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婴幼儿人性化设计的电梯轿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96823.7

    申请日:2016-06-30

    Inventor: 夏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婴幼儿人性化设计的电梯轿厢装置,该该装置包括轿壁、轿顶、轿底以及轿门;所述轿顶设有婴幼儿专用灯,轿壁设可折叠婴幼儿搁板,搁板下侧设挂钩,轿壁还设置显示屏,轿底靠近门口的位置设安全警示带,轿底还设垃圾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为婴幼儿人性化设计的电梯轿厢装置,充分考虑了婴幼儿在外出乘坐电梯时的不便,搁板可以短暂放置熟睡的婴幼儿,婴幼儿音乐灯和显示屏可以暂时转移由于人多导致婴幼儿哭闹的注意力,为外出的婴幼儿看护人带来便利,安全警示带确保幼儿的安全。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4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88462.1

    申请日:2016-06-29

    Inventor: 夏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5/28 B66B1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轿厢本体下部,所述缓冲垫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帆布层和第二缓冲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缓冲垫,可以有效促使电梯下落时与地面的软接触,减小事故带来的伤害。

    一种电梯操作箱的操作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97586.6

    申请日:2016-06-30

    Inventor: 夏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52 B66B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操作箱的操作面板,包括用于安装操作按钮用的第一圆形面板盘和第二圆形面板盘,以及用于显示运行状态的显示屏;所述第一圆形面板盘上以第一圆形面板盘的圆形中心为中心对称点均匀等分为至少四个扇形的功能分区,第一圆形面板盘上的功能分区依次安装有开门按钮、关门按钮、呼叫按钮和急停按钮;所述第二圆形面板盘上以第二圆形面板盘的圆形中心为中心对称点均匀等分为至少十个扇形的选层分区,第二圆形面板盘上的选层分区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安装有层数递增或递减的选层按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操作箱的操作面板,实现操作按钮的集成化设计,不仅占用面积小,而且排列直观,便于快速找寻到所需操作按钮。

    一种电梯钢丝绳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87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75687.6

    申请日:2016-05-31

    Inventor: 夏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钢丝绳,包括外层股、金属芯、内层股,所述外层股和所述内层股都是由一根内层钢丝和六根外层钢丝编捻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股和所述内层股的数量相同、捻向相同,其两者之间采用同向捻制,所述外层股和所述内层股之间用钢丝圈紧固连接,所述钢丝圈内设置填充股,所述填充股为1股具有高耐压性能的PPC尼龙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钢丝绳,通过钢丝圈和填充股,提高了承载能力,填充股为PPC尼龙芯,减少了钢丝绳的磨损,增加了其耐疲劳性能,与普通钢芯的钢丝绳相比,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钢丝绳的断丝率和断股率。

    一种电梯保险装置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835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94106.0

    申请日:2016-06-29

    Inventor: 夏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3/26 B66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保险装置,包括光感装置、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液压棒;所述光感装置包括顶托和底板,顶托设置在电梯门顶端的两侧,在顶托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激光发射器;底板设置在电梯门下端的两侧,在底板上设有位置与激光发射器一一对应的感光器,信号发射器设置在底板上,信号接收器设置在导靴上,液压棒设置在导靴内部两侧,本发明通过光感装置保证了乘员在进出电梯的过程中电梯的闭锁,并且采用独立电源供电,大幅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电梯吊顶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5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467058.6

    申请日:2016-06-24

    Inventor: 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吊顶,包括第一吊顶、第二吊顶和第三吊顶,所述第二吊顶和第三吊顶分别与第一吊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吊顶、第二吊顶和第三吊顶为长方形槽,所述第二吊顶与第一吊顶的连接处、第三吊顶与第一吊顶的连接处设有若干自动闭合页。所述第二吊顶和第三吊顶的长边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凸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吊顶,将第一吊顶与电梯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自动闭合页实现第二吊顶与第三吊顶的自动闭合,通过设置在第二吊顶和第三吊顶长边的外侧面的凸点延长自动闭合页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简单,且方便对电梯顶部的检修。

    一种带有吸尘结构的电梯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9556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610447044.8

    申请日:2016-06-21

    Inventor: 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吸尘结构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所述轿厢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列升降机构,每列升降机构上设置有一块“T”型板,所有“T”型板的横板处于同一平面,并且侧边相互贴靠,“T”型板的竖板固定在升降机构顶端,“T”型板的竖板两侧均开有一列沿长度方向的吸尘孔,所述轿厢底板内设置有一条吸尘总管,竖板上的所有吸尘孔均与吸尘总管连通,所述轿厢两侧壁上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的吸尘口与吸尘总管连通。本发明在吸尘时,通过控制相邻“T”型板的交替升降,通过竖板上的吸尘孔吸除相邻“T”型板上的灰尘,不会引起扬尘。

    一种电梯安全钳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0574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483242.X

    申请日:2016-06-28

    Inventor: 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钳,包括钳体,钳体上开设有供电梯导轨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截面积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通道内的两侧分别设有楔块和制动轮,所述楔块和制动轮均能相对应的斜面上下移动,楔块的上端连接限速绳,制动轮一端还连接有制动板,制动板的中端连接限速绳,制动板的末端设有连接柱,钳体上还开设有容置连接柱的腰孔,连接柱能在腰孔内上下移动。本发明安全钳由左侧楔块和右侧制动轮组成,制动时分别从左右两侧夹紧电梯导轨,使电梯导轨受力均匀,避免导轨发生变形,制动时连接柱沿腰孔向上移动,增加制动轮与电梯导轨之间的压力,提高制动力,同时限制了连接柱的上下移动范围,使得制动时制动板不会脱离安全钳本体。

    一种别墅电梯用瞬时式安全钳

    公开(公告)号:CN10588352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483243.4

    申请日:2016-06-28

    Inventor: 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别墅电梯用瞬时式安全钳,包括钳体,钳体上开设有供电梯导轨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截面积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通道的两侧设有两部结构相同互为对称的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制动轮、制动板和限位板,制动轮放置在通道内的斜边处,限位板固定在钳体上通道的斜边旁且限位板与钳体之间有间隙,制动板横向设于间隙内,制动板的一端连接制动轮,制动板的中端连接限速绳,制动板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柱,限位板上设有贯通的腰孔,连接柱穿过腰孔且能在腰孔内移动。本发明安全钳由两部相同制动机构组成,对称设置于导轨的两侧,使得制动轮与导轨接触时受力均匀,避免电梯导轨发生变形,且制动机构的制动力大、结构简单。

    一种应用于较大人流量场合中的自平衡双联电梯

    公开(公告)号:CN105936461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10400038.7

    申请日:2016-06-08

    Inventor: 夏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 B66B5/021 B66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较大人流量场合中的自平衡双联电梯,包括电梯井,滑动安装在电梯井里的轿厢,驱动轿厢的驱动机构,以及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轿厢的数量为两个并具有相同的结构及重量,两个轿厢的顶部通过曳引钢绳连接,底部通过补偿钢绳连接;曳引钢绳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并由两个运缆轮转向后连接对应的轿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电梯的基础上,利用轿厢取代对重实现自平衡、降低了电机能耗,同时满足了一上一下双联控制从而提升了运力、降低了乘客等待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