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11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543908.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 G01R31/36 , G01R31/396 , G01R31/388 , G01R31/392 , G01R31/382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电池舱电池故障预判及定位的方法,包括单体电池健康度分析、电池性能变化趋势预测、电池故障精准预判及定位,通过对单体电池健康度分析获取电池运行参数上下限阈值及当前状态下电池健康状态;基于过去一段时间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池性能变化趋势,结合上下限阈值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预判及定位;同时若检测到电池单体、电池组或电池簇的某个或某些性能可能会发生极短时间内的突变时,则可以通过电池故障精准预判及定位功能来进行预测短时间可能发生的故障,并且通过故障专家数据库来对相应故障定位和识别。本发明的全面实施,可以明显提升储能电站的运维技术支撑水平和系统安全稳定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43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1008434.1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含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简化得到如下的复合电极内部参数与外部特征关系:其中,Cap:电池测试过程中所释放的电量;Capa:电池测试区间中所释放的电量;DOD:电池测试过程中的放电深度;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嵌锂量;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初始嵌锂量;电池测试区间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嵌锂量变化范围;步骤2、测量外部特征,经参数辨识方法计算获得内部参数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在不破坏电池的情况下实现复合电极的内部状态检测,可用于任何组成的复合电极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47137.3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储能集成系统和方法,将多个电池模组串联;每个电池模组与交流侧通过工频隔离变压器相连,所述工频隔离变压器作为辅助电源供电以实现交流侧耐高压隔离;每个电池模组的BMS的CAN总线与用户侧的控制中心的CAN总线以及每个电池模组之间的CAN总线用光纤通讯隔离,以实现通讯侧耐高压隔离。通过交流侧耐高压隔离和通信侧耐高压隔离,实现了电池模组串联至几十千伏的超高压时,不会对交流侧和通信侧造成损害,将电池系统的事故影响缩减至最低,有效防止危害蔓延,具有超高耐压特性,安全系数高,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84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63046.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路冗余供电系统的车棚式光伏充电站系统及方法,包含车棚结构体和光伏充电系统,光伏充电系统内设有双路冗余供电系统,双路冗余供电系统包含:依次连接形成伏充电回路的太阳能光伏阵列、光伏控制系统、继电器开关、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电池组,及还设有欠压保护继电器、DC-DC降压模块和控制电路;从欠压保护继电器、DC-DC降压模块至控制电路形成第一条供电回路;当脱离电网时,若储能电池电量低到一定值后,光伏充电系统会休眠,第一条供电回路在满足条件下会唤醒光伏充电系统,光伏充电系统会正常运行。本发明的车棚式光伏充电站系统具有间歇性脱离电网运行的功能,可实现光伏车棚泊车及折叠吊运以及光伏车棚结构体的可移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15510.9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解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包含:步骤一、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结合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数据,将正负极平衡电位相减,再经极化修正,得到平衡电位方程;步骤二、基于锂离子电池的不同衰减机理建立多衰减模式分解模型,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并进行衰减趋势预测;步骤三、将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的预测结果,代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进行剩余容量预测。本发明基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不同机理而进行不同衰减模式的分解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解决了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简单外推或将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简单归因于单一电化学机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38442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719117.9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光伏车棚,该光伏车棚包含:折叠式的车棚支架;太阳能光伏组件,设置在车棚支架上;控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摆角的光伏追日跟踪器,设置在车棚支架上;作为户外控制装置的支架控制柜;储能充电控制柜,分别与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支架控制柜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接充当车棚顶棚材料,既可实现车棚的遮阳避雨功能,又可将光伏产生的电能给电动汽车充电,还利用车棚支架可折叠的特性,合理布置,结构稳定,适应性强;且储能充电柜内设有储能电池,将多余光伏发电量存储作为备用;还设有市电输入端口,当连续阴雨天情形下系统配备的储能蓄电池容量不够时,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状态以满足正常的负载用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984902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382667.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种车辆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容复合储能装置及车辆,包括:氢燃料电堆、锂离子电容器模组和氢气瓶;所述氢气瓶通过第一减压阀与进气口连接,以及通过电磁阀和第二减压阀与氢燃料电堆连接;所述氢燃料电堆与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模组通过第一DC/DC电源模块依次连接继电器以及输出端口输出电能至特种车辆;所述锂离子电容器模组输出电能至特种车辆以及所述特种车辆用氢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容复合储能装置中的各用电部件。采用氢燃料电堆与锂离子电容器复合,采用锂离子电容器,兼顾高功率和高比能特性,在保证满足特种车辆在瞬时启动要求的前提下,也能够为复合储能装置中的能耗功能器件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210984895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270924.4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4 , H01M10/653 , H01M2/1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锂离子电池软包模组,包括多个单电芯模块;每个所述单电芯模块包括:软包电芯支架3;两个软包电芯4,分别安装在所述软包电芯支架3的两侧;缓冲垫2,设置于两个所述软包电芯4之间;导热板1,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软包电芯4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可以有效的将软包电芯组装为一个模块,又不会显著的增加质量和尺寸,可以让电芯轻量、高比能的特点在模组中得到延续。而在使用过程中,电芯的发热量可以快速的通过中间的导热板传导到侧边,通过侧边与外部冷却组件的接触将模组的热量整体传导出去,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6162455U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22080822.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环能新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输电线路野外光储供电电源装置,包括光伏板、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组件、电池组、BMS控制器、DC/DC输出变换模块、4G模块及电源箱体;光伏板与电源箱体相连接,光伏板通过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组件连接输出至内部直流母线;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组件、电池组、BMS控制器、DC/DC输出变换模块及4G模块均设置在电源箱体内;电池组通过和BMS控制器均连接至内部直流母线;电池组、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组件、DC/DC输出变换模块及4G模块均连接设置在BMS控制器上。本实用新型符合现行的高压输电线路用电持续性需求的实际应用工况,通过采用光储系统为系统提供稳定持续供电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5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89544.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电池实际工况的开路电压获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电池的工作过程,建立其对应的物理模型;步骤二:建立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步骤三: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电池工作过程分析建立其物理模型,结合自适应优化算法,建立模型中包含开路电压在内的多个参数的在线辨识方法。无需长期搁置,利用所得方法处理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即可直接得到过程中电池的开路电压曲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