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4280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96448.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S容量扩展装置,包括:FPGA模块、光纤通信接口电路、LVDS转换电路、通信接口电路、机箱和槽位号接口电路、电气接口电路;作为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主控制器板卡与I/O机箱中I/O类板卡通信的桥梁,通过FPGA完成数据接收与分发、数据汇总与上报,对数据作基本的帧检测与编解码、同时可监控通信链路的连接状态功能;这种支持单配置、主从热备、1oo2D架构的DCS系统扩展装置能实时、可靠地完成主控制器板卡与I/O类板卡间通信扩展功能,满足点对点安全级通信隔离、快速响应的要求,适合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领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996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10909.1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潜式动力定位海上核电站,包括双层壳体船,在的双层壳体船上安装有反应堆舱、保护壳、反应堆装置、发电机舱、发电机组、电力推进装置舱、电力推进器,电力推进器带动浆舵舱内的主推进装置;双层壳体船的客体之间形成加载水舱。本发明可部署在浅海区域、深海和孤岛附近,并特别适用于海况较为恶劣的深海地区,利用核能为海洋油气开发、孤岛开发等提供能源,由于利用动力方式进行定位,又可通过下潜方式规避极端气候条件,在深海地区适应力强,可根据能源需求采用不同的单元机组数配置,对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浮动电站可用于军事基地或者军民两用大型综合补给基地能源供给,具有较好的军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35155.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堆芯参数的设计方法、设备、介质及核能动力系统。该反应堆堆芯参数的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沸腾临界时目标条件下的热工水力参数;根据热工水力参数,通过目标关系式确定目标热流密度;基于目标条件下的目标热流密度,确定沸腾临界的目标影响因子;获取流动失稳时静止条件下的第一出口含汽率和瞬变外力场条件下的第二出口含汽率;根据第一出口含汽率和所述第二出口含汽率,确定流动失稳修正系数;根据沸腾临界的目标影响因子和流动失稳修正系数,确定反应堆的堆芯设计准则;基于反应堆的堆芯设计准则,设计反应堆堆芯的参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设计反应堆堆芯的参数,能够提高核反应堆在瞬变外力场环境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846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54167.9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力场对热工安全影响确定方法、装置、核反应堆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瞬变外力场对堆芯热工安全的影响因子确定方法,明确能够表征瞬变外力场对核反应堆全工况堆芯热工安全边界影响程度的物理参数,并确定需要开展的实验类型及规模;建立瞬变外力场堆芯热工安全分析实验及测试测量方法,通过开展实验获取瞬变外力场对核反应堆全工况堆芯热工安全边界影响的物理参数;基于所述物理参数确定瞬变外力场对核反应堆全工况堆芯热工安全的影响程度,并根据所述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瞬变外力场对堆芯热工安全的影响因子。本发明为保障瞬变外力场核反应堆全运行工况下的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346816.1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组合几何中子输运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采用归并方式将几何区域转化为几何逻辑表达式,并将几何逻辑表达式划分为简单逻辑表达式和复杂逻辑表达式;当几何逻辑表达式为简单逻辑表达式,则采用短路法对简单逻辑表达式进行计算,得到逻辑表达式结果;当几何逻辑表达式为复杂逻辑表达式,则采用调度场算法对复杂逻辑表达式进行解析得到逆波兰表达式,并对逆波兰表达式进行解析计算,得到逻辑表达式结果;最后基于逻辑表达式结果,判断任意中子坐标点与复杂几何区域的包含关系并对中子进行射线追踪,以提高几何传递灵活性和射线追踪效率,同时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63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1301111.8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1/14 , G06F9/448 , G06F12/08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状态变量有限状态机的核DCS回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核安全级系统经典有限状态机的基础上建立记忆态变量模块;所述记忆态变量模块用于存储记忆态变量;所述记忆态变量为有限状态机在现态之前状态的变量;S2:在核安全级系统进行回溯时,将所述记忆态变量赋值于所述有限状态机的现态变量后根据有限状态机的现态进行回溯。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三状态变量有限状态机的核DCS回溯系统。本发明基于三状态变量有限状态机的核DCS回溯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重复迁移路径应用的化简,实现核安全级系统进行状态回溯时,可以快速进行回退和回放操作,并在核安全级DCS中使用时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82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1517919.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域分解获取堆芯中子标通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两级网格结构:S11、构建堆芯几何对象和组件几何对象;S12、基于构建的几何对象构建两级网格结构,所述两级网格结构包括第一级网格和第二级网格,在第一级网格内根据堆芯几何对象建立求解区域,所述求解区域为规则的矩形结构;S2、根据第一级网格将长特征线分区域截断,根据第二级网格对截断后的特征线进行细网追踪,生成用于堆芯中子输运扫描的特征线段信息;S3、获取堆芯中子标通量:在平源近似的条件下,以堆芯中子的初始标通量为已知参数采用迭代计算获取堆芯中子标通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长特征线法无法适用于获取大规模堆芯的堆芯中子标通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4687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52373.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应现代超级计算机硬件架构的特征线法多级并行方法,包括:对反应堆堆芯利用特征线MOC计算求解中子标通量分布和keff;特征线法MOC计算包括空间、角度、特征线、能量四个维度;将空间、角度、特征线、能量四个维度的并行度映射到现代超级计算机向量化、多核化和集群化复杂硬件架构上;首先进行空间区域分解,空间区域分解并行通过消息传递并行编程模型MPI并行编程模型实现;然后进行角度和特征线区域分解,角度、特征线两个维度的并行度合并使用,通过OpenMP模型展开多级嵌套循环实现;最后进行能群并行向量化处理,能量维度的并行度通过SIMD模型实现。本发明方法计算效率和超级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58626.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箱偏置的高强度紧凑型机柜,包括焊接框架、角规组件、可翻折器件支架、双折叠门和底部走线槽;所述角规组件、可翻折器件支架、双折叠门和底部走线槽均安装在所述焊接框架内部;所述角规组件整体靠近所述焊接框架一侧壁偏置安装,用于安装机箱;所述可翻折器件支架整体安装在所述焊接框架相对所述角规组件偏置安装所在侧壁的另一侧壁上,用于安装器件;所述双折叠门安装在所述可翻折器件支架的外侧,用于保护安装在可翻折器件支架上的器件;所述底部走线槽安装在所述焊接框架的底座上,用于机柜左右两侧相互走线。本发明的主体框架结构的强度满足柜内设备机箱偏置的要求,同时里面设备需布置紧凑且操作方便,最大化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4280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296448.2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S容量扩展装置,包括:FPGA模块、光纤通信接口电路、LVDS转换电路、通信接口电路、机箱和槽位号接口电路、电气接口电路;作为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中主控制器板卡与I/O机箱中I/O类板卡通信的桥梁,通过FPGA完成数据接收与分发、数据汇总与上报,对数据作基本的帧检测与编解码、同时可监控通信链路的连接状态功能;这种支持单配置、主从热备、1oo2D架构的DCS系统扩展装置能实时、可靠地完成主控制器板卡与I/O类板卡间通信扩展功能,满足点对点安全级通信隔离、快速响应的要求,适合在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领域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