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409805U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21367722.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柱双母线背靠背阶梯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单柱双母线背靠背阶梯布置结构,包括垂直设置的钢管杆、水平设置的水平钢管支墩、汇流母线和主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钢管杆的两侧采用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三层长短不一的水平钢管支墩,并在水平钢管支墩端部分别设置母线的支柱绝缘子;所述的支柱绝缘子呈水平阶梯布置,所述的汇流母线通过支柱绝缘子阶梯布置在钢管杆的一侧,主母线通过支柱绝缘子阶梯布置在钢管杆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将常规水平布置的母线优化为背靠背上中下阶梯排列的母线,避免了在垂直布置下,相邻相间在雨雪天气因水柱而导致相间短路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5985947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676395.1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一种伦敦塔桥式输电线路不停电跨越系统,所述的系统主要由位于被跨线路一侧的跨越架和另一侧座地液压提升抱杆组成,跨越塔架的中部通过一辅助横担铰接有一副可上下摆动的铝合金抱杆,在该铝合金抱杆上安装有多排托线杆并组成一朝向被跨线路一侧平置的组合托线架;座地液压提升抱杆的中部也通过一辅助横担铰接有一副可上下摆动的铝合金抱杆,在该铝合金抱杆上安装有多排托线杆并组成一朝向被跨线路一侧平置的组合托线架;在被跨线路两侧的组合托线架之间通过导引绳的牵引、安装有经展放后的导线。本实用新型考虑在220kV线路附近分别设置跨越塔架,并在跨越塔架上悬吊组合托线架的形式,实现全过程零停电封网跨越架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节省大量时间和费用,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5944902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676521.3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不停电架线的剪刀式自展跨越系统,它主要由两组安装在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两侧可相对伸展的剪刀式自展跨越架组成,在两组剪刀式自展跨越架之间安装有用于托放导线的翅形支架,所述的剪刀式自展跨越架由两副铝合金抱杆中间铰接形成剪刀式交叉,其中一副铝合金抱杆底端铰接于水平卧式导轨的一端,顶端铰接第三副铝合金抱杆,杆身顶端安装翅形支架,另一副交叉铝合金抱杆底部滑轮行走于水平卧式导轨上,顶部滑轮行走于第三副铝合金抱杆底部的滑轮导轨上;所述水平卧式导轨上的滑轮由钢丝绳连接到机动绞磨上,形成闭合牵引回路,并由机动绞磨正反转带动跨越架进行升降;所述卧式导轨上、在跨越架伸展到位后的滑轮位置处设置有能防止跨越架伸缩变形的楔紧块;它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组合灵活,不仅可避免跨越架线受交通封道的条件限制,还可
-
公开(公告)号:CN205123196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998502.8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蝶型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布置方式。目前的四回路输电线路杆塔,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线路走廊宽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每组蝶形横担由一根水平横担和二根连接在水平横担上的斜横担组成,斜横担的底部连接在水平横担的中部;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第一相导线分别连接在下组蝶形横担的水平横担的两端部,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第二相导线分别连接在下组蝶形横担的两个斜横担顶部,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第三相导线分别连接在中组蝶形横担的水平横担的两端部;同一回路的三相导线呈三角形分布。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多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头间隙,有效解决了杆塔受力合理性与线路走廊宽度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204680449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37439.6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B7/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蒸发对流降温系统。对于目前敷设冷却水管及更换海缆登陆段处土壤两种方案而言,不可避免地遇到海缆离开冷却环境后,空气中敷设时载流量与海中运行不匹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海缆登陆段的空气敷设段设置一雨水蓄水池,雨水蓄水池通过毛细降温垫与海缆相连,海缆经毛细降温垫包裹通过雨水蓄水池;所述雨水蓄水池的顶部设有一集水装置,该集水装置的集水面上设有一集水孔,雨水通过集水面汇聚到集水孔中,集水孔内设置一过滤装置;所述的雨水蓄水池设置在登陆段海缆的脱离海水段处。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海缆登陆段载流量的瓶颈被打开,实现了海缆登陆段与海水中载流量相同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04678759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39218.2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25D1/02
Abstract: 目前沿海缆登陆段附近敷设冷却水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敷设冷却水管需另建独立水源,并要实时监测冷却水水位水量,冷却水管运行维护困难,对冷却水泵电源及设备要求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潮汐能给海底电缆登陆段循环降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海中低潮位段的防淤锚固井和设置在陆上用于冷却海缆的海水蓄水井,所述的防淤锚固井和海水蓄水井通过冷却水管相连,海缆通过防淤锚固井后,置于冷却水管中并到达海水蓄水井。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海底电缆登陆段由于海水与陆地的分离而造成海缆登陆段运行环境变化、载流量降低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932698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84642.1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母线双断路器分段接线结构。现用的双母线接线结构,结构复杂,电气元件多,运行时操作不够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段母线、第二段母线、第一主变压器和第二主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一段母线中,第二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接入第二段母线中,所述的两段母线上各接有多个出线回路;所述的两段母线之间设有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该第三主变压器的进线回路包括第三主变压器、两个断路器和多个隔离开关,第三主变压器通过两个断路器跨接于两段母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793637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37160.2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网电气有限公司
IPC: H02B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模组,本模组的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间隔设于支架内,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的接线端子分别连接于支撑绝缘子,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模块设于支架内,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分别采集至少两个电容器单元的电流信号,至少两个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光缆连接至后台监控设备。本模组方便构成电容器装置,其现场接线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并可对故障电容器单元及时发现,避免故障扩大,确保变电站正常、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4732832U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20239427.7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淤型海缆锚固井。现有海缆锚固井对海水的含泥砂量有一定的要求,含泥砂等杂质太多的冷却水,会对冷却水管造成堵塞,影响海缆冷却降温。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井体的顶部设有一冷却海水进水口,井体内形成一冷却海水池和一位于冷却海水进水口正下方的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与冷却海水池在井体的上部相通,沉淀池的底部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排砂口,所述的海缆锚固夹位于冷却海水池的池底;位于海缆入口侧的井体上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浮筒进水口和与浮筒进水口相通的浮筒升降腔,该浮筒升降腔内置一可升降的浮筒。本实用新型对通入的冷却海水进行沉淀泥砂及自动排出泥砂,防止了海缆锚固井的冷却水管被淤堵。
-
公开(公告)号:CN204681060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239563.6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浙江浙电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1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终端塔硬引线连接金具。管母引下线使用的管母为标准化设计,在现场使用中,两管母采用氩弧焊接,增加了施工难度;或增加支撑绝缘子;与使用管母引线减少支撑绝缘子的初衷不符。本实用新型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中空形成可放置一管母的第一内腔和可放置与前述管母套接的另一管母的第二内腔,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相通,所述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的连接处形成一圈台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两根不同管径管母套接后的电气连接及机械连接,从而可任意调节管母与架空线对接的位置,有效解决了管母连接操作困难和支撑绝缘子增加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