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680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1800.0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判别方法,包括:根据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网结构,建立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阻抗网络;分别构建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各个电力设备的耦合阻抗模型;根据所述各个电力设备的耦合阻抗模型,构建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聚合耦合阻抗网络模型;基于所述聚合耦合阻抗网络模型的稳定性判据,判断所述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本发明还公开了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判别装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判断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更加精准、方便地分析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判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0716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997487.8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估算并网变换器次同步振荡模态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VSC的控制参数和系统的工作点,建立VSC的等效运动方程模型;等效运动方程模型的表达式为响应系统的振荡频率,得到VSC的等效刚度系数为KVSC(jωd),KVSC(jωd)=ke(ωd)+jωdde(ωd),根据VSC的等效运动方程模型,则有MVSC(jωd)=MVSC(ωd)和DVSC(jωd)=DVSC(ωd);根据VSC输入的有功功率的变化值,得到[KVSC(jωd)+Km(jωd)]Δθdec=ΔPin;将Km(jωd)写成Km(jωd)=km(ωd)+jωddm(ωd)形式,根据km(ωd)+ke(ωd)=0,得到次同步振荡模态的振荡频率;根据振荡频率得到阻尼比,以根据阻尼比采取相应的抑制次同步振荡措施。本发明能估算VSC的次同步振荡模态,普适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5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7497.4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立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换流器的电压电流在正序电压相角和负序电压相角下的电压电流谐波向量;根据柔直换流器的阀侧电压电流进行派克变换后的结果,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回路的输出电流;整合上述各输入和输出,得到包含负序电压电流控制的柔直换流器旋转坐标系阻抗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建立柔性直流换流器阻抗模型过程中,通过谐波在柔直变流器控制回路中的传递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柔性直流换流器控制策略下的dq轴谐波耦合特性,为研究包含负序控制的柔直换流器在宽频带上的阻抗特性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信息,进而从机理上分析目标柔直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79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5259.3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VSC的谐波潮流计算方法,首先作基波潮流计算,得到各节点基波电压,求得VSC的调制比;接下来,该发明方法将直流电压、调制比、载波频率这3个输入数据代入VSC的谐波模型公式,求得VSC交流侧电压各次谐波含量,将VSC近似看作一个谐波电压源。然后,为了实现VSC谐波电压源模型与谐波潮流的接口,利用诺顿等效定理,将VSC及其交流侧变压器等效为一个含内阻抗的谐波电流源,形成谐波导纳矩阵,再用谐波电流注入法求解谐波潮流。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4259.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陈雁 , 马富艺龙 , 代江 , 袁辉 , 郭知非 , 李诗旸 , 李博文 , 辛焕海 , 刘昕宇 , 赵利刚 , 涂思嘉 , 翟鹤峰 , 袁豪 , 李俊杰 , 孙鹏伟 , 张帆 , 安甦 , 张青青 , 刘明顺 , 贺先强 , 朱灵子 , 蒲清昕 , 姜有泉 , 朱思霖 , 吴应双 , 王国松 , 田年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多场站柔性直流外送系统强度评估方法、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送端柔性直流双闭环电压控制参数,确定送端柔性直流端口的正序阻抗外特性;根据正序阻抗外特性,近似求解目标频段下的等值电感;将等值电感归入电网络模型,对初始电网节点导纳矩阵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导纳矩阵,并结合修正后的导纳矩阵和新能源设备容量矩阵求解系统短路比;根据新能源单机模型解析或者单机并网测试计算得到临界短路比;根据系统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确定系统强度指标,并根据系统强度指标和指标阈值之间的大小,确定系统强度是否达标。该方法可量化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和小扰动稳定裕度,方法更便捷,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07924.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和系统,构建的含背靠背柔直交直流电网最优潮流模型考虑了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影响,还提供了线性潮流方程约束用于优化问题建模,从而使得本发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求解效率,并且可以考虑无功电压和系统网络损耗的影响,提升了模型的求解精度,解决了现有的交流潮流模型计算难度大且耗时久,直流潮流模型难以计及无功电压且易因忽略网损造成计算误差较大,以及在最优潮流计算中未计及新能源发电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优化结果无法覆盖实际运行的不确定场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79395.0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恢复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恢复控制方法通过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各个换流站的功率参考值上限和控制模式控制对应换流站的运行,可以实现对应换流站的故障恢复,避免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后其各换流站功率分配不合理,实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平衡;该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恢复控制方法也充分利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互济的优点,针对换流站功率受限的情况,考虑各个受端换流站的功率恢复能力,科学合理分配故障后的直流功率,解决了现有多端直流系统发生故障后其各换流站功率分配方法较为粗放不够科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86249.4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34 , H02P9/14 , G06F30/2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谐波阻抗的确定方法、确定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同步发电机组的初始运行参数;获取同步发电机组中的励磁系统参数,根据初始运行参数和励磁系统参数生成励磁电压模型,通过励磁电压模型确定励磁电压;获取同步发电机组中的轴系参数,根据轴系参数生成电磁转矩模型,通过电磁转矩模型确定电磁转矩;获取同步发电机组中的同步电机参数,根据励磁电压、电磁转矩和同步电机参数生成谐波阻抗模型,通过谐波阻抗模型确定谐波阻抗,以对同步发电机组所在的电力系统进行谐波潮流与谐波稳定分析。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谐波阻抗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6095.8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并网系统特征根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先确定并网系统特征根所对应的频率范围;随后,可以绘制并网系统的聚合阻抗幅值频率响应曲线,并确定并网系统的聚合阻抗幅值频率响应曲线在频率范围内的极小值点,如此,并网系统的聚合阻抗幅值频率响应曲线为容易获取的频域信息,通过聚合阻抗幅值频率响应曲线中的极小值点可以估算并网系统特征根所对应的阻尼比,即可通过阻尼比,计算时域中的并网系统特征根。可见,本申请可以通过容易获取的频域信息,计算时域中并网系统特征根,为分析了解并网系统中的振荡提供并网系统特征根作为研究依据,从而,减少并网系统的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0457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910460359.X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混合仿真方法,包括:选定仿真系统的接口线路,根据接口将仿真系统划分为大步长电磁暂态仿真系统和PSCAD/EMTDC仿真系统;对交直流电力系统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达到稳态前,仿真模型的交直流系统间通过隔离开关断开电气联系;直流系统达到稳态后,采集接口两侧系统潮流误差;判断接口两侧系统潮流误差是否均低于预设阈值,若满足,则闭合隔离开关,继续进行仿真,直至完成故障仿真;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混合仿真方法,能够提高检测速度,降低背景检测错误率,避免重复识别现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混合仿真装置和存储介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