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8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26413.2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自寻优电解制氢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电路拓扑及控制方式,能够在不改变输出电流质量的前提下,减小所需电感和电容数量,同时相比于传统的直流电解制氢,本发明能够在保持电解最佳效率的前提下,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均能高效电解制氢,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波动条件下电解制氢响应慢,纯度低的问题,扩大了碱液电解制氢技术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99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21137.0
申请日:2022-06-24
IPC: H02M7/48 , H02M7/5387 ,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迟切换的逆变器有限控制集MPC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电压源型三相逆变器控制其输出电压,首先采集逆变器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电流和滤波器电流,计算下一采样时刻的预测电压,遍历8组开关状态并选取最小成本函数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最优开关状态,然后比较最优开关状态与当前开关状态,若两者不同则计算最优开关状态的延迟切换时间,最后,经过延迟切换时间后,开关状态切换至最优开关状态,完成本周期控制动作。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在不改变最优开关状态、不增加切换频率的前提下提升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电能质量,同时,本发明中关于切换延迟时间的计算量小,实现简单,不需要额外增加采样输入以及计算新的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21137.0
申请日:2022-06-24
IPC: H02M7/48 , H02M7/5387 ,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迟切换的逆变器有限控制集MPC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电压源型三相逆变器控制其输出电压,首先采集逆变器当前时刻的输出电压电流和滤波器电流,计算下一采样时刻的预测电压,遍历8组开关状态并选取最小成本函数对应的开关状态作为最优开关状态,然后比较最优开关状态与当前开关状态,若两者不同则计算最优开关状态的延迟切换时间,最后,经过延迟切换时间后,开关状态切换至最优开关状态,完成本周期控制动作。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在不改变最优开关状态、不增加切换频率的前提下提升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电能质量,同时,本发明中关于切换延迟时间的计算量小,实现简单,不需要额外增加采样输入以及计算新的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10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008148.5
申请日:2020-01-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中的稳定性分析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耦合评价指标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针对电力系统状态建立空间模型,利用耦合评价指标和非线性解耦方法对空间模型进行解耦,将原高阶的非线性系统近似地转化为一系列解耦的一阶二次和二阶二次系统;然后再以低阶二次系统分析工具判断各状态变量的吸引域,通过状态变量的数值和所得出的吸引域的关系来反映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本发明根据耦合评价指标和线性部分的特征值,筛选不同的耦合对和孤立状态变量,用于指导系统解耦。能够获得可克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高维和非线性挑战,相比于传统的Lyapunov方法能显著降低结果的保守性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参数设计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89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597881.8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描述函数法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光伏发电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光伏发电系统多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最大功率控制,针对其非线性、不连续的特点,本发明利用描述函数建立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功率控制模型,结合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形成完整的考虑功率控制影响的系统模型,进而运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此种方法解决了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无法适用于不连续、非线性环节的问题,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引入扰动观察法的相关参数,使分析更加全面准确,同时为功率控制器参数设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325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811140188.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模和差模控制方法的双开关管Buck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变流器及控制技术。本发明通过采集正负极线路电流之差,通过比例积分控制器将其控制为零,从而解决共地环流问题;通过采集正负极电流的平均值,并引入虚拟阻抗,从而解决各变流器间的功率均分问题;通过增加惯性环节进行电压补偿,从而解决电压跌落问题。本发明通过最少限度地增加开关管,同时采用基于共模和差模的控制方法,并且该控制方法在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无需切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3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40188.4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模和差模控制方法的双开关管Buck变流器,属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变流器及控制技术。本发明通过采集正负极线路电流之差,通过比例积分控制器将其控制为零,从而解决共地环流问题;通过采集正负极电流的平均值,并引入虚拟阻抗,从而解决各变流器间的功率均分问题;通过增加惯性环节进行电压补偿,从而解决电压跌落问题。本发明通过最少限度地增加开关管,同时采用基于共模和差模的控制方法,并且该控制方法在正常运行和故障状态下无需切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抗故障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7740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67307.4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微电网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光伏‑风电‑甲烷的农村家庭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以沼气池作为中间设备将甲烷产生器、微型燃气轮机和家庭燃灶连接起来,并将微型燃气轮机和家庭燃灶产生的二氧化碳反馈至甲烷产生器作为产生甲烷的原料,实现甲烷的产生、存储、消耗以及废气反馈的完整链,形成燃气互联;同时,以甲烷产生器作为可控负荷,以微型燃气轮机作为可控电源,由能量管理设备对微型燃汽轮机和甲烷产生器进行功率调度,将甲烷作为能量缓冲以保证用电的平稳性。整个循环过程实现最低的碳排放和对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保护环境并帮助农村居民节省电费开支。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6435.0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J15/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4 , C25B15/02 , C25B9/65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存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氢耦合系统中不同功率等级多电解槽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微电网系统中,以制氢电解槽、储能电池和储氢罐组成电氢耦合系统;确定使用该储能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场景,构建储能系统的约束条件;以最优日均成本为优化目标,根据所述约束条件建立不同功率等级多电解槽优化配置模型;求解所述优化配置模型,获得不同功率等级多电解槽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不需要预先设定电解槽总功率的多槽配置技术,采用数学建模和优化手段,直接计算出最优的电解槽组合配置结果,同时实现经济性与配置灵活性;系统优化过程中的结果模拟更贴近电解槽的实际工作过程,能提高优化配置结果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990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444959.3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液电解制氢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频率响应,其机理为下垂控制,能够作为电网的频率支撑资源。本发明还能够保证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实现最大效率制氢,解决了传统制氢策略存在的运行范围窄,低载工况下效率低的问题。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碱液电解槽宽范围与高效率制氢,以对电网实现更宽范围功率的频率响应。且在整流器级,P f的下垂系数更大,从而更加深入地参与调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