称、输入参数等计算属性,把计算过程的实现内嵌到执行系统中。把协议测试中可能遇到的计算需求分为三种类型,包括默认的计算类型、可静态确定的计算类型、动态确定的计算类型,分别给出了在这种测试框架下针对这三种计算类型的测试解决方案。这种测试框架可以实现任意复杂的计算过程,能够满足对含有复杂计算过程协议的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540928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04375.4
申请日:2003-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下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设计方法,得到了新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结构。通过对IPv6协议测试状态转换的研究得到测试例的测试序列的新的生成方法,用给出的通用算法生成测试例的前测试步的测试序列,依据测试例对应的测试目标得到测试例的测试体的测试序列,测试例不再包含后测试步。新的IPv6协议一致性测试例结构由前测试步和测试体两部分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除IPv6邻居发现协议外的所有IPv6协议。采用这种方法简化了测试例的测试序列,缩短了测试例执行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8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487066.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69/22 , H04L9/40 , H04L43/045 , H04L4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网络中OSPF协议异常行为的方法,包括:在待检测的网络环境中,实时获取OSPF协议报文;按照预设的报文特征集合,提取所获取的OSPF协议报文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所述预设的报文特征集合包括规模特征组、LSU特征组、LSAck特征组、LSR特征组、He l l o特征组;用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基于OSPF协议报文的特征向量判断报文是否异常,其中,所述机器学习模型是以报文特征向量为输入、报文是否异常为输出的以历史OSPF协议报文为样本数据经过训练生成。本发明通过预设的特征集合和由嗅探器、特征提取模块、训练好的机器学习模型组成的系统可以有效提高OSPF协议报文异常行为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0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17301.3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攻击流量生成方法,所述攻击流量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攻击行为并基于历史攻击行为的参数构建攻击知识库;响应于生成攻击流量数据包的测试需求,基于预先构建的攻击知识库中与测试需求对应的攻击模型包含的攻击行为信息生成多个攻击数据包模板,其中,所述每个攻击数据包模板包括默认数据和待填充数据,默认数据是与攻击无关并依赖于底层协议的配置数据,待填充数据至少包括攻击行为相关的攻击载荷;并发填充所有已生成的攻击数据包模板中的攻击载荷。由此,本发明可以高速、灵活地生成大规模内容动态变化的攻击流量,以较高的真实性模拟各类常见网络攻击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42575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1382366.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成用于检测网络节点的状态的训练集的方法,包括:构建多个网络结构,其彼此在网络规模和/或网络拓扑方面存在不同;根据构建的每种网络结构进行基于IS‑IS路由协议的状态模拟,其中,分别通过多种引发异常的手段在预定时段模拟各种异常状态,其余时段模拟正常状态;获取在各状态模拟时从相应的网络节点采集的数据包并基于指定的时间窗口构建多个样本及其标签,获得训练集,其中,样本的输入特征包含基础特征和统计特征,标签指示样本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状态是否异常。本发明通过该训练集训练获得的节点异常检测模型,有效提升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2834.0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域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的查询信息,通过DNS递归服务器进行递归检索;并在获得递归检索的中间数据后,对该中间数据进行安全检测;将递归检索获得的目标数据发送给该用户;对该目标数据、该中间数据和对该中间数据的检测结果,以及递归检索的过程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区块并链入区块链。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80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30682.0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评价的域名访问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从来自用户的域名访问请求中提取域名,并判断所述域名是否在本地域名集合中;如果所述域名不在本地域名集合中,则从服务器获取其他用户对该域名可信度的综合评分;根据所述综合评分来控制对该域名的访问。所述服务器用于计算多个用户对域名可信度的综合评分。该系统中,由客户端根据本地域名集合判断域名可信度,在用户访问网页后,才将域名评价提交给服务器,避免用户未使用就评价。同时,针对用户引入历史评价可信度和时间参数,减小恶意评价的影响,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也有效抑制了域名服务质量的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95577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226260.2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共享资源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P2P网络中的每一客户端记录其对等端向该客户端的上传数据量与下载数据量,根据所述上传数据量和下载数据量计算并保存所述对等端的本地信任值;各个客户端将各自保存的其对等端的本地信任值发送到所述集中式服务器,所述集中式服务器根据所述本地信任值计算各个客户端的全局信任值,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全局信任值发送到各个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根据向其请求资源的对等端的全局信任值做出是否共享资源或者以何种方式共享资源的决定。本发明有利于克服P2P网络中常见的节点自私问题,也能避免某些节点上传资源却得不到相应服务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355578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810119536.X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ADIUS和DIAMETER协议的移动IP应用的兼容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节点与接入服务器之间通讯;接入服务器与翻译代理服务器之间通讯,所述翻译代理服务器将RADIUS和DIAMETER协议的消息格式进行相互翻译;所述翻译代理服务器与认证服务器之间通讯;其中,所述接入服务器和所述认证服务器的其中之一运行RADIUS协议,另一个运行DIAMETER协议。本发明不仅能够使运行不同AAA协议的网络实体协同工作,而且由于采用基于DIAMETER协议的移动IP应用的注册流程,使得基于RADIUS协议的网络实体的注册和认证流程合二为一,提高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