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面板干缩分析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91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343107.1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面板干缩分析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面板的有限元模型;步骤S2:对有限元模型赋予混凝土的材料参数;步骤S3:根据面板所处的湿度环境条件,获取有限元模型对应的湿度边界条件和湿度场;步骤S4:根据湿度场将有限元模型划分为不同的湿度区域,并对湿度区域赋予混凝土干缩形变增量;步骤S5计算有限元模型对应的面板应力,并根据面板应力以及面板对应的抗拉强度,获取有限元模型对应的面板开裂信息;步骤S6:调整有限元模型对应的湿度环境条件和混凝土干缩形变增量,重新执行步骤S1至S5,直至面板应力在混凝土抗裂强度范围内。本发明可有效模拟混凝土面板出现裂缝的过程,为面板防裂设计、施工以及运行防护给出指导。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3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59587.2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洪堤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洪堤,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下游设置有堤坝主体,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堤坝主体前后两侧的两个限制护栏,两个所述限制护栏相背面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插接于河床两岸内。本发明由于缓冲坝滑移时需要不断地克服摩擦等阻力以逐步向底板靠近,因此能够减缓洪水波浪的冲击强度,以减缓对堤坝主体的直接冲击强度,而翻转阻尼坝和提升滑块时,能够进一步增加对缓冲坝移动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减缓冲击强度的效果,同时由于提升滑块的提升可以将波浪抬升并冲过缓冲坝的漂浮异物进行承接及推移,使其在提升滑块的斜面作用下滑落至堤坝主体的顶部,以便于回收。

    一种水上近程安防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1131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309772.6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近程安防系统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移动式红外对射电子安全围栏本体、后台电子围栏安措报警监控平台、红外摄像平台、定位平台;移动式红外对射电子安全围栏本体上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后台电子围栏安措报警监控平台与移动式红外对射电子安全围栏本体之间无线通讯连接,后台电子围栏安措报警监控平台用于对移动式红外对射电子安全围栏本体反馈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分析以及确认;红外摄像平台用于对水上可疑目标进行监控、跟踪;定位平台用于对水上可疑目标进行定位;通过本发明能够对侵入目标进行有效防御,阻止其通过重点监控水域对大坝、码头、水面船只及岸边重要设施造成破坏。

    一种混凝土面板接缝表层柔性止水防冰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593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7053.X

    申请日:202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面板接缝表层柔性止水防冰结构,包括混凝土面板、弹性支撑件、可压缩塑性嵌缝材料和柔性防渗涂层,相邻两个混凝土面板形成V形槽,弹性支撑件卡接在V形槽底部,可压缩塑性嵌缝材料镶嵌设置在V形槽内,柔性防渗涂层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土面板上;一种混凝土面板接缝表层柔性止水防冰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将混凝土面板上表面打磨露出粗骨料,将弹性支撑件卡接在V形槽内部,将可压缩塑性嵌缝材料分层放入V形槽内部,将界面剂涂抹在相邻混凝土面板上表面,铺设柔性防渗涂层;本发明施工简单、防渗性能好、耐久度高、适用于严寒地区新建工程。

    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9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0241082.7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平台、振源模块和水声器模块,通过控制振源模块在大坝下游面进行敲击,通过上游水中光纤水声器接收信号,测试过程中实现“一发多收”,数据采集处理平台记录若干组发射振源信号及混凝土坝各测点位置上的水声器接收信号,记录振源点及水声器点的空间坐标位置,获得测试数据后即可计算混凝土坝各空间测点之间的弹性波走势,进而判断出低波速区域或低波速带,形成该检测断面的CT图像,对应坝体内部的裂缝、空洞、老化混凝土或其它的缺陷特征,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断面的检测,最终形成三维的大坝CT图像,为下一步修补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PCCP管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6352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83948.5

    申请日:201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CCP管的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设计,所述PCCP管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从内侧到外侧依次包括:柔性防渗涂层、碳纤维布层、弹性及刚性组合垫层以及PCCP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本发明提供的PCCP管预应力碳纤维补强加固结构,通过设置弹性垫层,在保证PCCP管没有明显受力的前提下,增加了碳纤维布层的变形量,从而增加了碳纤维布层所能承受的拉应力,即预应力碳纤维,进而减小了分散到PCCP管的应力,避免了PCCP管混凝土出现裂缝或预应力钢丝断裂,使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最大程度地增加了碳纤维对PCCP管的补强加固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