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543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1008434.1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含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简化得到如下的复合电极内部参数与外部特征关系:其中,Cap:电池测试过程中所释放的电量;Capa:电池测试区间中所释放的电量;DOD:电池测试过程中的放电深度;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嵌锂量;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初始嵌锂量;电池测试区间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嵌锂量变化范围;步骤2、测量外部特征,经参数辨识方法计算获得内部参数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在不破坏电池的情况下实现复合电极的内部状态检测,可用于任何组成的复合电极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电池储能集成系统和方法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94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47137.3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集成系统和方法,将多个电池模组串联;每个电池模组与交流侧通过工频隔离变压器相连,所述工频隔离变压器作为辅助电源供电以实现交流侧耐高压隔离;每个电池模组的BMS的CAN总线与用户侧的控制中心的CAN总线以及每个电池模组之间的CAN总线用光纤通讯隔离,以实现通讯侧耐高压隔离。通过交流侧耐高压隔离和通信侧耐高压隔离,实现了电池模组串联至几十千伏的超高压时,不会对交流侧和通信侧造成损害,将电池系统的事故影响缩减至最低,有效防止危害蔓延,具有超高耐压特性,安全系数高,易于实现。

    一种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解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3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15510.9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解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包含:步骤一、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结合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数据,将正负极平衡电位相减,再经极化修正,得到平衡电位方程;步骤二、基于锂离子电池的不同衰减机理建立多衰减模式分解模型,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并进行衰减趋势预测;步骤三、将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的预测结果,代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进行剩余容量预测。本发明基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不同机理而进行不同衰减模式的分解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解决了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简单外推或将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简单归因于单一电化学机理的问题。

    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光伏车棚

    公开(公告)号:CN20838442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719117.9

    申请日:2018-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光伏车棚,该光伏车棚包含:折叠式的车棚支架;太阳能光伏组件,设置在车棚支架上;控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摆角的光伏追日跟踪器,设置在车棚支架上;作为户外控制装置的支架控制柜;储能充电控制柜,分别与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支架控制柜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接充当车棚顶棚材料,既可实现车棚的遮阳避雨功能,又可将光伏产生的电能给电动汽车充电,还利用车棚支架可折叠的特性,合理布置,结构稳定,适应性强;且储能充电柜内设有储能电池,将多余光伏发电量存储作为备用;还设有市电输入端口,当连续阴雨天情形下系统配备的储能蓄电池容量不够时,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状态以满足正常的负载用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车载锂离子电池软包模组

    公开(公告)号:CN21098489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270924.4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软包模组,包括多个单电芯模块;每个所述单电芯模块包括:软包电芯支架3;两个软包电芯4,分别安装在所述软包电芯支架3的两侧;缓冲垫2,设置于两个所述软包电芯4之间;导热板1,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软包电芯4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可以有效的将软包电芯组装为一个模块,又不会显著的增加质量和尺寸,可以让电芯轻量、高比能的特点在模组中得到延续。而在使用过程中,电芯的发热量可以快速的通过中间的导热板传导到侧边,通过侧边与外部冷却组件的接触将模组的热量整体传导出去,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一种基于电池实际工况的开路电压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9544.6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池实际工况的开路电压获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电池的工作过程,建立其对应的物理模型;步骤二:建立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步骤三: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电池工作过程分析建立其物理模型,结合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无需长期搁置,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即可直接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