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825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4853.1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2E60/76 , Y04S10/545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包括步骤:根据CIM标准描述文件,建立测试数据;通过目标系统提供的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访问目标系统;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输出比对结果。本发明还提出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装置,可以提高系统测试的灵活性,提高系统测试效率,提高测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94345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0981.1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 Y04S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源端维护的母线转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描述系统当中的连接点对象进行扩展,为该连接点对象增设类型描述参数;调度主站端识别所述连接点对象的类型描述参数,当所述类型描述参数判定为母线,创建母线设备。采用本发明,可以基于IEC 61850标准对连接点对象进行扩展,在没有引入诸如母线间隔等额外的新概念的前提下,能够识别母线,简便地实现在智能变电站向调度主站转换的母线信息的共享及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129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33850.X
申请日:2012-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IEC61850到61970的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IEC61850SCL模型建立内存数据模型;根据所述内存数据模型,将SCL一次模型中的层次结构转换为IEC61970CIM拓扑模型;根据所述内存数据模型以及二次规则转换描述语言进行二次模型转换。本发明的IEC61850到61970的模型转换方法及装置,对IEC 61850标准进行了模型扩展,解决了采用IEC61850标准开发电力自动化产品的过程中所碰到的SCL规范不完全符合主站自动化产品开发所要求的模型规范的问题,极大减少了向EMS中新增厂站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21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57317.7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积成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IEC61850模型扩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逻辑节点进行扩展,将雷电定位监测SLLC、覆冰点监测SIAC、电能质量监测SPQC分别进行规范和定义后增加到传感器监视逻辑节点中。本发明的IEC61850模型扩展方法,对IEC61850模型进行了扩展,将一些常见的在线监测如雷电定位监测SLLC、覆冰点监测SIAC、电能质量监测SPQC增加到传感器监视逻辑节点中,增加了设备状态监控所需要的逻辑节点,从而扩大了IEC61850在系统建模时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增大了IEC61850在系统建模时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21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5442.2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数据库的统一访问方法,包括步骤:前台客户端接收用户输入的SQL语句,并将SQL语句请求发往后台数据库请求处理程序;后台数据库请求处理程序根据SQL标准语法分析SQL语句是否合法;对请求SQL进行初步语法分析,分解出要操作的虚表表名,然后根据虚表表名判断当前的请求是发向哪类异构数据库服务器的;根据步骤三判断得到的结果选择对应异构数据库服务器的SQL分析处理器来处理SQL语句中的实际读写请求;将步骤四执行后的结果返回给前台客户端。该方法能够实现通过统一的访问接口访问各种异构数据库,从而降低数据库应用开发过程中的难度、缩短开发的时间周期,进一步降低应用系统后期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50805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88729.X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网络备自投系统现场带通道运行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EMS系统的SCADA中建立多个模拟变电站;(2)在每个变电站的现场建立模拟环境,用于分别模拟每个模拟变电站内的电网故障,并将模拟的电网故障数据对应分别通过远动通道发送至每个模拟变电站;(3)被测区域备自投系统将各个带有故障数据的模拟变电站串供建立形成链式串供模型,输出区域备自投的动作处理方法至SCADA,由SCADA对模拟变电站下发区域备自投动作;(4)对比步骤(3)中的实际动作情况与理论上正确的区域备自投动作情况是否一致。本发明可保证区域备自投系统输出的动作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32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9611.X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VC系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某一时刻的断面潮流数据;对所述断面潮流数据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调用BPA程序分别生成所述电力系统在各个预设运行场景下的初始断面潮流数据;将各个所述预设运行场景下的初始断面潮流数据分别输入待测AVC系统,根据所述待测AVC系统的控制动作,分别获得所述电力系统在各个所述预设运行场景下执行所述控制动作后的新的断面潮流数据;将各个所述预设运行场景下的所述新的断面潮流数据与预设的标准断面潮流数据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测AVC系统的控制效果。本发明的AVC系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能够客观、全面的对AVC系统进行检测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32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8867.9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地区电网电压无功实时控制智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与电力系统相连的SCADA系统、与所述SCADA系统相连的EMS系统;与所述SCADA系统相连的电网仿真系统,用于根据混杂系统理论建模,完成电力系统电压无功实时控制的仿真;与所述电网仿真系统、所述EMS系统分别相连的电网测试系统,所述电网测试系统还与所述SCADA系统相连,用于完成电力系统无功控制最优方案。采用本发明,可以从全网角度进行仿真电力系统的非线性复杂行为,并由测试系统完成最终控制方案的生成,通过遥控或遥调控制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运行。对电网稳定、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以及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31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8845.2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断面抽取的电网电压无功实时控制评估方法,包括步骤:抽取电网电压估的无功实时控制系统的关键断面数据;在满足预设的暂态功角、电压和频率安全稳定和静态安全稳定的约束条件下,计算无功实时控制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暂态电压参数以及暂态频率偏移的参数可接受性极限值;计算电网电压无功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然后根据所述可接受性极限值从该运行状态参数中选择最优运行状态参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断面抽取的电网电压无功实时控制评估系统,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实现了准确对电网电压的无功进行分析评估,能更好地为相关调度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方式安排和调度运行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225410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9587.X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系统的智能云分析系统,包括:基本存储层,用于预先存储基础计算资源和基础信息数据;高级访问层,用于提供统一规范的接口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应用接口层,用于对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和终端设备的信息数据存储至基本存储层,以及检测是否有空闲计算资源,若有,则将终端设备的计算请求传送给基础管理层;基础管理层,用于对终端设备的计算请求进行分析,从基本存储层中获取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所需的信息数据;以及根据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所需的信息数据进行计算,以及通过高级访问层向终端设备返回计算结果。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