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牙剂组合物
    41.
    发明公开
    洁牙剂组合物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472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80067482.0

    申请日:2021-1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发挥出高色素沉着去除效果的洁牙剂组合物。即,本发明提供含有(A)缩合磷酸盐和(B)蒙皂石粘土矿物的洁牙剂组合物和色素沉着去除剂。(A)成分优选为选自由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和偏磷酸盐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B)成分优选为膨润土。(A)、(B)成分的含量分别优选为0.05~7质量%、0.0001~10质量%,(B)/(A)优选为0.0001~12。

    牙刷
    43.
    发明授权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39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80043059.2

    申请日:2020-06-23

    Inventor: 畠田智史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赋予对牙齿和牙龈温和且接触感良好的操作性并且容易地抑制过度刷洗的牙刷。牙刷具有:刷头部(10),该刷头部设置于长轴方向前端侧,具有植毛面(11);握持部(30),该握持部与刷头部相比配置在更靠向后端侧;颈部(20),该颈部配置在植毛面与握持部之间;以及变形部(70),该变形部包含硬质部(70H)和软质部(70E),该硬质部与植毛面相比,配置在更靠向后端侧,由硬质树脂形成,该软质部由软质树脂形成,覆盖硬质部的至少一部分,该变形部会由于与植毛面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的外力而变形,硬质部在长轴方向上夹持、压缩软质部。

    呈味改善用组合物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67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6300.3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用于来自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的油(精油)、薄荷系香精等的呈味改善剂有用的新型组合物。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石竹烯BE、大牛儿烯D和绿花白千层醇的含量的总质量为15质量%以上。另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组合物,是包含通过对来自于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的油进行减压蒸馏而得到的蒸馏残渣进行蒸馏而得到的挥发性馏分、即石竹烯BE、大牛儿烯D和绿花白千层醇的组合物,相对于组合物总量,石竹烯BE、大牛儿烯D和绿花白千层醇的含量的总质量为15质量%以上。

    液体口腔用组合物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0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80033245.0

    申请日:2018-05-30

    Abstract: 一种液体口腔用组合物,其含有(A)N‑(2‑(2‑吡啶基)乙基)‑2‑异丙基‑5‑甲基环己烷甲酰胺、(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1~1质量%、(C)选自甘油和丙二醇中的1种以上3~20质量%和(D)糖醇0.3~4质量%,(C)/(D)以质量比计为4.5以上。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给予口腔内强舒爽感且即使时间经过浑浊也被抑制、外观稳定性优异的含对‑薄荷烷‑3‑甲酰胺类的液体口腔用组合物。

    口腔用组合物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674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90372.1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下的含有尿囊素和/或氨甲环酸的口腔用组合物:即使在高温下长期间保存,也能够抑制制剂的着色、变色,外观稳定性优异,另外,异味也被抑制,味道也佳。该口腔用组合物含有:(A)选自尿囊素及氨甲环酸中的1种以上,(B)选自具有醛基的化合物及薄荷呋喃中的1种以上,以及(C)重均分子量1000以上且20000以下的聚丙烯酸盐,其中,(C)/(A)质量比为0.1~21。

    牙刷
    49.
    发明授权
    牙刷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3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80026980.9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该牙刷可以不导致成本增加和生产性降低地,实现口腔内的清扫效果以及刷毛散开耐久性提高。该牙刷具备植毛面(11)上设有多个植毛孔(12)的头部(10),通过夹入于一折为二的刷毛的毛束间,打入植毛孔内的扁平线(6),毛束植入植毛孔中。头部的厚度为2mm以上、4.5mm以下。植毛孔的最大深度为1.5mm以上、4.0mm以下。植毛孔具有与扁平线的上边沿(6a)相比位于植毛面侧、与上边沿相向、未被扁平线占有的扁平线非占有区域(NA)。植毛孔的深度方向中的扁平线非占有区域的高度为0.5mm以上、0.8mm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