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7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46494.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径向偏振光的共聚焦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在激光点扫描共聚焦成像照明光路中引入径向偏振转换器,通过径向偏振转换器在照明光路中引入径向偏振光,并采用小直径的针孔,进行一次共聚焦成像,得到基于径向偏振光的共聚焦成像,上述基于径向偏振光的共聚焦成像的点扩散函数光斑尺寸显著小于常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成像时的点扩散函数,因而具有较高的成像分辨率,并避免图像处理方法带来的伪影等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678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265780.6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干涉阵列光场的共聚焦并行显微成像仪,对照明模块进行设计以生成四束偏振光,由于上述四束偏振光干涉得到包含大量光斑的阵列光场,从而实现了样品的并行照明;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干涉阵列光场的共聚焦并行显微成像仪,采用面阵探测器接收阵列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根据所述电信号实现基于干涉阵列光场的共聚焦并行扫描成像图像重建,从而实现了共聚焦并行显微成像,提高点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速度,同时还能保证图像的信噪比,提高了图像质量,有利于共聚焦显微技术在细胞动态过程观察等研究方面的应用,有益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36748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438620.7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皮肤疾病辅助检测装置,激光光源模块出射的近红外激光经过PBS分光棱镜后形成的S光反射至二维扫描微镜的中心,使得激光光束经过扫描透镜和筒镜组成的扩束系统后出射的平行光束直径正好对应于物镜入瞳直径,经过1/4波片组件,调节光斑质量后到达物镜,再由物镜将聚焦光斑照射于待测皮肤组织样本面;形成的反射光再沿原光路返回后经过PBS分光棱镜形成的P光透过棱镜到达针孔透镜,再聚焦于多模光纤跳线端面入口,由多模光纤跳线传输至信号探测模块,并经探测模块探测后传输至上位机成像模块处理,实现皮肤疾病辅助检测功能,上述皮肤疾病辅助检测装置,主体体积较小,可以实现手持便携式操作,能够灵活的应用于各难检测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87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804305.8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楔光程补偿的超分辨显微镜,它利用激发光光束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在损耗光光路中引入双光楔光程补偿装置,损耗光经过0‑2π相位板调制形成空心光束,通过双光楔光程补偿装置对光程进行补偿,以使损耗光和激发光的光程满足显微镜对损耗光和激发光的光程差的特定要求。样本中的荧光物质被激发光激发,并且被损耗光损耗后剩下的荧光成分被物镜收集,通过分析该荧光物质中每个位置的荧光强度来实现成像功能。本发明采用双光楔调节损耗光的光程,结构简单,光程补偿精度更高,操作更加快速简便;采用超连续谱脉冲光源同时作为激发光光源和损耗光光源,简化了仪器结构,减小了光照对荧光物质的漂白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219463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10475362.6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案为基于积分采样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成像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中的光电倍增管逐像素采集待成像样本的信号数据;2)所述光电倍增管将扫描得到的各像素的信号数据放大后,通过积分器进行积分,其中首先对扫描至第一像素得到的信号数据和扫描时间进行积分,然后对扫描至第二像素得到的信号数据和扫描时间进行积分,直到对扫描至第N像素得到的信号数据和扫描时间进行积分,N大于等于1;3)将扫描至第一像素的积分作为第一像素的亮度值,而将扫描至第二像素的积分与扫描至第一像素的积分的差值作为第二像素的亮度值,依次计算相邻两次积分的差值,直到得到第N像素的亮度值。本案增强了LSCM的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296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727655.9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束同轴度的调整方法,步骤1)通过在多个激光光源的光路上设置若干个反射镜或分束器,使得所述多个激光光源发出的光合并为一束肉眼无法区分开的光线;步骤2)选取一个能够反射激光的颗粒物,该颗粒物中每个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的一束肉眼无法区分开的光线的光斑直径;步骤3)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中自带的成像装置,将所述的一束肉眼无法区分开的光线对所述颗粒物进行扫描成像;步骤4)若得到的图像含有重影,则判定所述的一束肉眼无法区分开的光线不是一束同轴的光线,调节所述反射镜或分束器,回到步骤3);若得到的图像没有重影,则判定所述的一束肉眼无法区分开的光线是一束同轴的光线,调整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848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045627.4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H03M1/12
Abstract: 一种光电倍增管信号可控积分电路,包括:光电倍增管,用于采集微弱荧光得到微弱信号,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可控积分模块,与所述光电倍增管电性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所述可控积分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可控积分模块对所述电信号进行运算得到电压曲线;模数转换器,与所述可控积分模块以及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压曲线转换为采样信号,并输出。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图像的噪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47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94017.3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5 , G01N2021/6463
Abstract: 一种面阵探测型受激辐射损耗成像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激发光的激发光光源、用于产生损耗光的损耗光光源、扩束系统、涡旋相位调制板、二色镜、波片、扫描振镜、扫描透镜、筒镜、物镜、纳米位移台、长焦会聚镜头及面阵探测器,经所述扩束系统扩束后的激发光与经所述扩束系统、涡旋相位调制板进行扩束并相位调制后的损耗光进入所述二色镜反射后进入所述波片,通过所述波片的激发光与损耗光经过所述扫描振镜后,依次通过经过所述扫描透镜、筒镜和物镜后,聚焦于所述纳米位移台处的样品内部,聚焦于所述纳米位移台处的样品内部的激发光与损耗光产生的光信号通过探测光路、长焦会聚镜头汇聚于所述面阵探测器上成像。本申请操作简便、光能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99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766736.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阵列LED激发装置,包括:LED照明元,所述LED照明元设置在圆形载物环上;狭缝机构,其为圆环形结构,并且在圆环中间设置一条狭缝,所述狭缝机构设置在所述载物环的内侧;柱面镜,其也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柱面镜设置在所述狭缝机构的内侧;其中,所述载物环、狭缝机构和柱面镜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上端盖连接至所述显微镜的物镜上。本发明能够对样品全方位成像,有效消除了样品所成图像上的阴影,提高成像的效果,且成本更低,结构更加紧凑小巧,同时采用多色LED照明元,成像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0576912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92231.3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68 , A61N5/06 , A61N2005/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聚焦的诊疗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基于共聚焦成像技术,在激光光源设置成像用激光光源及治疗用激光光源,提供成像模式和治疗模式,能够对诊疗区域进行共聚焦成像并分析出需要进行激光治疗的治疗区域,切换为治疗用激光光源对治疗区域进行激光治疗,这样实现将成像诊断和激光治疗结合在一台设备上,不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仪器,操作过程简便,同时采用共聚焦技术进行激光治疗时,能够对治疗区域进行精准的定位和照射,不会给某些敏感区域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伤害,大大提高了激光的治疗效果,极大利于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