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9228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180647.7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模型的三相不平衡智能配电网网络重构方法,包括使用Distflow支路潮流模型对三相不平衡智能配电网进行建模与近似分析;建立考虑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智能配电网线路参数三相不对称和功率不平衡问题的网络重构数学模型;使用最佳等距分段线性逼近的方法将所建模型线性化,得到网络重构的混合整数线性模型并使用商业数学规划软件求解。本发明弥补了当前智能配电网网络重构优化过程中忽略线路参数不对称以及功率不平衡的不足,同时提高了网络重构模型的求解速度和效率,为智能配电网的经济和可靠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6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75824.4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具备电能质量复合控制功能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包含SOGI-PLL锁相与三相电压正序分量分解、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外环控制、虚拟阻抗控制、基于SGT滤波器的FBD谐波检测、基于多重准PR控制器的电流内环控制、3D-SVPWM调制生成四桥臂电路驱动信号。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外环控制,使本控制策略输出基波功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特性;虚拟阻抗控制,使本发明增大了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基于SGT滤波器的FBD谐波检测与基于多重准PR控制器的电流内环控制,能够迅速准确完成谐波电流、不平衡电流与无功电流的检测与补偿;3D-SVPWM调制生成三相四桥臂逆变器驱动信号。本发明在模拟同步发电机输出特性的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扩展了虚拟同步机的功能,丰富了虚拟同步机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2552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36621.8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节点注入功率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三相区间状态估计方法,包括采用区间数对节点注入功率伪量测以及实时量测装置的量测误差的不确定性问题分别进行建模与分析;建立考虑不确定性的主动配电网三相区间状态估计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主动配电网区间状态估计模型拆分为两个包含非线性区间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采用一种基于迭代运算的线性规划方法结合稀疏矩阵技术对所建立的主动配电网三相区间状态估计数学模型进行有效求解。本发明弥补了当前配电网状态估计中忽略分布式电源出力间歇性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的不足,同时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算法的求解速度,为主动配电网下一步安全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9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73697.9
申请日:2017-02-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网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包括:1)根据故障电流的暂态特性方程,获得故障电流微分初始值表达式;2)利用插值算法对故障电流微分初始值进行替代;3)获得包含故障电流微分初始值的故障定位值表达式;4)将故障定位值表达式与回路电流方程结合,得到基于故障定位方程;5)获取单极接地故障发生前后电压、电流值信息,结合步骤2)得到的故障电流微分初始值以及步骤4)得到的故障定位方程,得到故障定位值。本发明计算简单,应用范围广,且不受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可用于离线维护,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过渡电阻增加时,仍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2443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93330.X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5 ,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系统线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推导基于VSC直流系统的线路上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电压电流暂态特性方程,求取故障时电流微分的初始值;接着利用正负极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突变量进行故障判别,判定故障发生后的故障类型以及故障极;然后求解故障后电流电压特性方程,求得故障回路的过渡电阻;最后利用故障时电流微分的初始值推导出故障定位值,实现线路故障的精确定位。本发明对于高过渡电阻与长距离的直流系统的故障定位精度较高,可用于单端辐射型直流配网,船舶直流配电系统,以及输送功率具有分散性、小型性、随机性的直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802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95460.8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 H02J3/38 , H02J3/44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变量的储能逆变器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算法,属于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领域,该算法能够应用于规模较大的微电网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控制,保证切换过程中关键负荷的不间断供电和分布式电源的稳定运行,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本发明通过定义复变量,将电压控制、电流控制以及锁频环串联成有机整体,简化无缝切换控制流程。利用在指定频率处有无穷大增益并具有极性选择特性的动态内模,设计具有“离散谐振器”特性的锁频环结构,实现微电网并网转离网过程中输出电压相位不突变。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设计复控制参数的统一计算方法,简化多复控制参数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74313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14988.0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 H02J3/46 , H02J3/1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线路损耗的微电网分布式有功功率经济分配方法,针对采用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通过网损修正因子修正各分布式电源边际成本,以计及线路损耗对有功功率经济分配的影响。利用基于一致性算法的分布式策略,通过实现各分布式电源的修正边际成本一致,进行有功功率的经济分配。本发明采用修正边际成本,计及线路损耗的影响,与不考虑线路损耗的有功分配方法相比,线路损耗更低,并且仍有效降低系统发电成本,微电网经济稳定运行。分布式控制利用一致性算法迭代的方式,不需要中心控制器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实现简单,适合网络结构多变的微电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83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59193.4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群分布式三级协同功率控制方法,所述微电网群包括m个微电网,m≥1;相邻的微电网之间采用稀疏分布式通信网络传递信息;每个微电网包括一个以上的分布式电源,每个分布式电源对应设置一个逆变器控制器,任选其中一个逆变器控制器作为牵制控制器,并为牵制控制器配置该微电网的群控制器。本发明提出微电网群分布式三级协同功率控制方法,均衡分配多个微电网的功率,并且恢复系统平均电压,保证微电网群的协调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400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342845.4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包括系统层优化和设备层优化。系统层优化以保证系统电、热、冷各分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约束条件,以所要规划的微电网区域内负荷数据,电价政策和燃料价格为输入,在分析负荷数据的基础上选定供能设备种类,以微电网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法对进行求解,得出微电网中设备容量。设备层优化是基于冷热电联供设备方案库,在系统层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设置各设备的容量取值范围,以加权的形式计算求解并给出系统的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平衡各分产系统的产能,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设备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同时提高系统总体经济性,降低年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46239.2
申请日:2015-12-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2 , Y02E40/76 , Y04S10/12 , Y04S10/545 , H02J3/46 , H02J13/007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孤立微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各分布式电源分配一个分布式控制器,仅需相邻控制器间交互电压、频率信息,利用一致性算法评估得到全网平均电压和频率信息,用于二级优化控制,通过优化下垂控制的参考电压和频率,实现各分布式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精确按照额定容量比例分配,并且进行系统调压和调频;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利用无中心节点的稀疏通信网络,可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仅通过交互电压信息,就可实现功率的比例控制,通信线路和通信量都较少,对通信线路要求低,方法的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