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6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5189.0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接头冲击强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在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端部产生径向恒定磁场的第一、第二恒定磁场线圈;用于在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端部产生感应涡流的第一、第二脉冲磁场线圈;用于构成恒定磁场磁回路的第一、第二环型磁轭;所述第一、二环型磁轭包括一空腔,第一、二环型磁轭的截面呈一带间隙的矩形框架型;所述第一、二脉冲磁场线圈中部开设有环形通槽;第一、二脉冲磁场线圈的环形通槽分别与第一、二环型磁轭开设的间隙对应;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上半部分的上端位于第一环型磁轭的间隙内;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下半部分的下端位于第二环型磁轭的间隙内。本发明可为待测试金属焊接管件提供均匀的单向拉伸脉冲电磁力;因为不存在夹持点,不存在夹持点应力集中现象;同时通过改变电磁力的脉宽,可实现不同应变率的加载。
-
公开(公告)号:CN10713858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413815.6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磁加热式温热板件电磁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加热线圈,L形状的软磁铁氧体磁芯材料,环型加热硅钢薄片,高频电源,成形线圈,脉冲电源,温度传感器,凹模。多块L形状的软磁铁氧体磁芯材料按照圆周均匀布置,加热线圈、成形线圈依次置于L形状的软磁铁氧体磁芯材料竖边所包围的空间内,在L形状的软磁铁氧体磁芯材料竖边的端部,依次放置环型加热硅钢薄片、成形工件、温度传感器、凹模,温度传感器位于成形工件与凹模之间且圆周均匀布置。该装置还包括紧贴环型加热硅钢薄片、远离成形工件一侧的环型绝热片;紧贴凹模、靠近成形工件一侧的另一环型绝热片。本发明实现了电磁加热式温热板件电磁成形,成形工件在373K‑573K温度范围内实现成形加工,可提高成形工件的成形塑性,操作简单、加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08862.1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96 , G01J5/025 , G08C17/02
Abstract: 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采集-处理分体式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现场采集设备、后台处理设备;所述现场采集设备包括:光学系统,用于接受目标设备图像信息;红外探测器,用于接受目标设备图像信息;显示系统,用于显示经后台处理设备处理过的温度图像信息。所述后台处理设备包括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从现场采集设备传递过来的温度图像信息进行放大、补偿、转换处理;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对处理好的温度图像信息进行仿射变换,将同一目标设备的温度图像转换至同一观察视角。本发明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可实时地将现场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增强数据处理实时性;采用仿射变换,将所拍摄的温度图谱全部变换到同一角度进行观察对比,能够增强图像的对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08841.X
申请日:2019-01-0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基于双电源实现电磁成形系统长寿命的电路结构及方法,该电路结构包括驱动线圈、放电开关;用于为驱动线圈提供能量的电容电源;用于为电容电源充电的整流二极管、充电开关;用于切换电容电源的晶闸管开关;用于检测驱动线圈电流的电流检测元件;所述电容电源包括正向电容电源、负向电容电源;所述充电开关包括第一充电开关、第二充电开关;所述整流二极管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所述晶闸管开关包括第一晶闸管开关、第二晶闸管开关。本发明主要通过采用双电源消除电容电源的反压、降低驱动线圈上耗散的焦耳热,回收大部分能量作为下一次电磁成形所需的能量,从而实现长寿命电磁成形系统,且能够提升电磁成形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16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66921.1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的伞裙结构及方法,将绝缘子串沿轴向分成N等份,每一等份记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包括整数个绝缘子伞裙,且至少包括一个绝缘子伞裙;当每一个周期内包括不止一个绝缘子伞裙时,伞裙直径相同;或者按照“一大一小”、“一大二小”分布;所述“一大一小”分布指的是:一个直径较大的绝缘子伞裙与一个直径较小的绝缘子伞裙,依次交错排布在芯棒上。所述“一大二小”分布指的是:一个直径较大的绝缘子伞裙与两个直径较小的绝缘子伞裙构成一组伞裙组合,多个伞裙组合依次排布在芯棒上。本发明能有效解决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升绝缘子耐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308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78259.7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间交替采样方法的数字积分器,该数字积分器包括高通滤波器、4通道时间交替ADC单元、误差矫正器、MUX单元、采样时钟单元、微处理器、DAC单元。微分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消除直流分量干扰,进入4通道时间交替ADC单元,所述4通道时间交替ADC单元包括4片ADC单元,由4片ADC单元进行时间交替采样,并通过误差矫正器消除系统误差,然后进入MUX单元进行信号切换,采样时钟单元发出高精度时钟信号给MUX单元,信号转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按照已标记时刻发送触发命令给DAC单元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结果。本发明通过4个低采样率ADC即可实现高精度采样,提高了积分器的积分精度。与现有的积分器相比,本发明的数字积分器具有优良的性能,准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81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10414887.2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径向‑轴向电磁力分时加载的管件电磁翻边装置及方法,包括: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模具,电容电源,翻边工件置于模具内部,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置于翻边工件内部,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置于翻边工件的外侧,翻边工件、模具、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轴线重合。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与续流二极管反向串联,然后与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并联,电容电源通过放电开关为连接好的线圈供电。本发明采用径向‑轴向电磁力分时加载的管件电磁翻边,通过分步分时加载,能有效提高翻边工件的贴膜性;采用“将轴向电磁力加载线圈与续流二极管反向串联,然后与径向电磁力加载线圈并联”,可简单有效地实现分时加载径向电磁力与轴向电磁力,装置操作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94452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240757.1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电磁力加载式金属管件电磁成形装置及方法,它包括电容器电源、主线圈模块、辅线圈模块、柔性线圈模块和放电开关;所述主线圈模块、辅线圈模块、柔性线圈模块采用分区域模块化共同构成驱动线圈;所述主线圈模块用于产生感应涡流及径向电磁力;所述辅线圈模块用于产生及调节轴向电磁力;所述柔性线圈模块用于调节径向电磁力。可为金属管件提供可控的径向电磁力和轴向电磁力,消除端部效应,使工件变形更加均匀,提高工件成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52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808745.5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减小开关磁阻电机径向电磁力的方法及其结构,通过转子磁极与定子磁极在轴向方向相互嵌套,以减小径向电磁力,减小径向电磁力即可达到降低电机振动和噪声的目的。通过转子磁极与定子磁极在轴向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产生开关磁阻电机旋转所需的电磁转矩。该电机结构,包括定子、转子、定子磁极、转子磁极、定子绕组。转子磁极的外半径大于定子磁极的内半径;同时定子磁极和转子磁极在电极轴向为多层结构,轴向分层结构实现定转子磁极的相互嵌套。本发明通过转子磁极与定子磁极在轴向方向相互嵌套,依靠转子磁极与定子磁极在轴向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产生开关磁阻电机旋转所需的电磁转矩,可极大地减小径向电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86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02139.5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B21D2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电磁成形工件贴模性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驱动线圈外部增加一个或多个集磁器装置,不改变线圈结构的情况下,通过集磁器把线圈能量传递到接近工件难以贴模的区域内,改变电磁力的分布,增大难贴模区域的电磁力,从而使金属工件无缝贴模,提高成形精度。另一方面,在不更换线圈的情况下,通过跟换不同的集磁器装置来实现对不同工件的成形,可以极大的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并且由于集磁器结构简单,加工工期短,材料一般为最常见的铜,价格相对低廉,相对于更换线圈,更换集磁器更加灵活,成本也更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