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118214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2748378.2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包括钢管桩,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管桩上对所述海缆进行引导的海缆导引结构;所述海缆导引结构包括下部海缆导引结构和上部海缆导引结构;所述上部海缆导引结构包括内平台电缆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管桩内置的分段式海缆导引通道,并配合后装式电缆口,既保证了钢管桩顺利沉桩,又可对海缆平顺进入桩内起到导引作用;与之相配套的海缆牵引方案,可有效提高海缆牵引施工效率,同时与后备牵引结构配合,还可实现现场沉桩完成后海缆牵引绳的快速穿引,为预置牵引绳缺失或断裂等施工场景提供了可靠、高效的补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115674U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23526983.1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奔 , 王德志 , 李炜 , 姜贞强 , 罗金平 , 王滨 , 熊根 , 赖踊卿 , 王淡善 , 吕娜 , 高鹏 , 石锐龙 , 吕君 , 张杰 , 许光明 , 张学栋 , 吴新云 , 刘荣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浮筒单点系泊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包括浮体结构和单点系泊系统,以及将所述浮体结构和所述单点系泊系统连接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与海上风电设备连接的过渡连接部;所述单点系泊系统包括转塔,使所述浮体结构在风浪来袭时绕所述转塔中心旋转,所述转塔外部为与所述框架结构连接的转筒;所述浮体结构包括在两侧设置的浮筒,且所述浮筒内设置压载舱,通过所述浮筒提供的浮力使整体结构形成漂浮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单点系泊系统,使整个浮体结构具有随风浪变化而产生位置变化的风向标效应,因此使其在恶劣风浪流条件下抗风浪能力强,同时适用水深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8235349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21835998.9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斜撑板连接的新型风机塔筒‑导管架过渡段结构,主要包括导管架主腿、斜撑板连接结构、主筒体以及底部平台板。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采用斜撑板连接的新型风机塔筒‑导管架过渡段结构,该新型过渡段主要起到有效连接导管架和风机塔筒之间的作用。过渡段和斜腿之间通过斜撑板梁传递载荷,结构型式简单,保证有效传递载荷的前提下,能够降低整体工程量,有效减少焊接节点以及焊接难度,降低疲劳风险的同时控制成本造价。平台板采用板梁结构,一方面起到传递部分载荷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导管架基础的外平台,通过合理布设作为运维平台以及物资平台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044183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1698993.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筒重力式基础的海上风机一步式整体化安装装置及系统,室内基础预制,陆地塔筒吊装和机舱、叶片组装,海上风机整体运输,现场风机整体沉入和调平,实现了海上风机基础、塔筒、机舱和叶片的一步式整体化安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浮筒重力式基础的海上风机一步式整体化安装装置及系统具有海上工作量小、海上作业无需大型起重设备、作业费用低、施工速度快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海上风力发电机分步运输、安装,施工期长且施工费用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00701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1381037.5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型钢和混凝土加强的大直径海上风机单桩基础,包括单桩,单桩的内部设置桩内加强柱(10),单桩和桩内加强柱(10)的下部打入海床泥面内,所述单桩的内壁(1)与桩内加强柱(10)的外壁通过T型钢相连接,所述T型钢在单桩的内壁(1)与桩内加强柱(10)之间沿单桩的内壁(1)环向间隔布置,在海床泥面的上方所述单桩的内壁(1)与桩内加强柱(10)之间具有水中灌浆段(7),在海床泥面下方所述单桩的内壁(1)与桩内加强柱(10)之间、桩内加强柱(10)内具有入土灌浆区(9)。本实用新型将型钢结构与大直径单桩进行组合,并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强,提高单桩基础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232873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219543.X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水下表面制造局部干区的系统及涂层修补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解决钢管桩水下表面涂层损坏区由于浸水环境而难以进行有效修补的问题,该系统具有施工船和水下作业舱;施工船上设有压缩空气泵、废料回收箱、涂料压力泵、淡水泵和远程控制台;水下作业舱罩于钢管桩水下拟施工区域表面,水下作业舱罩上与钢管桩接触部位设有一圈密封圈,该水下作业舱经固定机构固定于钢管桩上;水下作业舱上端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压缩空气入口,压缩空气入口经压缩空气管道连接施工船上的压缩空气泵;水下作业舱下端设有连通其内部的气水排出口,气水排出口经排出管道连接施工船上的废料回收箱。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0927689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283613.8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奔 , 吕娜 , 石锐龙 , 姜贞强 , 罗金平 , 李炜 , 王滨 , 熊根 , 高鹏 , 吕君 , 赖踊卿 , 李祯懿 , 孔德琼 , 朱斌 , 吴新云 , 张学栋 , 黄国香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管架基础消波装置,所述消波装置设置在导管架基础的主筒体与下部桩基础之间的导管架主腿上,消波装置包括吸波箱,所有所述吸波箱围设在导管架基础外部形成对导管架基础的防护消波状态,吸波箱内部填充设置多孔材料;所述导管架主腿在其承受波浪荷载的高度区域设置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沿横向方向延伸或收缩设置,支撑结构在其远离导管架基础侧端部设置第一套管,所述吸波箱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在竖向方向上设置使其们相互连接的锁止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波箱及其内的多孔材料大幅削减波浪势能,减小波浪荷载对导管架基础所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20319731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842429.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抽水蓄能功能的海上风力发电单桩基础结构,包括:单桩基础,单桩基础内部设有储水腔体,单桩基础上部设有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与电网相连通;排气通道,排气通道设置于储水腔体的上部,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阀;进水管,进水管设置于储水腔体的下部,进水管内设有进水阀,进水管的进水路径中设有水泵;出水管,进水管设置于储水腔体的下部,出水管内设有出水阀,出水管的出水路径中设有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与电网相连通;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风力发电设备、排气阀、进水阀和出水阀电连接。基于风力发电设备的不同供电状态,可对海水势能进行存储或将存储的海水势能转化为电能,有效降低风力发电不稳定给电网造成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219952021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0576436.X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华东勘测设计院(福建)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过渡段的负压桶与水下单桩组合的海上风机基础,其包括:上部结构和与上部结构相连接的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包括过渡段、两个以上的斜支撑件和负压桶件,两个以上的所述斜支撑件的一端分别与过渡段相连接,两个以上的斜支撑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负压桶件;所述过渡段的下部设有过渡段连接部;所述下部结构为连接于海底上的水下单桩,所述水下单桩的上部设有与过渡段连接部相连接的单桩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摒弃了桩桶之间水下注浆的连接方式,采用斜支撑结合海床面以上灌浆过渡段的连接方案,可以更有效的传递荷载,连接可靠性高且便于施工;采用上下结构,优化结构设计,提高连接强度,减少海上施工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218667528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0535857.3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溜桩风险的结构。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领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免超大直径单桩基础溜桩风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单桩基础内壁的周向均匀固定有多个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与单桩基础内壁之间形成上下两端敞开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单桩基础内壁上固定安装连接板材,当单桩基础打入到较软土层后,溜桩时在单桩基础内壁与连接机构之间形成土塞,增大单桩基础的桩端承载力,从而避免溜桩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