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046186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20757013.4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主动配电网的复合储能电站,电站中设有能量型储能系统、平衡型储能系统、功率型储能系统、双向逆变器、复合储能协调控制系统。不同类型的储能系统各自与对应的双向逆变器相连。复合储能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双向逆变器进行不同储能系统的协调工作。复合储能协调控制系统收集所有系统信息,并控制电站运行。该复合储能电站能够吸纳主动配电网中的分布式能源的多余电量给各储能系统充电,或者将各储能系统的电能供给主动配电网上需要的负载。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储能电站能够实现主动配电网的快速响应特性,以及对能源消纳实现最大限度的支撑,具有效率高、电网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408455.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网式光储充系统及储能控制方法,市电模块分别与储能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用户侧模块相连,市电模块用于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光伏发电模块与市电模块用于光伏并网;储能模块包含多个梯次电池储能机构和多个新电池储能机构;用户侧模块包括充电桩机构、照明机构。本发明从并网式光储充系统入手,充分考虑并网式光储充系统中光伏发电模块和储能模块的性能发挥,根据用户侧用电量的多少,合理调整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以及输电方向,充分利用储能模块的削峰填谷的功效,尽最大可能发挥储能模块的发电功率;控制策略简单有效,具有很高的工程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45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410756914.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机粘结剂的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将聚偏氟乙烯粉体置于原子层沉积反应器的腔体内,加热至设定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通入流化气,使聚偏氟乙烯预分散;当腔体内的温度达到70~165℃时,先后向腔体通入第一前驱体或第一前驱体与载气的混合物,第二前驱体或第二前驱体与载气的混合物进行一次原子层沉积反应;所述原子层沉积反应循环进行,实现对聚偏氟乙烯粉体的表面包覆。本发明在不改变粘结剂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导电性及与电解液浸润性,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充放电性能,增强了锂离子电池的功率特性与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8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8843.9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开路电势曲线的拟合方法,该方法包含:第一步:选择双曲正切函数y=tanh(x)与指数函数y=exp(x)作为开路电势曲线拟合数学函数的基本形式;第二步:对开路电势曲线数学函数进行分步拟合过程,将每一个平台转折区段拟合为双曲正切函数的形式,将每一个电压急剧变化区段拟合为指数函数的形式;第三步:将上述双曲正切函数和指数函数求和,得到总拟合函数及其总拟合曲线,然后将总拟合曲线与目标开路电势曲线相减,得到拟合误差曲线;第四步:针对拟合误差曲线采用双曲正切和指数函数再次进行拟合,以进一步优化拟合结果,不断减小拟合误差,直到满足拟合精度要求。本发明的方法拟合的开路电势曲线的函数更精确,仿真效果更加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4447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99655.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方陈 , 解晶莹 , 时珊珊 , 刘辉 , 张宇 , 黄嘉烨 , 张开宇 , 晏莉琴 , 徐琴 , 闵凡奇 , 陆佳文 , 刘新伟 , 罗伟林 , 王婷 , 刘娜 , 朱陶庸 , 韩修远 , 吕桃林 , 罗英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阻抗的电池健康状态估算方法、系统,基于实际应用环境和实验室应用环境的动态工况中的实时动态阻抗的特征参量的识别,在线评估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能够满足复杂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评估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8619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1408455.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网式光储充系统及储能控制方法,市电模块分别与储能模块、光伏发电模块、用户侧模块相连,市电模块用于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光伏发电模块与市电模块用于光伏并网;储能模块包含多个梯次电池储能机构和多个新电池储能机构;用户侧模块包括充电桩机构、照明机构。本发明从并网式光储充系统入手,充分考虑并网式光储充系统中光伏发电模块和储能模块的性能发挥,根据用户侧用电量的多少,合理调整光伏发电模块的发电功率以及输电方向,充分利用储能模块的削峰填谷的功效,尽最大可能发挥储能模块的发电功率;控制策略简单有效,具有很高的工程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4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56914.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机粘结剂的表面改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将聚偏氟乙烯粉体置于原子层沉积反应器的腔体内,加热至设定温度,在加热过程中不断通入流化气,使聚偏氟乙烯预分散;当腔体内的温度达到70~165℃时,先后向腔体通入第一前驱体或第一前驱体与载气的混合物,第二前驱体或第二前驱体与载气的混合物进行一次原子层沉积反应;所述原子层沉积反应循环进行,实现对聚偏氟乙烯粉体的表面包覆。本发明在不改变粘结剂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导电性及与电解液浸润性,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充放电性能,增强了锂离子电池的功率特性与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02223.X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485 , H01M4/58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材料低温特性的改性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按质量比为0.5‑5:100称取氟化物和钛酸锂材料,该钛酸锂的结构式为Li4Ti5O12,该氟化物选择NH4F或LiF;步骤2,将氟化物和钛酸锂材料通过研磨混合均匀;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在200‑600℃下煅烧1‑3小时,得到低温特性增强了的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氟化物的添加量和煅烧条件,实现在不改变钛酸锂本征结构的情况下,在其表面区域形成氟化物包覆层,在增强钛酸锂材料低温特性的同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倍率性能。该方法工艺简单,时间短,能耗低,产率高,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115510.9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衰减机理分解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其包含:步骤一、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结合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数据,将正负极平衡电位相减,再经极化修正,得到平衡电位方程;步骤二、基于锂离子电池的不同衰减机理建立多衰减模式分解模型,并通过短期老化试验,建立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并进行衰减趋势预测;步骤三、将多衰减模式拟合公式的预测结果,代入待测锂离子电池的平衡电位方程,进行剩余容量预测。本发明基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不同机理而进行不同衰减模式的分解分析的寿命预测方法,解决了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简单外推或将锂离子电池寿命衰减简单归因于单一电化学机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43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611008434.1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状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含复合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模型,简化得到如下的复合电极内部参数与外部特征关系:其中,Cap:电池测试过程中所释放的电量;Capa:电池测试区间中所释放的电量;DOD:电池测试过程中的放电深度;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平均嵌锂量;电池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初始嵌锂量;电池测试区间中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的嵌锂量变化范围;步骤2、测量外部特征,经参数辨识方法计算获得内部参数信息。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方法,可在不破坏电池的情况下实现复合电极的内部状态检测,可用于任何组成的复合电极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