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134992.8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地表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以科学地监测动态裂缝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选择合适区域和手段,对不同扰动程度下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监测,以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采动全过程中土地损伤情况,为区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34992.8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地表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以科学地监测动态裂缝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选择合适区域和手段,对不同扰动程度下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监测,以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采动全过程中土地损伤情况,为区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8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5474.9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其方法如下:分别制备煤岩体样品A、煤岩体样品B,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扫描;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饱和浸水处理并分别进行扫描;将煤岩体饱水样B磨成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得到矿物成分比重数据;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得出煤岩体饱水样A的孔隙与孔径比重数据;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饱水样A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孔隙与孔径变化数据和矿物成分变化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煤岩体在浸水前后的孔隙演变情况及矿物成分演变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能够精确表征出水岩作用下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数据,对煤岩体的结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052254.3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一种浅埋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属于煤矿高强度开采损伤控制及地表减损方法。本发明针对西部矿区浅埋高强度覆岩大损伤“两带”发育结构提出垮落带与离层裂隙带注浆充填形成低损伤“三带”覆岩结构,大大减缓了地表损伤。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覆岩关键层所在位置;计算出关键层破断前最大挠度w;计算出离层裂隙带所需注浆量计算公式根据煤层工作面开采高度及顶底板性质确定垮落带高度H1;进而给出确保关键层不断裂的垮落带注浆量的计算公式Vk=dH1L‑Vg‑(H1‑M)bdL。根据计算结果在工作面下位基本顶初次断裂后从地面打钻井向垮落带内注浆;在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时,向离层裂隙体开始注浆;如摘要附图所示。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浅埋高强度开采地表损伤程度,实现西部矿区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开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