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2915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80076440.9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兼顾吹塑成型品中的低温韧性,吹塑成型品的模具转印性、烧焦的抑制、表面凹凸的抑制、垂伸性和尺寸稳定性等吹塑成型性,和耐起泡性。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包含聚酰胺树脂(A)60~85质量%、烯烃系离聚物(B)5~20质量%和耐冲击材料(C)5~20质量%,在前述聚酰胺树脂(A)100质量%中包含脂肪族共聚聚酰胺(A‑1)20质量%以上。

    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80086202.5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用于生产柔性电子设备基板的聚酰亚胺前体,所述聚酰亚胺前体提供充电减少的聚酰亚胺,特别是膜形式的聚酰亚胺。当使用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形成厚度为10μm的聚酰亚胺膜1,在所述聚酰亚胺膜1上形成间距为d的一对电极2a、2b,并且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强度为0.1至10V/μm的DC电压的同时用激光束ω照射所述聚酰亚胺膜时,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观察到满足对称性比为0.5以上的两种SHG光。对称性比(LR比)=Ismall/Ilarge,其中,Ilarge表示强度较大的SHG光的峰强度,Ismall表示强度较小的SHG光的峰强度。

    石墨-铜复合材料、使用其的散热器构件、及石墨-铜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62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80025526.8

    申请日:2022-03-24

    Abstract: 一种石墨‑铜复合材料,包含铜层及介隔上述铜层而积层的鳞片状石墨粒子且铜的体积分率为3~30%,其特征在于:积层剖面中,通过下述(1a)~(1c)所获得的粒子内间隙个数N为5个以下。(1a)在上述积层剖面内划定5个930μm×1230μm的测定视野。(1b)分别针对5个测定视野,对鳞片状石墨粒子内的宽2~5μm的间隙的数量进行计数并设为N1~N5。(1c)算出间隙的数量的平均值((N1+N2+N3+N4+N5)/5)而获得粒子内间隙个数N。

    酚醛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公开(公告)号:CN1119365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980016886.X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发明的酚醛树脂为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邻位取代型酚醛树脂,150℃下的熔融粘度为0.20Pa·s以下。优选通式(1)的取代基R为甲基。还优选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得到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以下,并且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的面积比率计树脂中的n=0成分为12~30%。(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n为0以上的整数。)#imgabs0#

    聚烯烃微多孔膜及蓄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26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80085582.9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该聚烯烃微多孔膜具有层叠结构,所述层叠结构由下述层构成:由聚丙烯树脂构成的第1层,层设于所述第1层之上、由聚乙烯树脂构成的第2层,和进一步层设于所述第2层之上、由聚丙烯树脂构成的第3层,所述第1层的厚度和所述第3层的厚度分别比所述第2层的厚度薄,所述层叠结构的厚度为16μm以下,空孔率为40~70%,表面开孔率为10~30%。

    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制造方法及其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16710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80008984.0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一种聚碳酸酯多元醇,其具有酯键和氨基甲酸酯键,酸值为0.01mgKOH/g~5.0mgKOH/g。另外,涉及上述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造方法,其使用酯交换催化剂、至少1种式(3)所示的碳酸酯、至少1种式(4)所示的二醇、和式(5)所示的环状酰胺。由此,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可提高由聚碳酸酯多元醇得到的聚氨酯树脂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的聚碳酸酯多元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