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134992.8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地表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以科学地监测动态裂缝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选择合适区域和手段,对不同扰动程度下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监测,以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采动全过程中土地损伤情况,为区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80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473118.7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和地下水库群内矿井水的转移方法,其中,该地下水库群包括两个以上的地下水库,且地下水库之间分别通过引水管道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分布式地下水库群和地下水库群内的矿井水的转移方法通过在多个地下水库之间建立引水管道,对地下水库内的矿井水进行转移和调控,集中抽采,有效利用地下水。同时对于不同煤层的地下水库,在开采时转移地下矿井水,避免了开采时对矿井水的外排,减少了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293741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73731.9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环境勘察中的外生菌根菌丝野外原位动态监测方法。本发明的监测方法可以完整监测到嵌入在宿主植物根系上的菌丝体,同时还可长期原位监测,由此可以动态获得不同生长期的菌根菌群的发育规律,这就为外生菌根菌丝作用机理研究、定量化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为后续的土地修复提供重要的现实生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5862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34992.8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工开采区地表环境损伤的监测方法,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研究地表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作面最前端裂缝与工作面位置之间的数学模型,以科学地监测动态裂缝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选择合适区域和手段,对不同扰动程度下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监测,以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采动全过程中土地损伤情况,为区域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482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64803.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20/1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对抗网络矿区土地覆盖识别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S1、获取一个区域内影像块数据集和土地覆盖标签数据集;S2、基于Pytorch构建包含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3、构建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S4、利用联合感知损失函数对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动态训练直到达到纳什平衡;S5、向训练后的生成网络输入研究区的影像块数据,输出矿区土地覆盖识别结果图。本发明通过土地覆盖样本数据集对构建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采用联合感知损失函数,最终实现对输入研究区影像块数据的矿区土地覆盖识别并输出特征图,提高了高分遥感影像中矿区土地覆盖的识别精度及分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77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13009.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F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空区覆岩渗流能力计算与修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首先得到研究矿区覆岩的三带结构,其次利用超声波测试法对研究矿区覆岩的三带结构进行测量并得到修复前的渗水能力,最后对研究矿区覆岩进行修复并计算渗水能力,评估修复后研究矿区覆岩渗透改善情况。本发明结合覆岩岩性硬度与超声波测试法进行裂隙测量并能计算得到覆岩渗流能力,利用高压水射流对主要竖向裂隙通道进行水力化碎胀处理,实现覆岩结构裂隙带人工修复与治理,为煤炭安全生产、含水层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8314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区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研究模拟方法,其方法包括:A、利用UDEC软件构建基岩模型,利用PFC模拟软件构建地表模型;B、对基岩模型进行仿真开采,基岩模型与地表模型传递循环至平衡并记录数据;C、分析得出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D、得出开采传递损伤研究数据、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关系科学研究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复现模拟,能够模拟分析基岩与风积沙地表损伤传递演变过程,并能得到传递数据,同时也能随仿真开采进行持续模拟研究,对矿区安全开采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15474.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3/046 , G01N23/20 ,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浸前后煤岩体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重构表征方法,其方法如下:分别制备煤岩体样品A、煤岩体样品B,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扫描;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干燥样B进行饱和浸水处理并分别进行扫描;将煤岩体饱水样B磨成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得到矿物成分比重数据;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得出煤岩体饱水样A的孔隙与孔径比重数据;对煤岩体干燥样A、煤岩体饱水样A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孔隙与孔径变化数据和矿物成分变化数据。本发明能够实现煤岩体在浸水前后的孔隙演变情况及矿物成分演变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能够精确表征出水岩作用下孔隙结构与矿物成分的变化数据,对煤岩体的结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052254.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浅埋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属于煤矿高强度开采损伤控制及地表减损方法。本发明针对西部矿区浅埋高强度覆岩大损伤“两带”发育结构提出垮落带与离层裂隙带注浆充填形成低损伤“三带”覆岩结构,大大减缓了地表损伤。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覆岩关键层所在位置;计算出关键层破断前最大挠度w;计算出离层裂隙带所需注浆量计算公式根据煤层工作面开采高度及顶底板性质确定垮落带高度H1;进而给出确保关键层不断裂的垮落带注浆量的计算公式Vk=dH1L‑Vg‑(H1‑M)bdL。根据计算结果在工作面下位基本顶初次断裂后从地面打钻井向垮落带内注浆;在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时,向离层裂隙体开始注浆;如摘要附图所示。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浅埋高强度开采地表损伤程度,实现西部矿区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2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201312.5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生态时间累积效应点与空间累积范围识别方法,A、构建矿区生态质量指数,B、构建矿区生态扰动时空累积效应指数,C、构建驱动因子数据集与地理时空加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而构建矿区MESCE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MESCEI指数空间序列数据集,通过数据拟合坐标系模型在直角坐标系中拟合时间累积曲线并识别曲线拐点,通过数据拟合坐标系模型在直角坐标系中拟合空间影响曲线并识别空间影响范围。本发明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并反演得到矿区生态质量指数,构建地理时空加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然后由此构建出MESCEI时间序列数据集与MESCEI指数空间序列数据集,实现了矿区生态的时间累积效应点与空间累积范围的识别,为矿区生态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