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184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1452215.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炭电池电极制备,以酚醛树脂为碳源,于酚和醛反应过程生产酚醛树脂的反应体系中添加造孔剂得到含造孔剂的酚醛树脂反应液,将含造孔剂的酚醛树脂反应液固化于石墨集流体表面,高温烧结该石墨集流体制备碳电极;使用强酸或强碱溶液洗涤所制备的碳电极从而得到具有分级孔的碳电极,将具有分级孔的碳电极浸渍于铅盐溶液后烘干,将烘干后的碳电极浸渍于硫酸溶液中,制备出具有分级孔结构的內混型铅炭电池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81231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11061800.X
申请日:2016-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部分石墨化活性炭基铅碳电池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活性炭颗粒中分布有石墨绸带,炭颗粒中石墨绸带量为0.1‑50wt%,且含有作为析氢抑制剂的铅元素;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3000m2/g,电导率为0.01~100S/cm,铅含量为0.01~30wt%。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具有步骤简单,低能耗和低水耗,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负极掺加采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铅毒化部分石墨化活性炭的铅碳电池充放电反应可逆性、充放电循环寿命和充电接收能力均显著优于传统铅酸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876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510924114.X
申请日:2015-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作为铅碳电池负极材料的金属元素掺杂碳包覆的铅粉,其特征为在构成铅粉的氧化铅颗粒表面包覆含有金属元素的碳。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作为析氢抑制剂的金属元素可溶性盐溶液加入到络合剂溶液中,混合均匀;待金属离子与络合剂反应完全形成金属离子络合物溶液后,将铅粉加入到该络合物溶液中充分搅拌,加热除去水分,使络合物包覆在铅粉颗粒表面;最后将产物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炭化处理,得到金属元素掺杂碳包覆的铅粉。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原位复合一次性实现对铅粉的碳包覆和包覆碳的抑制析氢修饰。这种金属元素掺杂碳包覆铅粉复合铅碳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68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1062257.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自支撑多孔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以一种或二种以上有机高分子树脂、导电剂与碳材料混合制成浆料,刮涂于玻璃板上,通过浸没相转化法,冷冻干燥制备而成柔性多孔自支撑电极。该柔性自支撑多孔电极在电极制备工艺、经济性、电极组成结构及电池性能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338.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液内混型铅碳电池用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负极包括铅材料,负极中含有0.1-10wt%的经过毒化处理的碳材料,其中碳材料为炭纤维、活性炭中的一种和两种组合,本发明所涉及的富液内混型铅碳电池具有和铅酸电池相近的能量密度,和内并型铅碳电池相近的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和3-5倍于富液铅酸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命,不但适合于新能源汽车的起停应用,也适合于现有燃油汽车车载电池的替代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003.3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碳电池负极,负极中含有0.1~50wt%的改性碳纤维,所述的改性碳纤维通过将碳纤维先进行活化,再进行毒化而得到;不仅降低了铅碳电池的成本,在负极板中的导电网络结构,降低电池内阻,有效抑制了电池的硫酸盐化,降低了铅碳电池循环寿命过程中的水损耗,提高析氢过电位,延长部分核电状态下铅碳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HRPSOC),增强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低温起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898.0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流体在铅炭电池或铅酸电池中的应用,可显著地增加电极板栅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减小活性物质与板栅的接触电阻,提高活性物质担量,提升电池的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和电池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84577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839022.6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碳电池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其负极和应用。首先通过在多孔碳中原位生成硫酸铅的方法提高碳材料堆积密度,减小碳材料与铅粉的密度差,然后将改性活性炭与铅粉、添加剂采用剪切法实现均匀混合,从而制备出高性能的铅炭电池复合负极。本发明所涉及方法制备的铅碳电池复合负极具有比传统铅酸电池高的充放电可逆性、充放电循环寿命和充电接收能力,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45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090894.8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网状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网状隔膜代替传统的隔膜,该网状隔膜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将正、负电极隔开;胶体电解质充满正、负电极活性物质的孔道,并通过网状隔膜的网孔相互连通,构成电解质离子迁移通道。采用网状隔膜,既可以避免发生正负极短路,又可以大幅度降低电解质离子在正负极间的迁移阻力,与采用无隔膜结构和胶体电解质的超级电容器相比,该超级电容器具有安全性高和封装形式多样的优点。与采用聚丙烯无纺布等传统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相比,采用网状隔膜的胶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具有内阻低和功率密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18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698484.7
申请日:2013-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型超级电容器三元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锶掺杂的锰酸镧、钛酸锂和碳纳米管构成,其中锶掺杂的锰酸镧、钛酸锂和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80:10‑5:90:5。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碳纳米管表面包覆一层二氧化钛,然后通过浸渍法引入锂盐,使之生成钛酸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含有镧、锶、锰金属离子的溶胶进行浸渍后,经过高温处理使之在钛酸锂包覆层表面形成钙钛矿型锶掺杂的锰酸镧薄膜,从而得到锶掺杂的锰酸镧/钛酸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三元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适合作为锂离子型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其比容量在10C的倍率下达到153mAh/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