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1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5108.8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微通道紧凑换热实验本体、方法、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实验本体包括芯体模块,用于实现流体工质流过待测流道并与边界模块进行换热,完成对流换热过程;边界模块,用于实现边界工质流过以给所述芯体模块提供不同的换热边界条件,以完成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芯体模块性能测量;连接组件,将所述芯体模块和边界模块压紧固定,并引导工质的进出。本发明基于模块化设计,能够测量微通道内的热力参数,为研究微通道换热器并建立流动传热实验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5107.3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微通道换热器标准化实验平台、方法、设备及介质,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性能测量技术领域。实验平台包括连接成实验回路的测量模块、冷却模块、驱动模块和加热模块,以及连接在驱动模块和加热模块之间的稳压模块;测量模块,用于对不同结构的待测换热器进行测量,获得待测换热器的进出口热工参数;冷却模块,用于冷却流出待测换热器的实验工质以维持实验平台正常运转;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实验工质以固定流量运转,保证实验平台的稳定运行;加热模块,用于预热实验工质使其以预设温度值到达待测换热器进口;稳压模块,用于消纳实验平台内由于加热或冷却带来的压力波动。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够实现拆装迅速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7902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15757.7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流部件及换热装置。均流部件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包括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端口,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周侧并与底壁围合形成用于容纳介质的腔室、及与腔室连通的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截面积S2大于第一端口的截面积S1使从第一端口进入的介质从第二端口流出时向周围扩散;侧壁朝向腔室的表面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至少部分壁面为朝向腔室方向凸出的弧面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在第二方向上至少部分腔室的截面积逐渐增大,减少了介质进入喇叭状腔室后的产生的空腔体积,减弱了均流部件内的涡流强度,改善了均流部件内由于涡流现象引起的流束集中现象,提高了均流部件的均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834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10657.5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道换热器泄漏检测方法及测量系统,该检测方法包括:内部泄漏检测;所述内部泄漏检测包括:封堵所述冷侧出口管箱;向所述冷侧进口管箱通入设定温压的气体;检测所述热侧进口管箱和所述热侧出口管箱是否有气体流出;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察所述热侧进口管箱是否有漏点及其位置和所述热侧出口管箱是否有漏点及其位置,解决了微通道换热器进行泄漏检测的操作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0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15757.7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均流部件及换热装置。均流部件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包括沿其厚度方向贯穿设置的第一端口,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周侧并与底壁围合形成用于容纳介质的腔室、及与腔室连通的第二端口,第二端口的截面积S2大于第一端口的截面积S1使从第一端口进入的介质从第二端口流出时向周围扩散;侧壁朝向腔室的表面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至少部分壁面为朝向腔室方向凸出的弧面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在第二方向上至少部分腔室的截面积逐渐增大,减少了介质进入喇叭状腔室后的产生的空腔体积,减弱了均流部件内的涡流强度,改善了均流部件内由于涡流现象引起的流束集中现象,提高了均流部件的均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571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57726.4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布雷顿循环系统,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芯体和管箱,换热芯体包括相邻分布的热侧区和冷侧区,热侧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连接的多个热侧换热板,冷侧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堆叠连接的多个冷侧换热板,热侧换热板和冷侧换热板均设置有工质流道,热侧换热板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热侧回热段和热侧冷却段,冷侧换热板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冷侧回热段和冷侧冷却段;管箱包括相互连通的管件和汇流箱,管件用于输入或输出工质,汇流箱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于换热芯体的工质进出口处,汇流箱用于分配或汇集进出口处的工质。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减少换热装置管箱部分体积,提高布雷顿循环系统的紧凑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9285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30154.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17/1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及换热器,在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将换热器离散为多个换热单元,利用使换热单元密度达到最小化的流道几何参数来确定质量流密度,再利用质量流密度和换热控制方程确定换热单元的长度,以确定换热器的长度和换热器的压降。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换热控制方程进行设计,而不是依据经验和试验进行,不仅有利于简化换热器的设计过程,还有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能,而且由于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中的换热单元密度满足预设条件,该换热器的设计方法还有利于对换热器进行质量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260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8060.4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芯块微流道形变值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换热芯块包括若干层叠的流道板,流道板上具有若干微流道,其中测量方法方法包括:获取换热芯块焊接前后的第一厚度形变值;将第一厚度形变值与流道板的数量相除,确定每个流道板焊接前后的第二厚度形变值;根据第二厚度形变值,确定微流道焊接前后的深度形变值。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对换热芯块进行破坏性的测量方式即可得到换热芯块焊接前后微流道的形变值,提高测量微流道形变值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13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92187.3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20/02 , B23K20/14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扩散焊设备控制方法、真空扩散焊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真空扩散焊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至少两个压头分别向待加工件施加压力;获取待加工件各施压区的应力变化信息,待加工件包括至少两个施压区,一个施压区与至少一个压头关联;根据至少两个施压区关联的单体应变值,计算应力变化平均值;在应力变化平均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分别根据单体应变值与第一预设阈值计算单体偏差值;确定最大单体偏差值、与最大单体偏差值对应的第一施压区,至少两个施压区包括第一施压区;根据最大单体偏差值调整与第一施压区关联的压头向待加工件施加压力的大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待加工件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98812.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1M9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及设计方法、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属于热量交换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1)包括换热芯体(11)、封头部(12)和接管部(13),换热芯体(11)内含有微通道(111)。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利用密排思想将大量微通道以“几字型”布置,具有提高长度、缩小宽度的特点,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和设计方法为不同应用场景的微通道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提供设计思路;所述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利用模块化思想和多物理耦合思想将多种性能测试方法集成结合,为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性能测试效率打开问题解决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