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3502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89863.7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38 , H01M4/6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22 , H01M2/0225 , H01M2/0285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采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既能够抑制伴随着螺旋状电极体膨胀的充放电特性的劣化,又能够有效抑制正极和负极短路。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有螺旋状电极体(20)和圆筒型的电池容器(10)。螺旋状电极体(20)具有负极(21)、正极(22)和隔片(23)。负极(21)具有包含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1b)、(21c)。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施力部(20a)。施力部(20a)被设置成在螺旋状电极体(20)的中心与螺旋状电极体(20)抵接。施力部(20a)可以缩径。施力部(20a)至少在缩径时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对螺旋状电极体(20)进行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41066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19114.X
申请日:2010-02-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 , H01M4/485 ,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69 , H01M10/446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了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含有初次充电时放出氧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其放电容量高,且高电压下的循环特性优异。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以及非水溶剂中溶解有电解质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初次充电时放出氧的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非水溶剂含有碳酸酯环上直接结合有氟原子的氟化环状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3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09850.2
申请日:2008-02-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1653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2 , H01M4/625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型锂二次电池,其具备在由导电性金属箔制成的正极集电体的表面上配置了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的正极(1)、在由导电性金属箔制成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上配置了具有包含硅粒子及/或硅合金粒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的负极(2),其特征是,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量在每1cm2正极中为50mg以下,并且上述硅粒子及/或硅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μm以上15μm以下,而且上述负极与上述正极的理论电容比在1.2以上。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将含有在锂的吸贮时会产生体积膨胀的硅等的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的圆筒型锂二次电池,也可以实现充放电循环使用特性优良,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圆筒型锂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359748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480001815.6
申请日:2004-06-0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该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负电极、正电极和非水电解质,其中该负电极通过在作为集电器的导电金属箔表面,烧结含硅和/或硅合金的活性材料颗粒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层而制造,其特征在于该非水电解质含有溶解于其中的二氧化碳。
-
公开(公告)号:CN176206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80007289.4
申请日:2004-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0402 , H01M4/0421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性电解液二次电池,该电池抑制了电解液的分解,显示出了高充放电效率和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该二次电池包括集电器和通过CVD、溅射、蒸汽沉积、火焰喷镀或电镀沉积在集电器上的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活性物质薄膜。该活性物质被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的裂缝分割成柱状。该二次电池包括由底部附着在集电器上的柱状部分构成的负极、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正极和由非水性溶剂及溶解在该溶剂中的锂盐所构成的电解液。电解液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X代表具有1~3个氟原子的全氟烃基或碳原子,2n个X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n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64564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07068.3
申请日:2001-04-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高的放电能力和优异循环特性,其特征包括含有与锂不能熔合的层,含有与锂能熔合的层,和插在所述层之间并含有这些金属的混合层。
-
公开(公告)号:CN1641911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510007067.9
申请日:2001-04-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高的放电能力和优异循环特性,其特征包括含有与锂不能熔合的层,含有与锂能熔合的层,和插在所述层之间并含有这些金属的混合层。
-
-
公开(公告)号:CN1459130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1815792.0
申请日:2001-09-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电极,包括电流集电器和形成于其上的活性材料合金薄膜,该合金(例如Sn-Co)薄膜包含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例如Sn)和不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例如Co),并形成在例如铜箔的电流集电器上。较好的是,上述可与锂合金化的金属与不与锂合金化的金属彼此不会形成金属间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35027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010289863.7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38 , H01M4/6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7 , H01M2/022 , H01M2/0225 , H01M2/0285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采用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圆筒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既能够抑制伴随着螺旋状电极体膨胀的充放电特性的劣化,又能够有效抑制正极和负极短路。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有螺旋状电极体(20)和圆筒型的电池容器(10)。螺旋状电极体(20)具有负极(21)、正极(22)和隔片(23)。负极(21)具有包含与锂进行合金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1b)、(21c)。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备施力部(20a)。施力部(20a)被设置成在螺旋状电极体(20)的中心与螺旋状电极体(20)抵接。施力部(20a)可以缩径。施力部(20a)至少在缩径时朝向直径方向外侧对螺旋状电极体(20)进行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