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温室大棚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79004U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20234266.4

    申请日:2011-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66 Y02A40/268

    Abstract: 一种农业用温室大棚通风装置。主要解决在严寒地区温室大棚通风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引风系统由土壤-空气热交换器进气口(3)、土壤-空气热交换器加热管(4)和土壤-空气热交换器出气口(6)构成;太阳能抽吸送风系统由太阳能烟囱入口(8)、太阳能烟囱(9)和太阳能烟囱出口(11)构成;其中土壤-空气热交换器进气口(3)处固定有引风机(2),外面设置有空气过滤罩(1),土壤-空气热交换器加热管(4)与土壤-空气热交换器出气口(6)之间设置有保温层(5)和电加热器(14);太阳能烟囱(9)由内衬有吸热材料的钢化玻璃构成,其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绝热层(13)。本装置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作为动力,具有良好的大棚通风效果。

    一种用于电线杆基础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70518U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20234039.1

    申请日:2011-07-05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线杆基础的固定装置。主要解决春季冻土融化时,处于泛洪区的电线杆基础易松动而导致电线杆发生倾覆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为一个由钢板制成的呈半圆状的弧形筒(1),弧形筒(1)的底部开有半圆形口;所述弧形筒(1)的上部开有螺栓固定孔,所述两个单体通过穿入所述螺栓固定孔以及螺栓连接片(4)和螺母(3)的紧固螺栓(5)将两个弧形筒(1)连接成一体,所述弧形筒(1)的下部连接有3个供固定钢筋(2)穿过的固定脚(9)。本装置利用钢材料导热系数大的特点,将通过电线杆导入基础部分的热量向远处传输,使冻土范围和冻土消融范围加大,减小对电线杆基础的影响,增强了电线杆固定的稳定性。

    一种在役管道缺陷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859132U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20625261.X

    申请日:2010-11-26

    Abstract: 一种在役管道缺陷快速检测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高温、高压以及强腐蚀环境下的在役管道缺陷难以实现高效、快捷检测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平板小车上固定有红外线热成像仪、加热功率可调的红外灯、直流电源以及工业用计算机,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由直流蓄电池组并联后组成,分别为所述红外线热成像仪、红外灯以及工业用计算机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红外线热成像仪的信号输出端经过电缆连接至所述工业用计算机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红外线热成像仪和红外灯分别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于平板小车上。该装置具有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的特点,非常适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利用自然冷源的土壤中油水二维扩散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8923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606351.7

    申请日:2015-08-12

    Abstract: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的土壤中油水二维扩散实验装置。利用该种实验装置能够快速分析出在自然冷风的作用下油水混合物在土壤中的扩散情况,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的空白。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由计算机和安捷伦数据采集仪两部分组成;保温实验箱单元由具有保温层的实验土壤箱以及内置于箱内的热电偶组构成;送风管段单元由鼓风机、送风管道、保温材料层、两个风阀、吸入口、排出口、固定支架以及底座组成;水浴加热单元由恒温水浴加热箱、转子流量计、塑料软管、电机以及搅拌桨组成;加热箱的水平方向上开有油水混合物输入口,加热箱的底端开有出口连接有转子流量计,在转子流量计的下方连接有塑料软管,管的另一端接入保温实验土壤箱顶部。

    用于风力散热大型电机的风能回收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441547U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20016557.0

    申请日:2012-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一种用于风力散热大型电机的风能回收一体化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大型电机风力散热后热量直接向室内排放造成室内升温过大的问题。本装置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风力调节装置、风力发电叶片、发电机、进风管道、电线、表面水冷器、干燥器、集成箱、送风管道和立杆,集成箱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风力调节装置与轴流风机和电动机依次水平布置,风力发电叶片与发电机连接后,通过进风管道与表面水冷器、干燥器和集成箱顺序连接,风力发电叶片为横向布置;电线的一端连接于发电机上的电能输出端,另一端则引至集成箱中的辅助电源输入端。本装置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湿热,有利于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利用部分风能。

    燃气灶具余热回收装置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419739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20016294.3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一种燃气灶具余热回收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灶具热能利用率低,余热损失大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罩体(6)具有吸热层(3)、带有内容腔的注水层(2)和保温层(1)三层结构;所述的储水箱(8)为圆形箱体,在所述储水箱(8)内也复合有一个保温层(1),在储水箱(8)上连接有入水口(11)和出水口(13);通过连接水管(7)将所述节能罩体(6)中的注水层(2)与储水箱(8)连通起来,在所述节能罩体(6)上均匀分布有四个锅支腿(5)。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热能,具有节能、节时又环保的特点。

    一体式脱氮曝气生物滤池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53330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20036635.2

    申请日:2014-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体式脱氮曝气生物滤池,这种一体式脱氮曝气生物滤池为密闭的池体,池体的底部为布气布水区,一级曝气生物滤池设置在布气布水区之上,二级好氧生物滤池位于一级曝气生物滤池上方,二级好氧生物滤池的上方又设置有三级厌氧生物转盘;污水进水管和曝气进气管均设置在布气布水区,出水管设置在三级厌氧生物转盘上方,三级厌氧生物转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从池体内伸出,电动机和传送带设置在池体外,转轴通过传送带与电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生物处理组合,一级用于处理有机物,同时完成硝化过程,二级用于消耗过量的溶解氧,进一步去除有机物,三级用于反硝化脱氮,从而实现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时去除,工艺简单,造价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